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株待兔教学设计(部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守株待兔一、教学目标1、 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 随文识字,写好“耕”字。3、 读通课文,读好“因释起耒而守株”一句。4、 初步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读懂文言文。5、 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做事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妄想不劳而获的道理。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选自部编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课文用仅39字,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又寓意深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三、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随文识字。2、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教学难点:1、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2、 懂
2、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四、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边读边想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孩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部分孩子已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次次诵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五、教学策略在设计本教案时,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入手,借助课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是寓言,内容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
3、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写突破本课重、难点。六、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七、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八、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 出示图片,猜故事名字。2. 请学生简单讲讲听过的守株待兔。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二
4、、初识文言文1. 这些故事都是寓言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 。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初步感知课文。简单介绍古人说话与现在人的区别。培养学生欣赏古文、研究古代文明、传承中华文化。3. 老师范读课文,介绍作者韩非的生平。用“知否”引导生了解文言文更显短小精悍。引用实例,比较白话文和文言文。4. 生根据停顿,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出它特有的节奏感。宋人为什么守株?男女生赛读,纠正“为”在这里读第二声,同“被”用。学文言文除了明白他的意思,还要能够恰当停顿。三、走近文言文。1.利用注释
5、了解句意。(1)解释“者”字用法,联想记者、读者等。(2)教师设疑:既然兔走触株,怎么就折颈而死了呢?学生各抒己见。用“看注释”的方法,解释句子意思,先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老师相机点拨。总结概括用法,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观察带序号的内容,认识文言文的注释。(3)从古代的书中找一找“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学生自读,感受走的意思。了解古人“走”字的书写演变,由字形感受汉字的最初意义,“走”即是“跑”。(4)“因”的意思是于是,感受于是的运用习惯:后面稍停顿,循理,“因”后面也要停。识字断句。(5)讲解耒字的演变。学生找出文中“耒”做偏旁的字。点拨“耕”是
6、后鼻音。学生揣摩,读出节奏感,老师评价。只要掌握规律,形成语感后自己就会停顿了。2.强调“耕”是左右结构以及书写要点。笔画要穿插的避让的字。横画多的字,要注意横画长短不同,还要注意横画之间的距离。3.学生练写。利用投影展示作品学生自己点评。教师进行重点笔画的指导,再由学生书写,巩固教学。利用投影设备让学生自评互评,多种评价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自信心。5. 这里相机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宋人为什么守株?生总结:捡到兔子,等在树桩边,想再得到。(板书:捡、等)问题放这里回答更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四、走进文言文1.创设情境:为绘本配图。(1)第一页“宋人有耕者”,第二页“田
7、中有株”。(2)出示绘本第三页,学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设问:这么好的事,会每天发生么?(板书:偶然、整天)(3)绘本第四页,学生配文:因释起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为第五幅图片配文:“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农夫一直在守株待兔,他再次得到了么?他等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有捡到兔子?学生已经看注释自读课文,通过绘本配文形式加深句意的理解,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机点拨学生说出偶然发生的事,却整天等期待不劳而获。利用问题让学生总结出农夫花了长久时间去做一件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事,抱着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希望是会落空的。2.重温故事,古今对读。学生是古代的韩非子,老师是现在人,老师用白话文讲故
8、事,学生用古文讲故事,进行古今对读。这个环节让巩固对文章的理解,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精妙。五、走出文言文。1.这些宋国人会怎么笑话他呢?2.德育渗透:宋国人给农夫的只有嘲笑,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农夫有用的?(1)老师出示送给农夫的字:实。希望你今后做实实在在的事。(2)以此句为例:农夫农夫,我要送你一个“”字,希望你.同桌讨论,写在爱心卡片上并指名上台展示。(爱心卡片板贴)你们真诚的劝诫,宝贵的心意才是对农夫最有帮助的。3. 全班再次品读课文,升华主题。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很多道理。文中的耕者应该勤劳耕作,那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勤奋学习,每一个人做事都要靠自己努力,不要想着总想着不劳而获。六、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七、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偶然捡整天等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