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8462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统编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必修(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世袭制世袭制(夏商周)(夏商周)科举制科举制(隋(隋清)清)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战国)(战国)察举制察举制(西汉)(西汉)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标准孝廉孝廉才能才能家世家世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产生背景:产生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2、察举制无法推行(察举制所依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汉末选官多操纵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汉末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评价:评价:初期初期大体能够贯彻大体能够贯彻“唯才是举唯才是举”的方针,选拔了不少人的方针,选拔了不少人才,利于改变大族名士操纵选官局面。才,利于改变大族名士操纵选官局面。后期后期成为维护成为维护士族特权士族特权的工具,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工具,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一、选官制度血缘血缘军功军功世袭制世袭制(夏商周)(夏商周)科举制科举制(隋(隋清)清)军功爵制军

3、功爵制(战国)(战国)察举制察举制(西汉)(西汉)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血缘血缘军功军功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标准孝廉孝廉才能才能家世家世科举制(隋科举制(隋清)清)才能才能一、选官制度产生背景:产生背景:士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外)统治者适应社会需要;(外)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内)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内) 材料:材料: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

4、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样的氛围中确立。邓嗣禹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材料材料1 1:贫苦子弟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埋首窗下即即

5、纨绔子弟纨绔子弟,亦知,亦知苦读苦读,以获科第,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材料2 2:愚以为:愚以为八股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明)顾炎武:日知录日知录 评价:评价:积极:积极: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的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重;扩大统治的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6、;重学风气,推动教育发展;学风气,推动教育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中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央集权;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消极:消极: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的思想,不利于近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的思想,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代科学的产生。 世袭制世袭制(夏商周)(夏商周)科举制科举制(隋(隋清)清)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战国)(战国)察举制察举制(西汉)(西汉)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血缘血缘军功军功孝廉孝廉才能才能演演变变趋趋势势选拔标准: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方式:选拔原则: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

7、等演变为学识、才能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逐渐走向制度化制度化,体现,体现相对的相对的公平、公开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论及品评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中央考试选拔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标准结合所学,归纳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归纳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才能才能家世家世一、选官制度 日益扩大,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断提高 选官基础:选官基础:n 秦朝:秦朝:尚书令尚书令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

8、。n 汉武帝:设中朝官(尚书、侍中、常侍)。汉武帝:设中朝官(尚书、侍中、常侍)。n 光武帝:正式设立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虽置三公,事归台阁)。n 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形成三省。n 隋文帝:恢复尚书省正式隋文帝:恢复尚书省正式确立确立了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成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n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宰相名号,扩大任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用宰相的范围。二、中枢之制(一)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一

9、)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1.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互相牵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牵制: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又分工合作。2.2.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行,以相权节制君权。政事堂(中书门下)政事堂(中书门下)皇皇 帝帝 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起草诏令起草诏令负责负责 执行执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吏

10、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二、中枢之制 材料: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材料: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有败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唐纪唐纪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影,为历代沿用。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影,为历代沿用。(四)三省六部

11、制的影响(四)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二、中枢之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体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有田则有有田则有租租,有家则有有家则有调调,有身则有有身则有庸庸。(唐)陆贽(唐)陆贽魏晋魏晋唐初唐初安史之安史之乱后乱后时间时间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粮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和绢帛特点特点可以纳绢代可以纳绢代役役三、赋税制度庸庸 用帛或布用帛或布代徭役代徭役 代役税代役税租租 纳粟为租纳粟为租( 田租)田租) 土地税土地税调调 纳帛或布纳帛或布 财产税财产税征税标准:丁户征税标准:丁户租庸调制租庸调制魏晋魏晋唐初唐初安史之安史之乱后乱后时间时间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租调制租调制

12、按户征收粮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和绢帛特点特点可以纳绢代可以纳绢代役役两税法两税法1 1、原因:、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安史之乱后,户籍被损坏,在安史之乱后,户籍被损坏,在籍户口大幅减少籍户口大幅减少;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两税法(安史之乱后)两税法(安史之乱后) 材料:盖口分、世业之田材料:盖口分、世业之田(即均田制)坏而为兼并,租(即均田制)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新唐书新唐书食货志食货志根据材料和教材史料阅读,指根据材料和教材史料阅读,指出两税法出台的原因。出两

13、税法出台的原因。三、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租庸调制魏晋魏晋唐初唐初安史之安史之乱后乱后时间时间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粮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和绢帛特点特点可以纳绢代可以纳绢代役役两税法两税法两税法(安史之乱后)两税法(安史之乱后)按人丁和资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产缴纳户税三、赋税制度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每户按人丁和每户按人丁和资产资产缴纳缴纳户税户税(纳钱),(纳钱), 按按田亩田亩缴纳缴纳地税地税(米粟)(米粟)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总税额,分配,分配

14、到各地征收。到各地征收。消极:消极:配赋不均,以旧额摊派赋税,显然是不合理的。配赋不均,以旧额摊派赋税,显然是不合理的。按照资产计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于估算。按照资产计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于估算。税外加征,税外又出台许多苛杂,人民负担逐渐加强。税外加征,税外又出台许多苛杂,人民负担逐渐加强。 材料:两税之立,则异于斯(租庸调制),唯材料:两税之立,则异于斯(租庸调制),唯以资产为宗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唐)(唐)陆贽陆贽陆宣公奏议陆宣公奏议两税法(安史之乱后)两税法(安史之乱后)问

15、题问题 :结合材料和问题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结合材料和问题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三、赋税制度3、评价:、评价:积极:积极:(租庸调制)以(租庸调制)以“人丁人丁”为本,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16、(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租庸调制)纳粮粮为租;为租;纳纳布布为调;纳为调;纳布布代役为庸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地税按亩缴纳谷物。4.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1.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2.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三、赋税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基础中枢之制中枢之制皇权大大加强皇权大大加强赋税制度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放松人身控制放松人身控制隋唐的制度创新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古古代代政政治治制制度度不不断断完完善善古古代代国国家家治治理理体体系系不不断断完完善善盛盛世世与与制制度度创创新新本课知识线索小结本课知识线索小结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