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 专专 项项 训训 练练 2019 年 12 月 1 / 27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叶 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 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 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 叶!” 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 那就是新叶了。 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 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
2、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 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 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 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 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 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 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 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
3、飘飘去了。短 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 但求有益。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 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 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 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_ _ _ 2 / 27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 )的帘幔 ( )的嫩芽 ( )的生机 ( )地等待 ( )地冒出来 ( )地缀满 2.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 作用。 3.你喜欢短文中的哪些语句描写,摘抄下来,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 (至少 两处) _ _ _ 4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结尾处补全。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碗 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 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 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 呢,又会不
5、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 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 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杯子” 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 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的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 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 “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 3 / 27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
6、停。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 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给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 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 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 唱得那 么动听 小松鼠喝了它的水 显得那么机灵 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 一个 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水 一( )青松 一( )山雀 一( )灵泉 2.在短文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一碗水”的样子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 _ 4.文中写道:“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
7、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想象一下,这些爪印是哪些动物的,还有哪些动物来喝泉水呢,根据你的想象写一 写。 _ 5.作者在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 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 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 1913 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 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1951 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 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 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4 / 27 一阵
8、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zhung dng)年久失修的两 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 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 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 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 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mng mng)上了皮面,显 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 情。他随手从茶
9、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bo b)着包装纸,一边说 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 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du d )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 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 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 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
10、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短文的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屋里陈设极其简单”,用“ ”画出 具体描写极其简单的语句。 3.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 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理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_ _ _ _ _ _ 5 / 27 4.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 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_ 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 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
11、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 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 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 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 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 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 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12、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 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 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 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 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 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巡”字的读音是( ),是( )结构。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到各处 去,来回走动查看;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在文中应选( ),“巡
13、 道工”就是( )。 6 / 27 2.文中画“”的句子是(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3.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 _ _ _ _ _ 4.如果让你为巡道工在“感动中国”上写颁奖词,你会这样写: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 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 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 就可获
14、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 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 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 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 )的、( )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 ) 的思想、( )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 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 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7 / 27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
15、要忘记阅读 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 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选择合适的词语在括号里。 永恒 深邃 隽永 细致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选出正确的答案:( ) A.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 知识。 B.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C.阅读书籍费时,费力。 3.作者在自然段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 4.你喜欢哪种方式的阅读呢?写一写你的观点。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老师的特异功能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
16、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有一天,上课必需 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 “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于是, 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 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这以后,每当没 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 的上课方式。 8 / 27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 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
17、台上写过“茴香豆”的 “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 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 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 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教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 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 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 快。就这样,每
18、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 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 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 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 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1按原文补充词语。 ( )小山村 ( )的女老师 ( )的历史 ( )的时刻 ( )的高速度 ( )的液体
19、 2这位女老师的特异功能是( )。 3你对文中结尾“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的理解是( ) A.女老师手指上渗出的水是墨水。 B.女教师写字时手指尖渗出的水饱含老师的情感,如泪水一般。 C.女老师写字时手指上渗出的水,带有化学成分。 4作者写本文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的体会。 9 / 27 七、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 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 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的脸上
20、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 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 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 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 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布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 人为了生活, 不得不与之斗争。 在斗争的过程中, 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 此 时, 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
21、为之喝彩, 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 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 这掌声能使一 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 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 冰心 解 冻 重整生活之旗鼓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他们因 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 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 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个题目。 2在中点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平坦 自私 索取 狭小 10 / 27 4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的心情是( ) A.高兴 B.
