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1460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pt课件.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2 第一节第一节 总论总论v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简史: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简史:v1 1、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v(1 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v(2 2)扁鹊)扁鹊. .难经难经v(3 3)东汉)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金匮要略):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论体系。v(4 4)神农本草经:载药)神农本草

2、经:载药365365种,为后世中药的理论种,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3v2 2、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v(1 1)隋代)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病机学专著。v(2 2)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v宋代宋代.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三因学说说”v宋代宋代.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脏腑辨证”v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v刘完素(河间)刘完素(河间

3、) 寒凉派寒凉派 v李李 杲(东垣)杲(东垣) 补土派补土派v张从正(子河)张从正(子河) 攻邪派攻邪派 v朱震亨(丹溪)朱震亨(丹溪) 养阴派养阴派ppt课件.4v4 4、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v(1 1)明代)明代. .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v(2 2)清代)清代. .吴谦医宗金鉴吴谦医宗金鉴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v(3 3)温病理论的创立)温病理论的创立v明代明代. .吴又可温疫论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戾气说”v清代清代. .叶天士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临证指南医案案 吴鞠通吴鞠通“三焦辨证三

4、焦辨证”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ppt课件.5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v1 1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v2 2辨证论治: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辨证论治: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的原则。确定治疗的原则。ppt课件.6病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5、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征征体征。体征。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疾病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 邪正关系(如虚、实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情况。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

6、化不同,: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法也相同。 中医的病、症、征及证中医的病、症、征及证ppt课件.7精精: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专指肾中所藏之精。专指肾中所藏之精。气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有元

7、气、宗: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气、营气、卫气等不同。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神神: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的精、气、神中医的精、气、神ppt课件.8一、阴阳一、阴阳(一)概述(一)概述1.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性的概括。素问素

8、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属于阳的范畴。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都属于阴的范畴。2.2.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第二节第二节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ppt课件.9(二)阴阳偏衰(虚证)(二)阴阳偏衰(虚证)v1.阴虚

9、阴虚虚热证虚热证 补阴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v2.阳虚阳虚虚寒证虚寒证 补阳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v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新方八阵补略:补略:“善补阳者,必于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ppt课件.10二、五行(木、火、土、金、水)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

10、、金曰从革、水曰润下金曰从革、水曰润下1.1.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2.2.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ppt课件.113.3.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金匮要略:见肝之病,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知

11、肝传脾,当先实脾。4.4.治则:相生治则: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相克抑强扶弱抑强扶弱相生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温肾阳以补脾阳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健脾气以补肺气 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养肺阴以滋肾阴 相克治法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法培土制水法补脾利水补脾利水佐金平木法佐金平木法佐肺金清肝泻火佐肺金清肝泻火 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阴泻心火滋肾阴ppt课件.12第三节第三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一、气1.1.气机失调气机

12、失调: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气闭2.2.脏腑气机失调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纳气,肝气郁结等3.3.气的生理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营作用、气化作用(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营养作用养作用4.4.元气元气: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殖,

13、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作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5.5.宗气宗气: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6.6.卫气卫气:运行于脉外。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理开合,汗:运行于脉外。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抗御外邪。其性慓疾滑利。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抗御外邪。其性慓疾滑利。7.7.营气营气:运行于脉内。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其性精粹。:运行于脉内。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其性精粹。ppt课件.132.津液津液津液是人

14、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v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孔窍,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v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v素问素问经脉别论: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

15、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五经并行。”3.血血v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的富有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营养和和滋润滋润作用的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一。v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必须通畅;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必须通畅;血液必须充盈;心气必须充沛。血液必须充盈;心气必须充沛。ppt课件.143.气、血及津液之间的关系气、血及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

16、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治疗血虚病;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血能生气、载气,血能生气、载气,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2)气与津的关系:)气与津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津能载气。(3)津与血的关系:)津与血的关系:生理:津血同源;生理:津血同源;病理:血燥津枯,津枯血燥。病理:血燥津枯,津枯血燥。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亡血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ppt课件.15 第四节第四节 藏象藏象一、概述一、概述脏象

17、: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肝、心、脾、肺、肾脏:肝、心、脾、肺、肾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二、藏象的生理特性二、藏象的生理特性脏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化生和贮藏精气腑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素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

