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汉朝北逐匈奴,凿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的史实。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汉、唐两朝和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情况。3.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元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重建作出的贡献。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1)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2)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2汉(1)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2)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东汉初,
2、匈奴分为南北两部。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礼部及鸿胪寺。2隋朝(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2)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3唐朝(1)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2)文成公主、金
3、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4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元(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2)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3)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2明(1)明朝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2)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九边”。(3
4、)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4)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3清(1)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3)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4)清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5)在西南,清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
5、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知识点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汉(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2隋唐至宋(1)陆路: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通商事务。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2)海路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宋朝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
6、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3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17年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马可波罗行纪。4明: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5清(1)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2)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1结合教材P60左上角“唐朝礼宾图壁画”及本课导语思考:这幅图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外的交流。2结合教材P64图片“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及下面文字说明思考: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早在汉朝时期我国就已经与日本友好交
7、往,中日关系源远流长。3结合教材P62图片“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及印文”及下面文字说明,思考:这些印章证明了元政府和西藏地区怎样的关系?提示:元朝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归属中央管理;元朝政府赐西藏上层僧人以帝师的最高封号。这些都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4阅读教材P63“思考点”,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提示:军事上,长城可以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把对方抵御于长城之外。经济上,长城内外的交流是必须进行的,是正常的,双方有必要互通有无。不过生意上的往来要受长城关隘是否打开的影响。5结合教材P63图片“驻藏大臣令牌”想一想:清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
8、区管理的?提示: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扶持宗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西藏宗教最高领袖;设立西藏办事大臣。6结合教材P65插图“乾隆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情形”思考:这次接见有何影响?说明了什么?提示:影响:清政府不愿意就马戛尔尼此次来华提出的建议作任何谈判,中英正常交往的大门被人为地关闭。说明当时清政府依然有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麻木落后,自闭于世界潮流之外。思维导图民族交融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材料二“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
9、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1)材料一中“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什么民族政策促进了该局面的出现?试举一例说明。提示: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等。(2)你如何评价“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策?提示: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推动了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1)民族交融的含义: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
10、提。(2)民族交融的基本途径: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3)民族交融的作用: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1藏族有一首民歌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广为百姓传唱。歌词大意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崇敬和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
11、期C唐高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B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故选B项。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交往:汉
12、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2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洛杉矶唐人街伦敦唐人街 巴黎唐人街A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B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C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图中所示唐人街,体现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故选C项。3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A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故选A项。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