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58026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1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河南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春晚唐宫夜宴往事越千载,传承现异彩文化是如何传承至今的呢?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元课标:单元课标:(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2)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学校教育的发展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 学校教育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特点: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的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文字发展比

2、较成熟之后。通常认为,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由非专门教育机构逐渐演变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得以逐步完善。学校按水平可分为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按性质可分为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和各种专门学校。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1.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式(1 1)官学)官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夏、商、西周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一是官师合一。由国家职官师氏、保氏、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司徒、乡大夫、乡师、父师、少师等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二是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进行政治活动的宫廷。学术和教育

3、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1.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式(1 1)官学)官学 画像砖:汉代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创建太学公孙弘拟议,第一,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确定博士为朝廷教授弟子以完善政教的责任;第二,规定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第三,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赋税;第四,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第五,太学管理,一年要进行一次考试;第六,考试成绩中上等的太学生可以任官,成绩劣次,无法深造以及不能勤勉学习者,令其退学。摘编自张大生话说中国文明史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牌坊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

4、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1.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2)私学冉耕仲由仲由1.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民间书院蓬勃发展,数量达到数百所。其中,最著名的有

5、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等。宋代的书院既是教学场所,又是学术研究中心。书院教育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自由讨论,一些书院还经常邀请著名学者讲学。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通过书院讲学,传播了思想学说,同时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1 1)官学)官学 1.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闾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

6、以道德一而理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程、朱、吕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彝之统纪,恃以不坠。(南宋)王应麟慈湖书院记 书院便应运而生并逐步衍变为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影响2.近代大学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1)西方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7、文化。概念阐释概念阐释拉斐尔雅典学院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也就是拉斐尔笔下的“雅典学园”。柏拉图在这里讲授哲学、政治学、算数、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等等学科。阿卡德米学园存在900余年,对地中海地区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也被称为“母大学”,是一所学生大学)。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由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演变而来,1200年法国国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巴黎大学是第二所大学,是一所先生大学)。这两所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为其他大学的

8、兴办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发展: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巴黎大学2.近代大学(1)西方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 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法国,拿破仑建立了“大学区”制度,1808年拿破仑颁布关于大学区的一系列法令,开始建立“大学区”制度,到1814年,法国共建立40个大学区。在每个区内设大学一所,中小学若干所,帝国大学设立总监,由皇帝任命,大学区的最高长官是总长,管理区内各级教育,向帝国大学总监负责。开办任何学校的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虽然拿破仑帝国最终覆灭,但拿破仑

9、建立的大学区制被延续下来,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德国人洪堡认为大学应由独立做学问的研究者和接受指导的研究者组成,强调大学教育与研究相统一,大学所学习的是纯粹的知识,是对人类和社会的思考,并不提倡大学做职业培养。因此,他以“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了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a.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b.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c.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结合课本和材料归纳,近代西方各国为大学发展做出了哪

10、些贡献。知识链接 亚洲范围内,成立于1877年的日本东京大学,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当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惨败后,变法之声顿起,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位于上海的由圣约翰书院演变而来的圣约翰大学(诞生于1879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随着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逐渐发现, 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是位于山东的由登州高等学堂演变而来的齐鲁大学(诞生于1864年)。齐鲁大学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简称齐大,1864年由美北长老会、英国浸礼会共同发起,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教会联合开

11、办。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经过长期发展,齐大发展成一所综合性教会大学。全盛时期,老舍、钱穆、顾颉刚、栾调甫、马彦祥、吴金鼎、胡厚宣等学术名家先后在此执教,号称“华北第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 学校以医学院实力最强,坊间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称。 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撤销建制,其学科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校园旧址为今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校史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继承。2.近代大学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

12、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材料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创建于戊戌变法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培养了大量新式人才,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对我国此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他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任新旧各种思想在这里充分发展、碰撞,再加上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任教,很快就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2)中国 结合

13、材料归纳,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为近代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肆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阅读材料,蔡元培的观点是什么? 北大是一所做高深学问研究的高等学府;怀揣做官梦想等目的的人,可以去北京其他学校,不必来到大学。来大学的人必须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为求学而来。学习法律,不能为了做官;学习商业,不能为了发财致富。合作探究 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

14、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清华学堂” 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使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2.近代大学 (2)中国 留学教育 在中国,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提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

15、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唐朝时的日本留学生吉备大臣入唐绘卷局部清政府时期的出国留学幼童概念补充概念补充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留学一词是由留学生省略而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过长,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

16、来,“留学生”这个词便被一直沿用了下来,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留学生”。u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u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第四十七条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

