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学方案年级三年级春(秋)学期春学期授课教师单元主题寓言故事篇目一作者表达内容守株待兔表达方式多元表达活动时长40分钟活动目标正确、流利朗读小古文,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读、诵、吟、唱、演、画多种形式加以理解并灵活运用。活动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通过多种形式理解内容并灵活运用。准备事项小古文、吟诵音乐、表演道具、评书道具、绘画材料等。 活动流程(3000字左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理论依据)谈话导入,揭题解题:4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哪些故事呢?咱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孩子。考考大家: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的名字?知道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同学,谁愿意给大家讲讲?同学们真
2、厉害,不仅会讲,还会唱。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我呢,讲故事的方式和大家不一样,听仔细了哟: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读通古文,理解意思:8一读:读准字音我们现在说话、交流用的是白话文,古代人呢,用的是文言文。要想听懂这则小古文讲的是什么,首先得读通这段小古文。检查朗读。相机正音。二读:读出停顿咱们第一遍读,就能读准字音,真了不起。如果能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就更好了。三读:读懂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读出点、读懂些什么呢?同学们能联系故事、结合配图尝试着读懂古文,很善于学习。可具体到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可能还是有点弄不明白。别
3、急,学习小助手注释来帮忙啦!引导交流讨论,相机点拨:触:碰撞。树桩那么大,这只兔子怎么会撞到上面去呢?走得太快,以至于都,引导做一做折的动作。耒:出示图片,这就是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工具,用来松土、除草。当我们读不懂的时候,理解了其中的一个字,就能猜出整句的意思。四读:读出韵味既然理解了意思,那么我们就能把小古文读得绘声绘色,试试吧!多种形式,巩固记忆:10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的,真好!老师有一组小古文守株待兔的连环画,你能根据图画把相对应的文字给填在旁边的空白处吗?其实呀,古人和我们一样,不仅喜欢读,更喜欢唱。一起来听一听。除了吟诵,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小古文守株待兔?提到画,老师
4、给大家带来一套小人书,比张老师年龄还大中国古代寓言,里面第一个故事就是守株待兔。这套书里的插画是著名画家张世明绘制的,获得过世界大奖,咱们好好欣赏欣赏。根据各自喜好,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感受,总结寓意:3守株待兔这则小古文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你想对守株待兔的人说些什么呢?这则故事是古人编出来的,为的是让大家从小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呀,有很多这样给人启发的寓言故事小古文,以后,老师和大家还会再学习。猜图导入,回忆故事:4 说说自己听过的故事,融入课堂氛围。根据出示的图片,说说寓言故事的名字: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讲:由一名同学讲守株待兔,其他同学听后适时补充。唱:由
5、一名同学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听了小古文守株待兔,说说你的感受。反复诵读,读中理解:8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这个故事,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请五位同学接读课文,一人一句。和老师、和同桌合作对读,力争读出停顿。说说自己的理解。自己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个种田的人。田中有株。他的田里有个树桩。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桩上,把脖子折断,死了。通过朗读,体会兔子跑得快。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于是就放下他的耒,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一只兔子。加上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没等到,而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话。放声练习朗读,起立读。自主
6、选择,呈现故事:10同桌进行图配文练习,集体交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吟诵、绘画、表演或者评书,组合成学习小组,利用ipad中的资料,进行小组合作练习。集体汇报学习成果。交流感受,总结寓意:3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预设: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设计意图:四读小古文: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停顿,三读:读懂意思,四读:读出韵味。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其中难点是读懂意思,学生通过联系故事、结合配图、借助注释尝试着读懂古文,读会方法,读出趣味。设计意图:有别于常规的语文课,通过图配文、读诵、吟唱、演画、评书等方式,表达多元化。创设丰富的关联情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设计意图: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个深奥的道理。通过小古文的学习,学生能有自己或深或浅的领悟,皆可。“课堂的结束是思考的开始”,有待孩子们在生活中继续感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