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中篇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下篇 常见病症中医护理目录页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上篇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章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藏象 第四章第四章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第五章第五章 诊法诊法 第六章第六章 辩证辩证 第七章第七章 养生保健与护理总则养生保健与护理总则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藏象的概念,五脏和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掌握六腑生理功能。 2.熟悉脏与脏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了解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3.熟悉气、
2、血和津液的概念、产生、运行、分类、功能,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藏象,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中医认为人体: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 性脏器。五
3、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紧密结合密切联系临床辨证论治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心 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 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可见脉细弱无力,面色无华;心血瘀阻
4、,可见面色青紫,心前区闷痛或刺痛,脉涩、结、代,面色青紫。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心 主神明(心藏神):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明。 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心血不足,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血热扰心,可见神昏、谵语;或心神失常,可见精神委顿、痴呆等。 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有关。但喜乐过度可伤心,而见心神涣散,神志狂乱等病症。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心 在液
5、为汗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出汗过多,可伤津耗血,血不养心,可见心悸怔忡、气短、神疲;心气不足,卫表不固,则可见自汗等。 在体合脉指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 开窍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若心血充盈,则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血虚或心气虚,则舌质淡白;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有瘀点;心火上炎,则舌尖红甚或舌体糜烂生疮;病重时,热扰心窍,可见舌强、语骞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心 其华在面面部的血脉较为充盈,心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的气血充盈,则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可见面色苍白无华;心脉瘀阻,则
6、见面色青紫等。 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五行属火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心 心功能失常的表现: 1、主血脉失常:胸闷、胸痛、心悸 2、主神志失常:心烦、失眠、多梦、心悸 癫、狂、痫、昏迷 心功能失常的表现是辨别病位(心)的依据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主气、司呼吸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主呼吸之气:肺通过呼吸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司呼吸肺通过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肺的主气功能正常,肺气充足,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调和
7、,语声洪亮。肺主气功能失常,可见气短、胸闷、咳喘无力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主宣发肃降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3方面)肃降:肺气向下通降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3方面)若肺气失宣,则呼吸不利、胸闷、咳嗽、鼻塞、无汗等。若肺失肃降,则呼吸短促、喘息、咳嗽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通调水道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若肺失宣降,通调失职,则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肿。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全
8、身的血液都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在心气和肺气的共同作用下输布到全身。若肺气虚弱,不能助心行血,血行障碍,则胸闷、心悸、唇舌青紫。主治节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u主气、司呼吸u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u 朝百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在体合皮在华为毛肺的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润泽,抵御外邪能力强;若肺气虚弱皮毛失于温养和滋润,则憔悴枯槁,且卫外功能不足易遭外邪侵袭而发病;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由于肺与皮毛的关系密切,外邪侵犯皮毛,常易影响及肺的功能,而见发热、恶寒、鼻塞、咳喘等肺卫不宣之证。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9、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u开窍于鼻u在志为忧u在液为涕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便常见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肺热壅盛,则常见喘促而鼻翼煽动等。故肺有病变时,往往可以引起喉痒、咽痛、声音嘶哑或失声等。肺有病变时,可反映于涕。如风寒袭肺,可见鼻流清涕;风热犯肺,可见鼻流黄涕;燥邪伤肺,则鼻干少涕或无涕。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生理功能:u主气、司呼吸u主宣发肃降u通调水道u朝百脉,主治节u在体合皮、在华为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u与大肠相表里u五行属金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肺肺的功能:主气(主一
10、身之气、呼吸之气)通调水道功能失常的表现:主气失常:咳嗽、气喘、吐痰通调水道失常:水肿(上部肿甚)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1.运化水谷: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饮食 入 胃 脾运化为 水谷精微 脾转输散精 全身营养五脏六腑 各组织器官。 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则可出现腹胀、便溏、纳呆、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形体消瘦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2.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的功能十分重要。脾胃可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化