17、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农民在田间的扫盲教育1952年8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识字赛跑比赛3.现代中国的教育(1)现代教育的起步3.现代中国的教育u“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u“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u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u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1978年春天,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

18、新生(2)现代教育的曲折发展邓小平书写“三个面向”4.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大学在校生和净入学率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率和毛入园率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小学在校生和净入学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有哪些?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二、印刷书的诞生1.1.最早的书籍最早的书籍 (1)世界: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纸草文书竹简帛书 诸子百家的学说

19、主要是依靠竹木简书和帛书传之后世的。(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纸莎草的使用帮助古代埃及人建立了一个延续了数个世纪的文明,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十分显著。通过交流,纸莎草从埃及传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今天英文纸一词,就来源于纸莎草希腊文单词。2.2.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1 1)造纸业的发展)造纸业的发展 概况:概况: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105年,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意义:意义: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甘肃天

20、水汉墓出土的纸地图蔡伦造纸术2.2.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2 2)印刷术)印刷术 古代中国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是印 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咸通金刚经 毕升,即毕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古代发明家。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昇在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有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字平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样印刷。知识链接知识链接2.2.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造

21、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近代世界近代世界 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谷登堡圣经 1457年,欧洲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知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22、。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新一代的书籍”? 印刷书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传播。(2 2)印刷术)印刷术2.2.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造纸业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激发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

23、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儒家典籍和科举考试用书的大量印刷,当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此,印刷术乃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维护中国民族文化统一的一个基础工具。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3)印刷书的诞生意义:1995年年11月月15日正式确日正式确定每年定每年4月月23日为日为“世界世界图书日图书日”。知识拓展翻译活动的开展 翻译书籍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

24、原本汤若望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三、图书馆的成长三、图书馆的成长中国最美图书馆中国最美图书馆世界最酷的图书馆世界最酷的图书馆 这座这座5层的建筑有一个落地式的超级大层的建筑有一个落地式的超级大“书山书山”,读者可拾级而上,即坐即读。读者可拾级而上,即坐即读。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1.1.古代世界古代世界 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尼尼微遗迹尼尼微图书馆所藏泥版文书现存于大英博物馆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保存了人类文化典籍。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保存了人类文化典籍。古文明遗址中古文明遗址中 保存最完整、规模最

25、宏大、书籍最齐全泥版文书,几乎囊括亚述全部知识。亚述全部知识。(2)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 作用: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 服务公众,有利于社会公众平等享有知识。(1)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 作用:保存了文化遗产(古典时期)。2.2.西方图书馆的演进西方图书馆的演进认识:职能发生变化。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美国慈善家乔治皮博迪筹建的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3.3.古代中国古代中国 (1)官藏: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2)私藏:私家藏书

26、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天一阁 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4.4.近代中国近代中国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1912年京师图书馆在北京广化寺正式开馆1931年文津街新馆舍5.5.现代中国现代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景中国国家图书馆内景第14课 文

27、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四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和艺术品被带回欧洲,促使各国建立国立博物馆。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1753年创建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国立博物馆,标志着真正国家行为的开始。还有法国的卢浮宫也建立于这一时期。目前,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1.1.博物馆的起源博物馆的起源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

28、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现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学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是古希腊传说中主管文化艺术的九位女神,西方博物馆一词即起源于缪斯神庙。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至今也不复存在,在它的原址上建了今天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知识链接知识链接2.2.近代西方近代西方 (1)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2)18世纪,

29、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阿什莫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3.3.近代中国近代中国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2)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3)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自然历史博物馆旧貌,原建筑已不存在4 4. .现代中国现代中国 (1)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博物馆的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

30、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3)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在旧藏珍宝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4 4. .现代中国现代中国 (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院: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

31、事题材艺术品等。 (5)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6)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院中国长城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1)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2)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5 5. .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的意义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的意义国博讲堂 通

32、过影视节目、通过影视节目、网综与自媒体短视网综与自媒体短视频科普传统文化。频科普传统文化。 通过通过VRVR、AIAI模拟还原历模拟还原历史,让人们身临其境体验史,让人们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感受文明演变。历史,感受文明演变。 5G5G时代推动线上教育发时代推动线上教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线上教育的推广焦点。线上教育的推广焦点。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你还知道有哪些你还知道有哪些新新式式文化传承方式文化传承方式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古代: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近现代: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人类历史上最早:亚历山大博物馆世界:被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 国家行为的开始大英博物馆中国:最早: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建立 中国人自建:1905张謇建南通博物苑 民国成立后:新的气象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古代:学在官府 官学与私学并存近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造纸:书写材料由竹片、缣帛到纸张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世界: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原创ppt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ppt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