18、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ppt课件.16(一)肝五行属木;(一)肝五行属木; 肝为将军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肝的生理特性: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肝的生理特性: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肝与胆相表里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肝与胆相表里肝的联属功能:开窍于目肝的联属功能:开窍于目 在体合筋在体合筋 其华其华在爪在爪 在志为怒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在液为泪1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1 1)调节气机)调节气机 (2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3 3)调畅情志)调畅情志 (4 4)利胆)利胆(5 5)对

19、男子排精女子排卵的影响)对男子排精女子排卵的影响 2 2、肝藏血肝藏血 三、五脏的生理功能三、五脏的生理功能ppt课件.17(二)心(二)心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心为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心为君主之官;心的联属功能:开窍于舌君主之官;心的联属功能:开窍于舌 在在体合脉体合脉 其华在面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在液为汗。1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 2 2、心藏神心藏神神: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神: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ppt课件.18(三)脾(三)脾脾的生理特性:脾气宜升

20、;脾性喜燥而恶湿;脾脾的生理特性:脾气宜升;脾性喜燥而恶湿;脾与长夏相应。与长夏相应。脾的联属功能:开窍于口脾的联属功能:开窍于口 在体合肌肉主四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肢 其华在唇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1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 2 2、脾主升清脾主升清 3 3、脾主统血脾主统血ppt课件.19(四)肺(四)肺肺五行属金。肺为相傅之官。肺为娇脏,不耐寒肺五行属金。肺为相傅之官。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具有清肃的生理特性。热;肺具有清肃的生理特性。开窍于鼻开窍于鼻 在体合皮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其华在毛 在志在志为悲为悲 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液为涕。

21、肺与大肠相表里。1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 2 2、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3 3、宣散卫气宣散卫气 4 4、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ppt课件.20(五)肾(五)肾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华为发,在志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华为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为恐,在液为唾,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1.1.主藏精主藏精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2.2.主水主

22、水:(1 1)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2 2)肾阳对水液的气化蒸腾作用。)肾阳对水液的气化蒸腾作用。3.3.主纳气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ppt课件.21二、六腑及奇恒之腑1 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贮藏和排泄胆汁2 2、胃:胃气通降,喜润勿燥。、胃:胃气通降,喜润勿燥。(1 1)主受纳水谷主受纳水谷: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有: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有“太仓太仓”、“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之称。(2 2)主腐熟水谷主腐熟水谷3.3.小肠:主受盛化物及泌别

23、清浊小肠:主受盛化物及泌别清浊4.4.大肠:主传化糟粕大肠:主传化糟粕5.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6.三焦:三焦实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概念有二:即脏腑三焦:三焦实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概念有二: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二是单纯的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三焦气化: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的协同作用而完三焦气化: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所以

24、又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三焦气化”。ppt课件.227.7.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其形似腑,功能似脏其形似腑,功能似脏。(1 1)脑: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脑: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2 2)髓)髓(3 3)骨)骨(4 4)脉)脉(5 5)胆)胆(6 6)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ppt课件.23第五节 经络一、概述一、概述灵枢灵枢. .逆顺肥瘦篇: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

25、三阴,从足走腹。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灵枢. .营卫生会篇:营卫生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相为表里两经的循行特点: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都分别循行相为表里两经的循行特点: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腑。ppt课件.24二、奇经八脉、经别、经筋及别络二、奇经八脉、经别、经筋及别络v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v督脉督脉起

26、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称为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称为“阳脉之海阳脉之海”v任脉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调节阴经气血,总任调节阴经气血,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为一身之阴经,称为“阴脉之海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与女子月任主胞胎,与女子月经、生殖机能及妊娠有关。经、生殖机能及妊娠有关。v冲脉冲脉起于胞中,行于人体前后上下。起于胞中,行于人体前后上下。调节十二经气血,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冲为血海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的,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月经有关。功能,与妇女月经有关。v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阳维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或阴经的作用维系、