11、生精、气、血、津液,生命活动才得以持续,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就可引起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而为痰饮,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或流注肠道而为泄泻。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主升清 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若脾不升清,精微失于输布,内脏也无所举,则可见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甚则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 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于脉外。若脾气不足,统摄无权,则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临床称之为“脾不统血”,常见肌衄、紫斑、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12、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 脾气健运,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亦轻劲有力。若脾不健运,气血虚弱,肌肉失养,可见肌肉瘦削,甚或四肢痿废不用。在华为唇脾气健运,则气血充足,口唇红润有光泽;脾失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苍白无华,甚至萎黄。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在志为思在志为思开窍于口开窍于口 在液为涎在液为涎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生理功能:u主运化u主升清u主统血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在华为唇、开窍于口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五行属土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
13、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脾运化失常的表现:食少、腹胀、腹泻统血失常:出血(常为少量长时间的出血)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对气机的影响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脾胃运化以及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调节精神情志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朱丹溪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肝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气:肝的脏腑之气,肝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肝血:肝脏贮藏之血和养肝之血肝阳:促进升和动肝阴:促进降和静俩者对肝的代谢功能有调
14、节和控制作用肝的生理特点主升主动主散,喜条达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肝在体、在华、开窍、在志、在液l在体合筋l在华为爪l开窍于目l在志为怒l在液为泪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肝生理功能u主疏泄u肝藏血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五行属木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肝疏泄失常:u消化道排泄不畅:腹胀、腹痛u情感排泄不畅u月经排泄不畅肝经经过部位疾病:眼、耳及耳周、乳房、两胁、小腹、会阴及外生殖器。头部表现:肝功能亢进或化风的主要表现常在人体的上部。 第三
15、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 肾藏精指肾具有储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肾气)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肾阴、肾阳)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肾阴、肾阳)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肾精肾所藏之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指出生后,摄入的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成水谷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维持其生理活动。肾气:肾精所化之气。精气:肾精和肾气的合称。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
16、脏肾肾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濡润、成形和制约阳热的作用。肾阳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兴奋和化气的作用。先天之本: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素问对肾精功能的论述: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
17、,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肾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注:天癸: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主纳气:纳:摄纳,受纳作用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 第三章第
18、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在体、在华、开窍、在志、在液u主骨生髓u在华为发u开窍于耳和二阴u在志为恐u在液为唾。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生理功能:u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u主水u主纳气主骨生髓、在华为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五行属水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一、五脏肾生长发育生殖失常:表现可分为三类l 一类:可称为衰老症状l 二类:可称为发育迟缓症状l 三类:生殖异常主水失常:水肿(腰以下肿甚)主纳气失常:呼吸异常(呼吸浅促、无根)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19、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胆胆附于肝,肝和胆有经络相互络属,二者互为表里。生理功能u 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味苦,呈黄绿色,生成于肝,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主决断:决断指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动作,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胆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胆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的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胆功能失常表现:胁肋疼痛胁肋疼痛黄疸黄疸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胆脏腑表里
20、相配:经脉络属 脏器相近 气化相通 病理相关肝与胆相表里:1、生理:胆汁由肝所化生,其排泄有赖肝之疏泄。2、 病理:相互影响:胁肋胀痛,纳呆,黄疸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胃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又称胃脘。胃与脾相为表里。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协助大肠传化糟粕。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胃胃功
21、能:受纳、腐熟水谷,并将水谷下传小肠胃功能失常的表现:上腹疼痛上腹疼痛呕吐呕吐嘈杂嘈杂牙龈肿痛牙龈肿痛口臭口臭多食多食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胃脾与胃相表里:生理上:纳运协调:胃纳正常,脾有所运;脾气健运,胃才受纳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宜升则顺,胃宜降则和;为全身气机升降枢纽燥湿相济:脾为湿土(阴),脾主运化,得阳(燥)始运。胃为燥土(阳),胃主纳降,得阴(润)始降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小肠小肠位于腹中,上接胃,下通大肠。小肠与心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彻底消
22、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将其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泌别清浊:泌指分泌;别指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小肠的泌清别浊功能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1.1. 生理:心气作用于小肠协调小肠功能生理:心气作用于小肠协调小肠功能. .小肠泌别清浊助心的化血小肠泌别清浊助心的化血2.2. 病理:心火循经下移小肠病理:心火循经下移小肠尿赤、热、尿血尿赤、热、尿血 小肠有热小肠有热.
