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佳节之日,王维独自一人在长安,看到别人家家团圆,亲人团聚,感到格外的孤单和寂寞;同时回想起往年的重阳都会和兄弟们登高,插戴株茱萸,今年却唯独少了他,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本首诗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诗人的情感表达,还要让学生了解重阳节这个节日以及节日的风俗。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古诗,体悟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3.了解重阳节以及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诵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
2、学重点难点:1.体悟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2.了解重阳节传统节日和习俗。3.诵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黑板字贴。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分别是元日和清明,我们一起背诵好吗?(集体背诵)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那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3、/一人。三、 解诗题。师:这首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过渡:同学们,题目告诉了我们,诗人在重阳节那天思念着在华山以东的兄弟。是谁在重阳节里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兄弟呢?(王维)四、 知诗人1、出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一名画家。他常常把绘画的精髓加入他的诗歌中,所以,宋代诗人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过渡:你们知道吗?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一个人在异乡漂泊两年,这天又到了重阳节,他看到人们亲人团聚,自己却孤零零的一个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范读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师:如果你就是王维,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五、 图文结合,品诗眼,悟诗情。(一).学习品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设置情境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感受到了深深地思念。(板书:思念)(三)、指导书写生字,异。师:下面把这个字送进田字格里,需要注意什么?现场写,教师展示,点评过渡:王维深深的思念着他的亲人。那么,远在家乡的亲人们此时又在做什么呢?(四)、学习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板书:登高,插茱萸师: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兄弟中的一个,想到王维,你想对他说什么?(五)、设置情境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六、
5、填空背诵。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体会到了那份深深的思念,同学们能够带着这份感情背诵这首古诗吗?(同桌互相背诵,再指名背诵)_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 ,每逢佳节 。遥知兄弟 ,遍插茱萸 。七、拓展古诗,畅谈佳节。师:孩子们,除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1、学生自由读。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夕(唐)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2、师生对译读。师:端午这个佳节因何而来的呢?生:节分端午自谁言,师:千百年来,人们都说是因屈原而起的。
6、生:万古传闻为屈原。师:可笑的是,楚江水浩浩荡荡,奔流而去。生:堪笑楚江空渺渺。师:竟然也洗不去屈原所早熟的冤屈啊。生:不能洗得直臣冤。师:孩子们,这首诗写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3、师生对译读师:秋天的夜晚,银白色的烛光冷冷地照在屏风的画上。生:银烛秋光冷画屏,师:一个宫女正挥舞着小扇子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生:轻罗小扇扑流萤。师:不知不觉就已经是深夜了,她坐在那冰凉的台阶上抬头眺望着天空,生:天阶夜色凉如水,师:天空上那牵牛星和织女星让她想起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那故事太动人,以至于今晚怎么也睡不着了。生:卧看牵牛织女星。师:孩子们,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呢?4、总结传统节日和习俗(拍手读):九月初九,重阳节,插茱萸,登山顶。正月初一,春节,贴春联,拜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长龙,看花灯。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八、总结:同学们,回顾这堂课,我们读懂了王维的思乡之情,了解了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爱上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也能去收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哦。九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思乡插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