27、联络全身阳经或阴经的作用v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阳跷脉主肢节运动;主肢节运动;司眼睑开合司眼睑开合v经别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循行特点:头部的重要支脉。循行特点:“离、入、出、合离、入、出、合”。v别络别络从经脉中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从经脉中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v经筋经筋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功能:约束骨骼,有利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功能: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于关节的屈伸运动。ppt课件.25第六节 病因与发病一、六淫一、六淫六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28、。在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在正常情况下,称为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气”。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外感性外感性 季节性季节性 地区性地区性 相兼性相兼性 转化性转化性1.1.风:风:轻扬开泄(浮越)轻扬开泄(浮越)病位在上,病位在表病位在上,病位在表 善行数变善行数变 病位游走不定;症状变化多端病位游走不定;症状变化多端 主动主动肢体异常运动肢体异常运动 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长多兼邪致病多兼邪致病 2.2.寒:寒:寒为阴邪寒为阴邪伤阳气伤阳气 凝滞凝滞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产生疼痛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收引收引腠理汗孔收缩;筋脉牵引拘急腠理汗

29、孔收缩;筋脉牵引拘急 ppt课件.263.3.湿:湿:重浊重浊周身困重;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周身困重;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粘滞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缠绵性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缠绵性 为阴邪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趋下趋下伤及人体下部,症状多见于下部伤及人体下部,症状多见于下部 4.4.燥:干涩燥:干涩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症状;易伤肺阴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症状;易伤肺阴5.5.热(火):热(火):为阳邪,实热证为阳邪,实热证 炎上,症状多见于上部炎上,症状多见于上部 易伤津耗气易伤津耗气易生风易生风; ;易动血易动血易扰心神易致肿疡易扰心神易致肿疡 6.6.暑:大凡

30、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邪。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炎热炎热为阳邪,实热证为阳邪,实热证 升散升散上犯头目;上扰心神;腠理开泄;伤津耗气上犯头目;上扰心神;腠理开泄;伤津耗气 多夹湿多夹湿暑湿夹杂证暑湿夹杂证ppt课件.27二、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二、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疫气疫气”、“疫毒疫毒”、“戾气戾气”、“乖戾之气乖戾之气”等。等。1.1.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传染性强传染性强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1、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2.疠气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疠气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气候反常气候反常 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预防隔离工作不好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ppt课件.28三、七情三、七情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欲望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欲望而产生的体验。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活而产生的体验。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范围,不会致病。动范围,不会致病。 素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

32、应象大论曰:“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灵枢灵枢. .本神曰:本神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笑不休”。七情致病的特点:七情致病的特点:1.1.与精神刺激有关与精神刺激有关 2.2.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3.3.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33、、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4.4.多发为情志病多发为情志病5.5.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ppt课件.29四、痰饮及瘀血四、痰饮及瘀血1.1.痰饮是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常、或七情内伤、或劳逸太过等痰饮是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常、或七情内伤、或劳逸太过等原因,导致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的气化功能失常,原因,导致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的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生成。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生成。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的致病特点:(1 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 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 3)病势

34、缠绵,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 4)易扰乱神明;()易扰乱神明;(5 5)多见滑腻舌苔)多见滑腻舌苔 2.2.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1 1)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亦可发为绞痛;部位固定不移,性质多为刺痛,亦可发为绞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拒按。疼痛拒按。 (2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外伤性);在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外伤性);在体内多为体内多为 积(质硬、压痛)。积(质硬、压痛)。 (3 3)出血)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4 4)望诊)望诊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

35、或有瘀点瘀斑;皮下紫斑;面色皮下紫斑;面色 黑、肌肤甲错。黑、肌肤甲错。 (5 5)脉诊)脉诊涩、迟、弦、结、代脉涩、迟、弦、结、代脉。 ppt课件.30五、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五、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发病的基本原理:1.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2.2.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3.3.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4.4.不同条件下,正与邪主导作用

36、不同不同条件下,正与邪主导作用不同(二)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二)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和康复能力。力、抗邪能力和康复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三)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三)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素问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素问 生生气通天论提出的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合病是指两经和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四)合病

37、是指两经和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五)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五)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ppt课件.31第七节 病机一、概述一、概述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ppt课件.32二、邪正盛衰二、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

38、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程。“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1.1.正盛邪退;正盛邪退;2.2.邪去正虚;邪去正虚;3.3.邪盛正虚邪盛正虚两感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发病。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发病。直中