23、 .循经上炎循经上炎心烦、面赤、口舌生苍心烦、面赤、口舌生苍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小肠小肠功能:分别清浊功能失常表现:腹泻 心烦、舌痛、尿痛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大肠大肠位于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肃降.可推动大肠传导。 大肠传导通畅.又助肺气肃降异常;肺气肃降大便秘结大肠实热咳 喘胸满 第
24、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大肠大肠功能失常表现:u便秘u便溏u便脓血u里急后重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膀胱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与肾互为表里。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及时自主的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与肾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气化相关肾之气化,生成尿液。膀胱气化以贮存、排泄尿液。膀胱之开合受肾之气化的主持。异常小便不利、癃闭、尿频、尿失禁等。 第三章第三
25、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质器官。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到达和作用于全身运行水液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二、六腑三焦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功能: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
26、和头面部。主要功能: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主要功能: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功能。下焦: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主要功能:泌清别浊,排泄糟粕。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三、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本节重点讨论脑与女子胞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三、奇恒之腑脑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生理功能:主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与脑有关。主感觉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一
27、般感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三、奇恒之腑女子胞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生理功能主月经月经来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肾中精气,冲、任二脉及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主孕育胎儿主生理性的带下,分泌阴液,润泽阴部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心与肺:表现在气与血的关系:心主血血行肺气推动气行则血行;肺主气气靠血液运载“血至气亦至”;中心环节宗气(贯心脉司呼吸)异常:肺气虚损胸闷、气短、唇青等心血淤阻。心阳不振咳喘、气促、胸闷等肺气上逆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
28、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心与脾: 血液的生成:脾气健旺,化源充足,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异常:心脾两虚:脾气虚食少、腹胀、便溏心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血液的运行: 心行血,脾统血循经运行 异常:脾不统血-各种出血-血虚-心脾两虚 心血耗伤-脾虚失运-不统血-恶性循环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心与肝:血液方面: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共同维持血液的运行与血量的调节。异常:心血不足与肝血虚可互相影响;肝失疏泄与心血淤阻互相影响神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29、心为喜,肝为怒,喜怒有节。异常:心肝血虚神不守舍;肝火扰心心烦、喜怒失常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心与肾:生理上: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滋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炙;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病理上: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肾阴不足则心阳偏亢失眠、心悸、健忘、耳鸣、梦遗心阳不振则水气凌心心悸、水肿、喘咳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肺与脾: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气
30、的生成:脾之水谷精气,赖肺宣降敷布全身;肺之宗气,赖脾运化充养病理:土不生金,培土生金脾虚运化不足肺气虚(咳嗽、气短、面白)肺虚宣降无力脾气虚(食少、腹满、便溏)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水液代谢:脾气健运,津液上输;肺气宣降,水道通利脾为化生津液之源为肺的宣降提供物质基础。肺为布散津液之脏为脾的运化水液疏通通道。病理:u脾失健运,痰饮贮肺咳嗽、喘息、痰鸣u肺气虚弱,水湿困脾水肿、倦怠、腹胀、便溏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肺与肝:气机升降: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升降协调,气机调畅病理:肝火犯肺咳而上气
31、,咯血气血运行:肝藏血,调节全身之血;肺主气,治理一身之气病理:气滞血淤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肺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呼吸运动:肺主吸气,肾主纳气病理:肾气不足,肺气虚弱:呼多吸少、短促水液代谢:肺主行水,肾主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病理:水肿,风水肿、头面浮肿全身肿,腰痛 水寒射肺:咳、喘、形寒肢冷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肝与脾:饮食物消化:生理:土得木而达:肝主疏泄,排泄胆汁,助脾运化木得土培之:脾主运化,散精于肝,助肝疏泄病理:木旺乘土;土壅木郁血液方面:脾统血,肝藏血病理:脾气虚与
32、肝血虚互相影响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肝与肾 精血同源:精血皆源于水谷,精血可相互滋生、转化。病理:肝肾两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泄藏互用:肝气之疏泄使肾精藏而不闭,肾精封藏制约肝气疏泄不太过。病理:泄藏失司:女子:月经量多、先期而至;男子:梦遗滑精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一节第一节 脏腑脏腑四、脏腑之间的关系脾与肾先后天相互滋生:脾运赖肾阳温煦,肾精靠水谷精气补充病理:脾肾阳虚:形寒肢冷,五更泄脾失健运,肾精失养:发育、生殖障碍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末在肺 病理:脾肾阳虚,水湿不化,下 肠道则泄泻,水湿潴留则水肿,
33、小便不利。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 (二)气的生成u肾中精气 u水谷之气 u自然界之清气 u肺、脾胃、肾等脏腑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 (三)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具体体现在各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之中 u气机调畅 u气机失调 第三章
34、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 (四)气的功能 1.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 2.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 3.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4.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5.5.气化功能气化功能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一、气 (五)气的分类 元气元气宗气宗气 营气营气 卫气卫气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水谷之精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肾精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35、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二、血 (三)血的运行脉管的完整和通畅 血液充盈 脏腑功能协调 邪气的侵犯(四)血的功能u1.濡养作用 u2.化生神气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三、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如泪液、唾液、胃液、肠液、尿液、关节腔液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三、津液(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36、经并行。” 1.津液的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2.津液的输布:脾 、肺 、肾、肝 、三焦 3.津液的排泄: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三、津液(三)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充养血脉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对血作用: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2.血对气的作用 :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 第三章第三章藏藏 象象目 录 页第二节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生气 、津能载气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 、血汗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