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下赵州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理解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难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板书:赵州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精巧、美观二
2、、抓关键词,感受精巧1.这节课我们就走近赵州桥,感受它的精巧和美观。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引导感悟:(1)赵州桥设计“精巧”体现在哪里?(2)圈画关键词句,同桌合作交流。学生:同桌合作交流 ,汇报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道路功能明确,确保安全,真是精巧啊。请你读出赵州桥设计得精巧。)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减轻流水的冲击力,真是精妙。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真是精巧)2.刚才同学们运用品析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了赵州桥设计精巧的特点。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手中的
3、笔把你的感受画出来呢?拿出学力单,试着画一画。3.作者看到这样的赵州桥忍不住发出赞叹: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A:什么是创举?(谁来说一说)(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B: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呢?(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出示: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C:“既又”这一对关联词写出了赵州桥这个设计的两个优点。当你想表达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时,就可以使用这一关联词。老师先造个句子。谁能用“既又”说一句话呢?(3人左右)李老师既关心我们的学习,又关心我们的生活。点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会模仿,会学习
4、。4. 师:现在大家对赵州桥设计精巧的特点清楚了吗?(清楚了) 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方法让我们能清楚了解的呢?( 总分) 师:作者写作中,围绕赵州桥“精巧”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物写具体详细。三、品味语言,感受美观1.赵州桥除了精巧,还有什么特点?(美观)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出示: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1)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精巧”是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而“美观”是在说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师:(既说上文部分内容又说下文,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过渡句。过渡句就像一座桥梁把左右两端连接
5、起来。这句话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所以可以称它为“过渡句”)(板贴)(2)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2.一起来看看赵州桥到底有多美观。A: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欣赏标字图片)这些龙似乎都在游动,都像活了一样。(出示:所有的龙活了一样。)B:指名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他们读活呢?哇,听你们的朗读,所有的龙似乎都游到大屏幕上了。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啊?唉,这些龙好像还没有游动,没活起来。谁再来试一试,让所有的龙来到我们的教室里来好吗?配合读:老师看到有些同学也跃跃欲试,那你们先和同桌带着动作、想象画面,一起读一读吧。3.练习说话:赵州桥上的图案千姿百态,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能用“有的.,有的.,
6、还有的.”来说一说吗?先写在学力单上,然后来分享。 真是千姿百态,真是美观啊!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4.引导赏析课文 大家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发现,这一段和上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是采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四、赞美劳动人民,体会民族自豪感1.这样精巧、美观的赵州桥是谁建造出来的呢?(李春)真的只是他一个人建造的吗?(劳动人民)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最后一自然段,你来读一读。)A: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自豪、骄傲)B:全班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齐读)2.小结:作者在最后一段对全文作总结,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当你在以后的习作中描写完某类事物的特点后,也要对分述的内容作相关总结,让文章显得更完整。五、拓展延伸,走近古建筑1:拓展:同学们,我国像赵州桥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历史遗产还有很多很多?谁能来说一说呢?(宏伟壮观的故宫、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优美典雅的苏州园林)2. 拓展作业:今天赵州桥这篇课文就学到这里。老师相信你的家乡也有许多古建筑,课后去了解它们的历史,并把它们画下来或写下来吧。六:板书设计 赵州桥 总分 精巧、美观 过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