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诊四诊:指中医诊察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辨证辨证:指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指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整体观整体观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 运用中医理论运用中医理论 四诊所收集的四诊所收集的 病史病史 症状症状 判断病性判断病性 、正邪盛、正邪盛衰变化衰变化 作出诊断作出诊断 体征体征 病因、病病因、病变部位变部位 辨证过程辨证过程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领。:各种辨证的总纲领。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用于内科杂病,为其他各种辨证:用于内科杂病,为其他各种辨证 的基础。的基础。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用于外感伤寒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用于外感伤寒发
2、生发展过程中表 现出的证候进行归纳和分类的方现出的证候进行归纳和分类的方 法法.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用于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用于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 程中表现出的证侯进行归纳和程中表现出的证侯进行归纳和 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根据:根据温病条辩温病条辩的上、中、下的上、中、下 三焦论述温病的特点,阐述三焦三焦论述温病的特点,阐述三焦 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 化、证侯特点及传变规律。化、证侯特点及传变规律。其方法其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主要方法主要方法 八纲八纲, 八
3、纲辨证八纲辨证: 从类别上从类别上 阴证阴证 从病位上从病位上 表证表证 阳证阳证 里证里证 从病性上从病性上 寒证寒证 从邪正盛衰上从邪正盛衰上 实实证证 热证热证 虚证虚证即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据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根据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 衰等方面情况,归纳为衰等方面情况,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八类基本证侯。证侯。 (一)表证(一)表证 表里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纲领。
4、 表证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病位浅在肌肤之证候。的病位浅在肌肤之证候。特点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 里证里证是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是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 1 1、可由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入脏腑、可由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入脏腑而产生;而产生; 2 2、邪气直接侵入脏腑而发病;、邪气直接侵入脏腑而发病; 3 3、由其他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由其他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生。 临床表现
5、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脏腑的证候为主,:多种多样,以脏腑的证候为主,不恶风寒,脉象不浮。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1 1、表里同病、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时在一个表证和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的,称为表里同病。病人身上出现的,称为表里同病。 2 2、表里转化、表里转化 表证、里证还可以相互表证、里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即所谓转化,即所谓“由表入里由表入里”和和“由里出表由里出表”。(二)里证(二)里证(三)表证和里证的关系(三)表证和里证的关系(一)寒证(一)寒证(二)热证(二)热证 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阴阳偏盛偏衰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的具体表现。 辨
6、寒热辨寒热就是辨阴阳之盛衰。就是辨阴阳之盛衰。 辨别疾病性质的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寒热,是治疗时立法用药的依据之,是治疗时立法用药的依据之一。一。 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活动亢进的证候。(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 * 寒热鉴别表寒热鉴别表 症状症状证证 面色面色 四肢四肢 寒热寒热 口渴口渴 大便大便 小便小便 舌象舌象脉象脉象 寒证寒证苍白苍白清凉清凉怕冷怕冷不渴
7、或热不渴或热饮不多饮不多稀溏稀溏清长清长舌 淡 苔舌 淡 苔白润白润迟迟 热证热证红赤红赤燥热燥热发热发热口渴喜冷口渴喜冷饮饮干结干结短赤短赤舌 红 苔舌 红 苔黄干黄干数数( (四四)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 1、寒热错杂、寒热错杂 寒证与热证有着阴阳盛衰的本质的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寒证与热证有着阴阳盛衰的本质的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疾病危重的阶段还可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疾病危重的阶段还可以出现假象。以出现假象。 上热下寒上热下寒 多症见胸中烦热、频频呕吐、腹痛喜暖多症见胸中烦热、频频呕吐、腹痛喜暖 表寒里热表寒里热 素有内热又感风
8、寒素有内热又感风寒 表热里寒表热里寒 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 上寒下热上寒下热 多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延,兼见尿频尿多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延,兼见尿频尿 急尿痛之症急尿痛之症 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此称之为寒热错杂。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此称之为寒热错杂。2 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 3、寒热真假、寒热真假 临床上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当热证出现,其临床上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当热证出现,其寒证消失,此谓寒证转化为热证。寒证消失,此谓寒证转化为热证。 在疾病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与其反映的在疾病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与其反映的现象是一致的,即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
9、但在疾病的现象是一致的,即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但在疾病的危重阶段,有时会出现危重阶段,有时会出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的证候,即寒的证候,即寒证见热象、热证见寒象。证见热象、热证见寒象。(1)(1)真热假寒真热假寒 (又称阳盛格阴)(又称阳盛格阴) 症见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而症见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而不喜加衣被,脉沉有力,并且可见口渴喜冷饮、咽干不喜加衣被,脉沉有力,并且可见口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这些说明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这些说明内热炽盛是真,而外呈之寒象是假。内热炽盛是真,而外呈之寒象是假。
10、(2)(2)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 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似为热证;但见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似为热证;但见其身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四肢寒冷,口渴而又喜热饮,其身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四肢寒冷,口渴而又喜热饮,饮而不多,脉大但无力,并且又见小便清长、大便稀、饮而不多,脉大但无力,并且又见小便清长、大便稀、舌淡、苔白等寒象。舌淡、苔白等寒象。 此是此是阴寒内盛是真,外呈之热象则阴寒内盛是真,外呈之热象则是假。是假。 (一)虚证(一)虚证 虚证虚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证候。包括包括:血虚证、气