22、悲伤 C.平静 5想想看,对那个卖艺人来说,掌声代表了什么? _ 6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别人一点掌声,那也许是对人们最好的帮助。你给过 别人掌声吗?你也经常得到别人的掌声吧?结合实际,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掌 声的感悟。 八、阅读短文,回答短文。八、阅读短文,回答短文。 阳光下的守望 邱萍 我见过一个母亲, 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 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A.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 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 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
23、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 亲挪到树荫下,B.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 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 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C.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 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 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11 / 27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 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
24、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D.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 怎么样。” 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 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 炙热: 3.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字母)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 30 字)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寻找幸运花
25、瓣儿 那天,你猛然问我:丁香有几个瓣儿? 我怔在那儿,一时竟答不上来。 放学以后,我绕道去街心花园,从丁香树旁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噢, 原来是四个花瓣呀! 12 / 27 可是,又一天,你忽然又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后,我( )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希望能找到一朵 五瓣丁香。 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 我终于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要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 幸运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 ( )。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不
26、是恶作剧,故意诳我吧?说不定在这 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正围在你身边,你手中举着一朵小小的丁 香花。 你还特意举到我跟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诳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着: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 那天放学比较早,我( )我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那里分布着樱花 区、竹林区、梅林区、还有丁香区。 1.下面对“恶作剧”的解释哪个符合文中的意思?( ) A.出于恶意折磨人 B.恶劣的骗人的行为 C.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D.演出愚蠢的把戏,令人恶心 2.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在短文的空白处。
27、 径直奔向兴致勃勃 悻悻离去 这些词语都在表现作者找花瓣的( )心情。 3.填写序号:“我”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五瓣丁香?( ) A.为了证明世界上根本没有五瓣丁香 B.为了得到幸运 C.因为五瓣丁香很希奇 D.同学找得到,“我”也能找得到 13 / 27 4.你认为事情会怎么发展?请推想一下事情的结果,简要地写下来。 _ _ 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 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 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
28、,才肯 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 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 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 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 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 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 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 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
29、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 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 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 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 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版式的内页,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 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 14 / 27 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 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
30、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 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 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 “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 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但我没说,因为她早 已懂得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嗜书如命: 经久不衰: 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3.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加点的三个词语 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 4.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读书人对书
31、的感情十分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请从 8 至 10 段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写一写你的见解。 句子: _ 我的见解:_ 5.文章结尾处,作者想到“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请结合全文和你 的感悟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 十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 生的灾难性后果 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 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 热 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 使欧洲出现流行病 地中海地区由于严 15 / 27 重缺水会半沙漠化 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 在英国 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 得司空
32、见惯 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另外,一 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 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 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A.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 3。这 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 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 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
33、大气层保持 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 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B.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 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 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 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 到 2030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 1850 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C.工业革命开始以后,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 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
34、使能够吸 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 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 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 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 片蓝天。 1.在空白处填上标点。 2.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A. B. C. . 16 / 27 3.第段“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一句中的“极其“能否删去?为什么? _ 4.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倘若你是一名环保宣传员,
35、你将给周围的人提出怎 样的环保建议? _ 十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生物学家预言,21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910 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 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 年,美国科学 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 到了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里分解分子, 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填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 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的充入空
36、 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 其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这样 , 还有 10%的潜力可挖掘。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 为 1000 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 100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 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 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质来代替糖液。 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 出一
37、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 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 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 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17 / 27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 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 在把所接受的大约 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 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细菌来发电 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38、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 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 2.认真阅读第段介绍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 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_ 3.文章第段中加粗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 4.文章第段中,起到了总起的作用。本段的写法是。 5.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_ 十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 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
39、音,也 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 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 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 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 18 / 27 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 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
40、.给短文起一个题目:( ) A.艺术与价值 B.一元与五千元 C.砸碎的小提琴 2.如果让你为这次演出设计一条广告语,你会怎么设计?() A.个性的表演,砸碎小提琴的艺术家 B.尊容华贵,来自五千元的小提琴。 C.真正的音乐,不在乎你手中琴弦的价值。 3.音乐家将乐器摔得粉碎,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有好的乐器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B.昂贵的乐器不一定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C.音乐不需要昂贵,有时也是很简单的。有些事不要只看其表面。 D.真正有价值的是演奏艺术。 十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邰丽华的故事
41、在邰丽华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 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之后从事舞蹈事业起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 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 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 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爱!”她发奋地感受不一样的震动,娇小的身体 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 在婀娜的舞姿背后,对于邰丽华,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台上一分 钟,台下十年功。她顽强的毅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她全身 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业
42、中,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二十四小时中除了 19 / 27 基本的吃饭和睡觉时刻,其他一切时刻都是在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 改,一次又一次,爬起,摔到,爬起以至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疤。 凭着执著的发奋和天赋,邰丽华在 15 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 了。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重新 燃起的生命之火让邰丽华重新认识存在的好处,她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 样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 去伴奏。她说过:“残疾( )缺陷,( )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 ( )不幸,( )不便。残疾人
43、,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 丽!” 她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 乐去膜拜生命。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到位的动作时,是否会发出一声惊叹?是否会觉 得不可思议?但邰丽华却做到了。也许她并没有到达舞蹈的顶峰,正因学是无止尽 的;但她却已经战胜了任何人。 人生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没有办法去选取的。但是你能够选取看人 生的角度。邰丽华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她有着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她用 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 1.按原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身体 ( )的舞姿 ( )的撞击 ( )的残疾人 ( )的伤疤 ( )的价值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用“”画出邰丽华是怎样告诉老师她对舞台的喜爱。 4.用“”画出邰丽华刻苦练功的句子来。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20 / 27 十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_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三十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