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程标准】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文化的破坏。2.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契机。【重难点】(1)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2)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过程中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家国情怀;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多样性【知识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然而它们却无法
2、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2)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3)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产生重要影响。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思维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有什么明显变化?
3、明显的变化有: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名词解释】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2表现:(1)亚洲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越南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
4、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2)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3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思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受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和影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都有较大发展;西方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受到削弱。【思考点】与19世纪末20初相比,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
5、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
6、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6)呈现不平衡性: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
7、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领导阶级不同。(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2表现(1)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
8、维护英帝国,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3)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3影响(1)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知识拓展】埃维昂协议埃维昂协议又称阿法协议,是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由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和拥有全面的主权,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军,但阿尔及利亚承认法国有开采撒哈拉石油和使用米尔斯克比尔军事基地等权力。【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
9、;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概况:(1)印度文化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2)新加坡和
10、韩国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3)埃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
11、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途径和特点途径:(1)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如中国。(2)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通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获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土耳其。(3)经过长期斗争迫使帝国主义承认其独立,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印度。特点:(1)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2)出现了联合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新局面。【课堂练习】 1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C英
12、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2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中国近代史进行判断,下列不属于文化侵略的有A西方传教士强占土地修建教堂,禁止信徒拜祭祖先B法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教会学校强迫学生背诵教义C五四期间教会学校要求学生“断绝一切国家的观念”D美国传教士傅兰办格致汇编,宣传科学知识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关于战争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下列理解准确的有A战争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优胜劣汰B战争导致了人口的减少与生产的破坏C战争促进了疆域的开拓和帝国的形成D战争促进了文明的碰撞、交流与重构4李光耀
13、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相一致B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C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守夜人角色D家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没有积极作用5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答案:AD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