39、直中多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多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内陷内陷 一般是指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一般是指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的轻浅阶段得以透解,因而迅速伸入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的轻浅阶段得以透解,因而迅速伸入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4.4.邪正相持邪正相持5.5.正虚邪恋正虚邪恋ppt课件.33三、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三、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

40、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失常的概括。阴阳失调是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对人体阴阳失调是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1.1.阴阳偏虚阴阳偏虚:(1 1)阳偏虚:临床特点: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偏虚:临床特点: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最为重要。阳虚最为重要。鉴鉴 别:别:“阳虚则寒阳虚则寒”:虚而有寒,以虚为主;: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阴胜则寒阴胜则寒”: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2 2)阴偏虚:临床特点: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偏虚:临床特点: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虚最为重要

41、。阴虚最为重要。鉴鉴 别:别:“阴虚则热阴虚则热”:虚而有热,以虚为主;:虚而有热,以虚为主; “阳胜则热阳胜则热”: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ppt课件.342.2.阴阳格拒阴阳格拒(1 1)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2 2)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

42、种病理状态。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真热假寒证)(真热假寒证)3.3.阴阳亡失阴阳亡失(1 1)亡阳)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大汗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2 2)亡阴)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喘渴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症状:喘渴烦躁

43、,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ppt课件.35三、气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三、气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闭1.1.气逆气逆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多见于肺、胃、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多见于肺、胃、肝等脏腑病变:肝等脏腑病变:(1 1)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咳逆气喘等;咳逆气喘等;(2 2)胃气上逆)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3 3)肝气上逆)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2.2.气陷气陷是指气的上升力量不足,而致升清、升举无力的病理状是指气的

44、上升力量不足,而致升清、升举无力的病理状态。气陷病机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与脾气虚损关系最为密切。态。气陷病机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与脾气虚损关系最为密切。(1 1)上气不足:头晕、眼花、耳鸣等。)上气不足:头晕、眼花、耳鸣等。(2 2)中气下陷:胃、肾、子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坠胀、)中气下陷:胃、肾、子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坠胀、便意频频。便意频频。四、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四、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主要与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有关主要与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有关ppt课件.36五、传变五、传变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的传移和变化。从化从化又

45、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ppt课件.37第八节 治则治则治则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守的总的法则。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守的总的法则。1.1.早治防变早治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继续深入诊断、早期治

46、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继续深入传变或危变。注意外感疾病的早期治疗(伤寒、温病),内传变或危变。注意外感疾病的早期治疗(伤寒、温病),内伤疾病的早期治疗伤疾病的早期治疗2.2.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1 1)标本的相对性:)标本的相对性:A.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C.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E.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脏腑病为本,

47、肌表经络病为标具体运用:标急则先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具体运用:标急则先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正治正治逆其病证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逆其病证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逆治逆治”。 适应证: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适应证: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ppt课件.38反治反治顺从病证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顺从病证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从治”。适应证: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适应证: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热因热用热因热用用温热的

48、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真寒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真寒假热证)假热证)寒因寒用寒因寒用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真热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真热假寒证)假寒证)塞因塞用塞因塞用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真虚假实证)(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通因通用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真实假虚证)(真实假虚证)3.3.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扶正扶正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

49、原则。力的一种治疗原则。祛邪祛邪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则。ppt课件.394.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5.5.调理气血调理气血6.6.调治脏腑调治脏腑 7.7.三因治宜三因治宜因时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四季慎用药,四季宜用药)(四季慎用药,四季宜用药)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西北地区,外感风寒者,可用辛温解表重剂;东南地区,(西北地区,外感风寒者,可用辛温解表重剂;东南地区,外感风寒者,宜用辛温解表轻剂。)外感风寒者,宜用辛温解表轻剂。)因人制宜:因人制宜:1.1.年龄年龄老年:多虚证或虚中夹实,宜补慎泻;老年:多虚证或虚中夹实,宜补慎泻; 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慎补忌攻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慎补忌攻2.2.性别性别妇女:经带胎产妇女:经带胎产3.3.体质体质寒热、强弱寒热、强弱治法治法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于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于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医基础理论概述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