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物理年级初二教科书版本及章节苏科版第九章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压强单元教学设计案例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我们学习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以及压强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学习本单元需要以力、力的作用效果、密度等知识为基础,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形成压强的概念。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交流、归纳得出结论,形成压强的概念。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
2、理问题。通过交流压强大小的利与弊及在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懂得任何事物存在的两面性。 本单元划分为四个模块: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及与流速的关系。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2)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感受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认识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组谈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探究压
3、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的关系,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性。(3)通过对压强的大小利与弊的讨论,懂得事物的两面性。单元学习重点: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单元学习难点:理解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应用。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压强 课型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 教学内容分析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之后,本章深入学习压力、浮力和压强的概念。本章的主要特点,一是对于知识点的引出,不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通过情景图或者活动提出问题引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4、观察、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知识、体验过程、掌握方法,不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三是注意将实验、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等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寓于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四是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信和自觉。本节压强是开章首篇,充分体现了以上四个特点。教材由三个活动和一个看图讨论组成,其中心是围绕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及应用展开的。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及“割补法”测受力面积是本节的重、难点所在。教材以“活动10.1观察与作图”开篇,意在复习力的示意图
5、的画法,为压力概念的形成创设情景,然后通过对比归纳压力的概念。紧接着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通过体验活动、科学探究引出并建立压强的概念。进而通过“活动10.3”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又能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教材以“压力”和“压强”的系列问题为载体,学生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也能够体验概念的建构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可以促使其美好情感和价值观的进一步提升。再者,“压强”是学习本章“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的基础和必需的预备知识,是初中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实验、控制变量法等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学习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
6、作用。所以本节在物理教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和突出的。2. 学习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力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储备,这有助于本节概念的构建,但在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还存在一些障碍。具体而言,关于“压力”,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力的示意图等知识,但在其“压力”的前概念中,对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关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很容易提出“与压力有关”这一猜想,但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就不易想到,学生并不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生活经验还是隐性的,暂时还没有与压力的作用效果建立联系,另外,根据已有知识
7、和生活经验,学生还可能提出与受压物体的密度、硬度等材料性质有关。学生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等实验,应该能够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进行实验设计。限于知识和经验,在不提供器材供选择的情况下去设计实验,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设计环节,可能需要出示所用器材,即使这样,由于本实验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多,方案相对较开放,会涉及到方案的最优化和器材的最佳组合等问题,所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关于“压强”,大多数学生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即使有,也只是“听说”而已,也基本是将“压力”和“压强”混为一谈的,所以生活经验并不支持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建立。不过,通过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学习,学生对用比值来
8、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学生已经学过改变摩擦的方法,这些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储备会有利于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建构。3. 学习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确定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建构压强的概念,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并能用该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Pa)”。4.经历估测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
9、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其中,“压力”、“压强”概念的建立和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是重点。用“割补法”估测人对地面的受力面积是难点。4.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学习难点】区分压力与重力;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割补法”估测人对地面的受力面积。5. 学习评价设计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学生对于比值定义法已经多次接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自己为压强下定义。以活动为主线、以实验探究为学习的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注重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
10、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展学生的思维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课题】教师活动1活动:观看视频:令人震撼的钉床表演问题:钉子对人有力的作用吗?人为什么能安然无恙呢?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物理原理呢?引入:10.1压强(板书)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设疑激趣。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明确学习方向。环节二:认识压力教师活动2活动:用铅笔体验“钉子”对手掌的作用:流程:手掌向上 向下 竖直 倾斜 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你把这个力称为什么力?它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归纳: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活动:观察静止在塑料直尺上
11、的重物(如图1、图2),作出C对AB压力的示意图,感悟压力的方向及压力产生的效果。 问题:压力就是重力吗?归纳: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活动:再探手压铅笔(如图4) 图4问题:左手和右手的感受相同吗?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引入:学生活动2操作体验思考描述归纳总结观察现象作图感悟归纳总结操作体验思考描述活动意图说明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知识入手,找出压力;根据陶泥被挤压的方向,来感受压力方向;通过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从而在力的认识方法上全面认知压力。环节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教的活动3(1)猜想与假设:预设:施压物体:压力、受力(施压)面积;受压物体:材料性质。筛选:本课研究的视角是施
12、压物体本身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控制相同受压物体的条件下,来讨论压力的作用效果。(2)设计并进行实验:预设:方案一,铅笔、手 方案二,钉腿“小桌”、钩码、沙盘等 复式教学,汇报共享, 方案三,矿泉水瓶、水、海绵归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引入: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的活动3交流合作评估方案设计实验进行评价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思考归纳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情境的再现,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深入学习,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教材设计的两个小活动从视觉和触觉角度来引发学生猜想:“手压气球”实验的可视性强,学生借助该实
13、验能进一步明确观察对象和实验方法;“指压笔”的实验观察点小,但效果明显。该实验有一定的开放度,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故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展开实验。环节四: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教的活动4问题:如何给压强下一个定义呢?(回顾比值定义法,如速度、密度等)归纳:1.定义:把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 3.单位:帕(Pa) 1Pa=1N/m2例题:课本P78“例题”应用:在前面所观看的视频中,钉板总共托起了5个人(包括表演者),已知钉板上有500枚钉子,每枚钉尖的面积约为510-6 m2,根据测量知道一枚钉子刺穿纸的压强为1108 Pa,那么请你估算人对钉床的压
14、强有多大?并回答钉床不能刺伤人的原因。问题:若让你动手制作表演用的钉板,为了确保安全,应注意什么?引入: 4.改变压强的方法:活动:观察课本P79图10-7,回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归纳: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应用:(1)举实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问题讨论:如何冰面救人(PPt图片)(3)活动:用细线“切”肥皂引入:上述“钉板”一题,我们估算了特殊情况下的压强,那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测出自己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吗?活动:估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流程:原理 待测量 测法 测量计算 结果讨论学的活动3思考交流迁移运用联系理解自主学习拓展应用思考交流观察思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操
15、作感悟迁移运用内化知识技能训练进行评价活动意图说明利用类比法(速度、密度概念),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压强。学生经历过许多物理量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对例题的计算,加强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已经认识压强,结合情境的设置,通过实验测量,来进一步加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通过对实验的反思,提升压强知识的应用,增加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6. 板书设计压强一、压力1、压力的定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的大小有关。二、压强1、压强的定义2、压强的公式3、压强的单位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课后作业:P78-79估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10. 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