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原卷版+解析版).zip

相关 举报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解析版)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点击预览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第 12 课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课时作业1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这反映出但丁()A倡导发展人的个性B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C主张王权高于教权D推动了意大利宗教改革21529 年,英王亨利亲自主持召开国会,免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机大臣乌尔西的职务。1534 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这表明英国()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B立宪政体开始确立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D世俗主权逐渐回归31718 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A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C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D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4荷兰人格劳秀斯认为杀害敌人应为保护自己所必要或由于敌人所犯的罪行;除军事必要外,不应损害财产。这些思想()A认为战时也要遵守规则B意在增强民族意识C倡导战争解决国际问题D反对国家参与战争51815 年的维也纳和会、1878 年的柏林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旧金山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可谓都是以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为样板。这主要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会议()A奠定了近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解决了欧洲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C决定了国际关系体系的总体框架D为以后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6一般认为最早互派常驻外交使节的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到十七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已相当普遍地互派常驻外交使节。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的建立()A有利于稳定国家间关系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C说明欧洲均势体制形成D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 1920 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81928 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 ,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 非战公约()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9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101970 年 8 月,拉丁美洲 21 国宣布在 200 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2 年 6 月,9 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 200 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 年 10 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沿海国家拥有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11从 10 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 17、18 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A医学水平长期低下 B民族国家观念发展C民众卫生意识增强 D启蒙运动影响有限12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13. “行政院由 5 个常任理事国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及由大会选出的 4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国享有一票投票权” 。这一机构的成立维护了()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雅尔塔体制C维也纳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4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15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 7 款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 ”这项规定旨在()A树立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B维护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C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16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这说明()A国际司法制度亟待建立B联合国的运作规则发生变化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D国际法的实施存在着局限性17近代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国家主权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371453 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 ,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 “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 。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16 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15301596)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 “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 。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 ,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第第 12 课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课时作业1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这反映出但丁()A倡导发展人的个性B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C主张王权高于教权D推动了意大利宗教改革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世俗王权受到天主教的控制,但丁的“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表明他要求建立独立于教权的主权民族国家,故 B 项正确。 “两个太阳说”未反映倡导发展人的个性,故 A 项错误;“两个太阳” “分工不同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 ,这不能说明王权高于教权,故 C 项错误;但丁没有起到推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作用,故 D 项错误。21529 年,英王亨利亲自主持召开国会,免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机大臣乌尔西的职务。1534 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这表明英国()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B立宪政体开始确立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D世俗主权逐渐回归答案D解析英王免去大主教的职务,并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这反映了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加强世俗王权,使王权高于教权,故选 D 项。材料更强调世俗主权逐渐回归,而不是宗教神权遭遇挑战,排除 A项;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更加彻底” ,而英国的宗教改革也并不彻底,排除 C 项。31718 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A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C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D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 “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等现象可知,在 1718 世纪,欧洲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开始出现,故选 D 项。材料中述及“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没有提及封建专制王权的进一步强化,排除 A 项;材料中现象不是突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排除 B 项;启蒙运动宣扬自由、民主、科学,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 C 项。4荷兰人格劳秀斯认为杀害敌人应为保护自己所必要或由于敌人所犯的罪行;除军事必要外,不应损害财产。这些思想()A认为战时也要遵守规则B意在增强民族意识C倡导战争解决国际问题D反对国家参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杀害敌人应为保护自己所必要或由于敌人所犯的罪行;除军事必要外,不应损害财产”等,可知这是为战争制定一定的规则,故选 A 项。这与民族意识无关,排除 B 项;材料看不出他对参与战争支持与否,故排除C、D 两项。51815 年的维也纳和会、1878 年的柏林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旧金山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可谓都是以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为样板。这主要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会议()A奠定了近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解决了欧洲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C决定了国际关系体系的总体框架D为以后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会议都是战争或者冲突后的国际会议,它们都以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为样板,说明这次会议为以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故选 D 项。 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排除 A 项;“解决了”说法错误,因为此后列强矛盾和冲突还是很尖锐的,故排除 B 项;此后还有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等,故排除 C 项。6一般认为最早互派常驻外交使节的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到十七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已相当普遍地互派常驻外交使节。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的建立()A有利于稳定国家间关系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C说明欧洲均势体制形成D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答案A解析常驻外交使节常驻在对方国家,从而可以较快处理国家之间的矛盾,稳定关系,故选 A 项。荷兰人格劳秀斯在 1625 年岀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排除 B 项;1815 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维也纳体系,即均势体制形成,故排除 C 项;“消除”一词太绝对,故排除 D 项。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于是,经过巴黎和会的酝酿,国际联盟于 1920 年正式成立。