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2020-2021020-202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概况:一、班级概况:四年级共有 10 人,期中男生 6 人,女生 4 人。全班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字体书写欠工整;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而中下层学生比较贪玩,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需待进一步培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后进生的辅导,争取把全班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努力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的内容: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多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用计算器计算 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 三角形、平
2、行四边形和梯形 确定位置 整理与复习 。一个探索规律: 多边形的内角和 ;两个实践活动: 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 。(一)教材编排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 5 个单元,包括认识多位数 , 三位数乘两位数 , 用计算器计算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运算律 ,以及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 。(1) 认识多位数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全单元包括:认识整万数,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认识整亿数,认识含有亿级
3、和万级的多位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会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分四段安排:先安排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 会用复合单位表示单价和速度等; 接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 。(3) 用计算器计算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在本单元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经2验。(4)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等方
4、法整理信息,能借助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5) 运算律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解决如相遇问题之类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引导并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从简单的情况想起,合理转化,有序思考并抽象概括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算法,初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2. “图形与几何” 领域: 一共安排了 3 个单元, 包括 平移、 旋
5、转和轴对称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确定位置 。(1)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一步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的认识;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水平或者垂直平移或旋转(90) ,能把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全。(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内角和,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三角形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认识等腰梯形。(3) 确定位置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用数对描述现实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第二段,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6、积累起来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学生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一些铺垫和准备。3.“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 。(1) 一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等活动,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一亿枚 1 元硬币的高度、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发展3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 数字与信息主要结合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调查与交流,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会自主设计编码的方案,从
7、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字编码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化思想。教材最后一个单元安排的是整理与复习 ,这是全册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材编排特点1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一方面,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适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改变了第一学段以课时为主线的“例题、想想做做、练习、复习”的编排体例,采用以教学内容结构为主线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整
8、理与练习”的编排体例,以凸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强调回顾与整理、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内容高度相关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以清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线索,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利于学生自主构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知识系统。2精心选择学习素材。一方面,教材注意从学生所能感受的社会生活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富含教学内容的、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的素材,引导他们在熟悉的、 感兴趣的情境中, 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教科书注意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阅
9、资料、收集数据,并在这一过程中 ,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合理设计活动线索。本册教科书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并清晰呈现了学生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线索, 力求为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例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内容中,呈现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完善结论”的活动线索,以利于教师有效组织学生的数学探索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探索规律的4经验,并逐步获得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的敏锐眼光。4努力改善学习方式。教材注意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式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
10、探索、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5适时组织评价反思。教材十分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学习表现的经验,增强反思、质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一)知识技能方面(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能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特征, 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探索并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会运用运
11、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2、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能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在情境中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2)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以及进行有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5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转化、归纳、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4)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运动的有关规律
13、,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三)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抽象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2)在解决有关面积、行程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几何直观。(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初步形成自觉反思解决问题的意识,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解题时的思考过程。(4)在测量、作图,以及简单的图形变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
14、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必要地解释与说明。(四)情感态度方面(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以及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习惯,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3)能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四、教学措施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学所要达到的“度” 。6本册教材是依据数
15、学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统筹规划第二学段教材的基础上确定的,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维训练水平,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2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 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 因此,我们教学时应当
16、努力创设现实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情境,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智。同时教学中注意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3关注教学细节,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数学教学其实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 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更多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微小的细节,在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中或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捕捉细节,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4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数感主
17、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正因为如此,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教材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安排,以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面对具体数学问题,主动探索和交流,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数的运算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从而使学生数感得到发展。5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7成部分。教材通
18、过“你知道吗”栏目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数学发展与人类文化进步联系的一些简单知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 “你知道吗”栏目还向学生介绍自然界的数学现象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注意让学生接触一些数学内容的背景材料。这些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这些内容也给学生留有查阅资料的余地,能启发学生利用各种书刊、媒体自己去获取知识。五、教学进度五、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安排 51 课时的教学内容及 5 课时的期末复习。 全学期大约有 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周次周次日期日期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19、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建议)(建议)备备 注注12.22-2.2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4)23.1-3.5认识多位数 (3)机动(1)33.8-3.12认识多位数 (4)P23 第 1 题P24 第 7、8 题P25 第 4 题43.15-3.19三位数乘两位数 (3)机动(1)P30 第 1 题P31 第 9、10 题P32 第 16、17 题53.22-3.26三位数乘两位数 (4)P35 第 5 题P37 第 13、 14 题P38 第 2 题63.29-4.2 用计算器计算 (3)机动(1)P43 第 1 题P44 第 7 题74.5-4.9一亿有多大 (1)解决问题的策略 (3)P52
20、 第 3、4 题P53 第 7、8 题P54 第 12、 16 题84.12-4.16运算律 (4)P58 第 1 题P58 第 6 题P59 第 11 题894.19-4.23运算律 (4)P65 第 4 题P66 第 9 题P67 第 17 题104.26-4.30运算律 (3)机动(2)P70 第 2 题P70 第 3 题P72 第 3 题115.3-5.7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P80 第 5 题劳动节125.10-5.14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机动(1)P86 第 6 题135.17-5.21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P91 第 3 题P91 第 7 题145.24-5.28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多边形的内角和 (1)机动(2)155.31-6.4确定位置(3)数字与信息(1)P100 第 4 题166.7-6.11整理与复习(4)P106 第 2 题P108 第 11 题P109第17-18题176.14-6.18整理与复习(1)期末复习(3)186.21-6.25期末复习(3)期末检测期末检测196.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