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核心知识点背诵纲要(统编版教材)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注意】中国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4、结论:中国共产党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
2、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根本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团结性)(2)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3)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8、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阶层两个根本性的弱点: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
3、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3)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
4、3年12月,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A、标志: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B、主要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艰难探索期: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4、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标志:1
5、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改革开放的目的(实质):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改革开放的成就(意义):A、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B、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C、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6、。5、进入新时代(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知识总结】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党的先进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也决定了历史和人
7、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978年底,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8、。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5、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
9、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6、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检验标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
10、定,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三个决定)(3)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7、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知识归纳】中共与人民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
11、宗旨、执政理念、奋斗目标、根本使命要求的。(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2)坚持人民立场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5)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发挥共产党员的先
12、锋模范作用,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1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含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2)原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3、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就在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坚持党的领导1、为什么坚持党的的领导:(1)
14、党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2)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重要性: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2、党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特点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1)政治领导根本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
15、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思想领导灵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组织领导保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4)总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中国特
16、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表现: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关系到
17、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把党建设的更坚强有力。2、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2)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执政方式。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8、1)科学执政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2)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3)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目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
19、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就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知识归纳】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
20、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
21、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特点),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农民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作用)(2)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3、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的民主人民享有广泛
22、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要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最真实的民主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政治保证)我国建立的制度和法律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制度保障)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实现方式)(3)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的
23、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在国家生活中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民主职能(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现实意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3、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专政职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4、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社会主义现代
24、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国家职能的表现:对内职能A.维护国家稳定,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又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B.促进社会发展: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25、供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在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监督与被监
26、督)(3)职权(权力):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4)组成: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5)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产生: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职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6)职能部门:各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27、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3、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乡直接,全国省市间接)(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3)权利(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4)义务(职责):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
28、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代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5-2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坚持)1、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
29、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7、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
30、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第六课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我国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31、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3、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A、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C、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根本活动准则:宪法E、多党合作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3)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不是
32、反对党的关系。监督上: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4)多党合作制的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5)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
33、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主题与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3)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1)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2)表现: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
34、运共同体中。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1)民主: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拥有更多处理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事务的自治权。(2)集中: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
35、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特别提醒】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内容: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
36、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4)要求:(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2)依法
37、管理宗教事务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遵守法律)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依法管理)(3)坚持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知识总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
38、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每个公民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组织形式:(1)农村: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
39、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自治内容: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2)城市:性质: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任务: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意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
40、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提醒】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基层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委会设立的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村委会的成员都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民主管理上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3.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民主选举:农村的
41、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2)民主协商: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3)民主决策: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民主管理: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
42、义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所反映的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3)决定因素:
4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4)法的特征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5)法的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7)我国当代法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坚持依法治国
44、的原因(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具体内容(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
45、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实施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城一场广泛面深刻的革命。3、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
46、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
47、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一、法治国家(法治建设的目标)1、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2)坚持良法之治。内容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涵盖各方面。(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