国际联盟能够成立主要缘于()A各国之间交往要求日渐强烈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努力C各协约国政府能够同心协力D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教训答案D解析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可知,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联盟,故选 D 项。材料强调各国对和平的向往,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美国,排除 B 项;美国作为协约国并未参加国际联盟, “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81928 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 ,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 非战公约()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答案B解析由材料“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可知缔约国之间的争端只能用和平方式得以解决,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故选 B 项。 “真正保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 项;“共同意愿”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持久的和平”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9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答案C解析“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表述绝对化,故 A 项错误;在当今的时代,国家实力对比不断变动,所以国际局势的动荡混乱一直存在, “已经丧失作用”是不符合事实的,故 B 项错误;美苏的冷战说明国家间的冲突可以以非战争手段解决,德英法的合作复兴也证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争端具有可行性,故 C 项正确;D 项说法错误,排除。101970 年 8 月,拉丁美洲 21 国宣布在 200 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2 年 6 月,9 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在 200 海里的承袭海行使主权的主张。1982 年 10 月,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沿海国家拥有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本质上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美苏霸权地位的动摇D联合国的国际调节机制增强答案A解析材料中先是拉丁美洲 21 国、9 个加勒比海国家提出相关海域行使主权的主张,然后联合国 1982 年通过相关规定认可了这些国家的主张,说明当时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对联合国的影响力增强,因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 A 项正确。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 B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依然处于世界两大阵营霸主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联合国最终认同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的意见,没有体现联合国对国际纠纷的调节机制,故 D 项错误。11从 10 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 17、18 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A医学水平长期低下 B民族国家观念发展C民众卫生意识增强 D启蒙运动影响有限答案B解析基督教控制下的欧洲,自 10 世纪以后,特别是 17、18 世纪,神化国王、崇尚国王作用的社会心态日益成长,说明欧洲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发展,B项正确。医学水平长期低下与材料主旨不符,A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众卫生意识增强,C 项错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社会心态的发展,不能说明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有限,D 项错误。12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 ,可知保持克制、寻求共识,故选 B 项。根据材料“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可知,并不一味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故排除 A 项;材料看不出集体保障安全,也看不出均势,故排除 C 项;根据材料“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可知,并不是实行强权政治,排除 D 项。13. “行政院由 5 个常任理事国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及由大会选出的 4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国享有一票投票权” 。这一机构的成立维护了()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雅尔塔体制C维也纳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行政院”及所提及国家可知,该机构为国际联盟,其成立是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选 D 项。14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中“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但是,通过美国中所宣称的“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 ,可知非战公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故选 A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非战公约并没有限制军备竞赛,排除 B 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非战公约并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而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排除 C 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而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排除 D 项。15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 7 款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 ”这项规定旨在()A树立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B维护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C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 7 款规定,可以推断出该规定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规定联合国机构尊重主权国家国内事务,第二,联合国成员国无须将严格属于国内管辖权的事项提交联合国,以寻求和平解决之途径,据此可知,该规定主要反映了联合国不干涉各国内政的原则,其目的在于维护弱小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故选 B 项。题干中所述及的规定反映了联合国不干涉各国内政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组织机构之一,因而不能树立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排除 A 项;题干中的规定反映的是联合国维护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无关,排除 C 项;美国是成立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它不会限制自己的霸权主义政策,排除 D 项。16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这说明()A国际司法制度亟待建立B联合国的运作规则发生变化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D国际法的实施存在着局限性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一些大国不遵守国际法,故选 D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司法制度是否健全问题,而是国际法的执行问题,故排除 A 项;“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可知这不是联合国的运作规则变化导致的,排除 B 项;多极化趋势并未逆转,故排除 C 项。17近代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国家主权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371453 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 ,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 “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 。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材料二16 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15301596)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 “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 。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 ,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答案(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到关注。(2)同:都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异: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格劳秀斯则侧重对外主权的阐释。目的:博丹:新兴资产阶级希望通过维护和加强君主权力,打击封建势力(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发展资本主义。格劳秀斯:西欧各国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需确立国际法基础,调整各国在争夺海外市场中获得的利益和权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 ,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战争唤醒民族意识;由材料一“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可知,民族语言的使用为民族国家兴起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内容可知,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可知,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由材料一“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可知,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由材料一“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可知,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由材料一“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可知,民族国家注重公民利益和权利。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可知,相同点是二者都认为国家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根据材料二“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可知,不同点是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而格劳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拓展到对外主权的阐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6 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并结合所学可知,博丹希望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打击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特权,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根据材料二“格劳秀斯(15831645)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格劳秀斯希望在海外扩张盛行之时,为国际社会确立规范,从中获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时作业-(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原卷版+解析版).zip)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