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慢性病的概念、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目标及原则熟悉慢性病自然史、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了解慢性病的社会危害 全球全球 中国中国慢病(700万)意外伤害(100万)传染病(100万)11.1%77.8%11.1%慢病(3300万)传染病(1800万)意外伤害(500万)陈竺: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目前患者超过2.6亿,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2011.9)健康劳动力供给减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潜在的巨大障碍风险难测危害巨大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如今我
2、国百,这是如今我国百姓害怕生病、害怕就医现状的真实写照)姓害怕生病、害怕就医现状的真实写照)有哪些可以应对以上问题的对策?【对策】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发展经济,增强卫生投入促进疾病防治防治结合质优、价廉的医疗和公卫服务健康保健制度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简称慢性病,指长期的、,指长期的、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 患病时间是长期的;疾病的原因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病理变化;病后常留下功能障碍的;主要是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故又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里异常和精神
3、病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1 1、无危险阶段(不存在危险因素)、无危险阶段(不存在危险因素)2 2、出现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出现,但没有产生明显危害)、出现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出现,但没有产生明显危害)3 3、致病因素出现(危险因素转变为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危害逐渐显、致病因素出现(危险因素转变为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危害逐渐显现)现)4 4、症状出现、症状出现 (疾病形成可逆性损害,生理生化可以诊断)(疾病形成可逆性损害,生理生化可以诊断)5 5、体征出现(患者感觉形态或功能障碍)、体征出现(患者感觉形态或功能障碍)6 6、劳动力丧失、劳动力丧失 (康复治疗为主要措施)(康复治疗为主要措施)临
4、床医学临床医学 起始于起始于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筛检筛检 起始于起始于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健康危险度评估起始于健康危险度评估起始于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在疾病尚未出现时针对危险因素的作用方式予以注意在疾病尚未出现时针对危险因素的作用方式予以注意。 处于处于低危险低危险状态状态进入进入疾病危险疾病危险状态状态发生发生早期早期改变改变出现出现临床临床症状症状不不同同的的预预后后疾疾病病疾病管理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科学基础科学基础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例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生物遗传危险因素:糖尿病、某些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都有生物遗传倾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医疗
5、保健机构布局是否合理,人群就医、预防保健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医疗服务是否购买得起,医疗保健技术是否足以保障人群的健康,医疗服务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服务是否规范等。1 1、人口老龄化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R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单位,共有常住人口11780人,其中高血压病人624人,糖尿病人172人。2008年4月社区开始对辖区内的高血压、糖
6、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分级管理。社区全科医生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报告登记,通过入户调查、体检、电话随访等形式,为社区居民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健康档案。同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者俱乐部活动,发放安康教育处方,每两个月定期举办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以提高患者防病治病意识。该社区全科医生在介绍经验时说:“下去随访,了解病人的服药情况、自觉症状、饮食运动情况和生活方式,定期免费进行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并给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指导,可使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总结道:“社区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结合社区
7、慢性病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率和管理率,是疾病防治的最佳方法”问题:本案例中的社区在慢性病防控方面采取了哪问题:本案例中的社区在慢性病防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思考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些措施?思考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WHO确定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战略目标是: 建立全球性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体系及方法, 发展多种国际的预防活动, 促进多数成员国家采取行动, 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 发展综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门参与的活动与计划, 共同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改变全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建立支持环境,强调个人责任立足社区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依据科学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在现有卫生体制中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