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暑假作业08: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02(原卷+解析)
- 暑假作业08——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02-原卷.docx--点击预览
- 暑假作业08——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02-解析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暑假作业 08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02一、单选题(共 60 分)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A.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B.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C.分配机制合理,能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D.先富要帮助后富,最终能实现同步富裕2.为了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某农科院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所说的“统一” ,从经济学上看就是A.按需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B.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D.按资本要素与按劳分配的统一3.“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做到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既要增加低收入,又要取缔过高的收入A.B.C.D.4.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关于上述经济学思想及现实意义判断正确的是A.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社会保险: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C.社会福利: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保障最低生活水平D.社会救助: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5.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再分配中,国家应该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D.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做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获取利润国家加强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B.C.D.7.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为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A.B.C.D.8.2019 年 6 月 7 日起,德州中心城区老年公交免费卡、老年优待卡年审政策将作调整,老年免费卡、老年优待卡、学生卡丢失后可予以补办。上述举措涉及到的社会保障类型是A.社会优抚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救助9.衡量贫困人口是不是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脱贫的目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高收入者的收入消除收入分配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A.B.C.D.10.十九大报告指出,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下列属于通过再分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是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A.B.C.D.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 “被脱贫” 、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对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12.材料一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强调,要优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结构,鼓励科技人员获取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情况,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期权奖励。石家庄市某国有科技公司依据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股权激励方案。该公司技术骨干老李以专利成果入股,获得了 60 万元股份分红。(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老李获得的股份分红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材料二公平正义犹如阳光和空气,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意涵。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对收入分配制度、薪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了调整,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决心缩小收入差距,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来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暑假作业 08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02一、单选题(共 60 分)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A.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B.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C.分配机制合理,能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D.先富要帮助后富,最终能实现同步富裕【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详解】C: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这故事启示我们分配机制合理,能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有利于分配的公平,C 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了分配机制要合理,并未强调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也未强调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AB 不合题意。D:材料并未强调按劳分配是我国基本分配制度中的主体,D 不合题意。故本题选 C。2.为了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某农科院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所说的“统一” ,从经济学上看就是A.按需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B.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D.按资本要素与按劳分配的统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详解】B:农村经济属于集体经济,因此农民种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而科技人员指导农民而获取收益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因此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B 正确。ACD:由上可知,AC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B。【点睛】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做到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既要增加低收入,又要取缔过高的收入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做到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符合题意。: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大,说法错误。:既要增加低收入,又要调节而不是取缔过高的收入,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4.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关于上述经济学思想及现实意义判断正确的是A.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社会保险: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C.社会福利: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保障最低生活水平D.社会救助: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保障。A: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说明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 符合题意。B: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B 错误。C: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C 错误。D: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D 错误。故本题选 A。【点睛】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或丧失劳动收入时,能从社会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社会保险的保障目标。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防劳动风险,而社会救助的目标则是缓解生活困难。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5.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再分配中,国家应该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D.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再分配。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A 不符合题意。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属于再分配中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 符合题意。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C 不符合题意。D:“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属于国家集中财政收入的渠道,属于在国有经济中,国家作为主体参与初次分配,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1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涵义:初次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国民收入分解成不同经济主体收入的过程。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2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主体不同: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各种市场主体,主要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等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而不是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再分配。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国有经济中,国家作为主体参与初次分配,但这个主体是市场主体而不是社会管理者的身份。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范围不同:初次分配是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不同: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做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获取利润国家加强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做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符合题意。: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题意无关,故不选。: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故错误。故本题选 C。【点睛】分配公平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措施: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7.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为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保障。: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有危害性,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必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为,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不是高度发展的,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8.2019 年 6 月 7 日起,德州中心城区老年公交免费卡、老年优待卡年审政策将作调整,老年免费卡、老年优待卡、学生卡丢失后可予以补办。上述举措涉及到的社会保障类型是A.社会优抚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救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保障类型。A: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不符合题意,A 排除。B: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B 符合题意。C:社会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不符合题意,C 排除。D:社会救助指的是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不符合题意,D 排除。故本题选 B。【点睛】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区别:1内涵不同:社会救助。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或丧失劳动收入时,能从社会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2救济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优抚的对象是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3保障性质不同: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社会救助针对灾害发生时需要救助的人群。社会福利是改善性质。社会优抚是抚慰性质。4强制性不同: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具有强制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无强制性。9.衡量贫困人口是不是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脱贫的目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高收入者的收入消除收入分配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目中,要使贫困人口脱贫,需要保障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能够充分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为此,需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要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错误。:“消除”的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B。【点睛】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两个比重” “两个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0.十九大报告指出,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下列属于通过再分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是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选项属于从初次分配角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符合题意。: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属于通过再分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底层公民的收入,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点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 (低、中、高、合法、非法)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 “被脱贫” 、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对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答案】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促进就业、教育、健康,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社会保障能够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切实落实脱贫攻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增进人民福祉为话题,考查考生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知识。【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对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考生可从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作答。针对材料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 “被脱贫” 、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考生可从社会保障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切实落实脱贫攻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作答。【点睛】社会保障的作用:(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 ,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2)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2.材料一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强调,要优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结构,鼓励科技人员获取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情况,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期权奖励。石家庄市某国有科技公司依据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股权激励方案。该公司技术骨干老李以专利成果入股,获得了 60 万元股份分红。(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老李获得的股份分红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材料二公平正义犹如阳光和空气,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意涵。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对收入分配制度、薪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了调整,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决心缩小收入差距,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来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答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老李的收入属于按要素(科技要素)参与分配。(2)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这是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性措施;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再分配方面: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消除贫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析】【分析】本题以优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结构,鼓励科技人员获取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和收入分配公平为素材,考查考生有关分配制度的知识。【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老李获得的股份分红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第一小问比较基础,考生依据教材所学回答: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小问:老李获得的股份分红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本设问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知识,依据教材可回答:老李的收入属于按要素(科技要素)参与分配。(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来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知识。实际 本题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根本途径、初次分配角度、再分配角度等方面分析作答。【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