11、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 虚实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实证领。(实证邪气盛邪气盛 虚证虚证正气虚)正气虚) 辨别疾病属虚属实,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祛邪的主要辨别疾病属虚属实,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祛邪的主要依据。依据。(二)实证(二)实证(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 *虚实鉴别表虚实鉴别表 症状症状 证证病程病程体质体质 形形 态态疼痛疼痛 二二 便便 舌象舌象 脉象脉象虚证虚证久病久病虚弱虚弱精神萎靡,精神萎靡,身倦乏力,身倦乏力,气弱懒言气弱懒言隐痛隐痛 拒按拒按小便清长小便清
12、长大便稀溏大便稀溏舌淡舌淡 嫩 ,嫩 ,少苔少苔 细弱细弱实证实证新病新病壮实壮实精神兴奋,精神兴奋,声高气粗声高气粗疼 痛疼 痛拒按拒按小便短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苔 厚苔 厚腻腻 实而实而 有力有力 实证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由于邪气的性质及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因此临床上表现也由于邪气的性质及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因此临床上表现也不一样。不一样。 虚虚实实分属分属 虚虚 证证 实实 证证 气气肺气虚肺气虚: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中气虚中气虚:四肢微冷,腹胀时减,痛而喜按,:四肢微冷,腹胀时减,痛
13、而喜按,不欲食,便溏或泻不欲食,便溏或泻元气虚元气虚:多虚阳上浮,两颧嫩红带白,耳鸣:多虚阳上浮,两颧嫩红带白,耳鸣虚聋,头晕心跳,或两手发战,或气不接续。虚聋,头晕心跳,或两手发战,或气不接续。肺气实肺气实: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胃气实胃气实:中满,嘈杂懊侬,嗳腐吞酸,:中满,嘈杂懊侬,嗳腐吞酸,呕吐呃逆呕吐呃逆肠气实肠气实: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赤白,潮热谵语或下利赤白,潮热谵语肝气实肝气实:头痛目眩:头痛目眩 血血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夜热盗汗,筋惕
14、肉#,甚则手足瘈瘲。,甚则手足瘈瘲。瘀在腠理,则局部青肿疼痛;在经络,瘀在腠理,则局部青肿疼痛;在经络,则身痛筋挛;瘀在上焦,则胸肩膊刺则身痛筋挛;瘀在上焦,则胸肩膊刺痛;在中焦,则脘腹窜痛;在下焦,痛;在中焦,则脘腹窜痛;在下焦,则小腹胀满刺痛。凡瘀血作痛,痛处则小腹胀满刺痛。凡瘀血作痛,痛处不移,或大便色黑不移,或大便色黑 五五 脏脏心虚心虚:心虚多悲:心虚多悲肝虚肝虚:目惶惶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善:目惶惶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善恐恐脾虚脾虚: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肺虚肺虚:少气息微,皮毛不泽:少气息微,皮毛不泽肾虚肾虚:头昏眼花,腰酸痿厥
15、,大便虚秘,小:头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虚秘,小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心实心实:神志失常,喜笑不休:神志失常,喜笑不休肝实肝实:两胁、少腹痛,多怒:两胁、少腹痛,多怒脾实脾实:腹胀满便秘,身肿:腹胀满便秘,身肿肺实肺实:气逆喘咳:气逆喘咳肾实肾实:下焦壅闭,或痛或胀:下焦壅闭,或痛或胀 2、虚实转化、虚实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相争,故在一定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相争,故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四)虚证和实证的关系(四)虚证和实证的关系1、虚实夹杂、虚实夹杂 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此谓虚实
16、夹杂。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此谓虚实夹杂。 (一)阴证与阳证(一)阴证与阳证 阴阳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大之可以用于对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大之可以用于对所出现症状的分析。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它可以概括所出现症状的分析。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它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实属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里、寒、虚属阴。可以说,尽管病证千变万化,但总括起来又不外乎阴证可以说,尽管病证千变万化,但总括起来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和阳证两大类。 阴证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属虚。 阳证阳证是
17、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实。 * *阴证阳证鉴别简表阴证阳证鉴别简表四诊四诊 阴阴 证证 阳阳 证证望望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苔滑润舌质淡而胖嫩,苔滑润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闻闻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吸怯弱,气短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
18、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叫骂问问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小便短赤切切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迟弱无力象沉微细涩迟弱无力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二)亡阴证与亡阳证(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亡阳辨证简表亡阴亡阳辨证简表 证候证候诊断诊断 汗汗 四肢四肢 舌舌 脉脉 象象 其其
19、他他亡阴亡阴汗热,汗热,味咸味咸温和温和红干红干洪实或躁疾,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按之无力肌热,气粗,渴肌热,气粗,渴喜冷饮喜冷饮亡阳亡阳汗冷,汗冷,味淡味淡厥冷厥冷白润白润浮数而空,或浮数而空,或微细欲绝微细欲绝肌冷,气微,不肌冷,气微,不渴,喜热饮渴,喜热饮 亡阴和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亡阴和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危重证候。 亡阴证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 亡阳证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脱的病变和证候。
20、 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后也可以出现亡阴,只不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后也可以出现亡阴,只不过其先后、主次不同而已。过其先后、主次不同而已。 在八纲辨证过程中,每一纲都各有其独特在八纲辨证过程中,每一纲都各有其独特 的内容,但他们之间又互相关联而不能截然分割。表的内容,但他们之间又互相关联而不能截然分割。表里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相联里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相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表里、寒热、虚实是可以相互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表里、寒热、虚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病势趋于寒极和转化的。有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病势趋于寒极和热极的时候,往
21、往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热极的时候,往往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 在运用八纲辨证中,既要掌握八纲其各自不同的在运用八纲辨证中,既要掌握八纲其各自不同的辨证、证候特点,又要注意八纲之间的相兼、转化、夹辨证、证候特点,又要注意八纲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杂、真假。 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中医以及正
22、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小肠病有小肠实热、小肠虚寒等,小肠实小肠病有小肠实热、小肠虚寒等,小肠实热是因心火下移,致肠内积热所致;小肠虚寒多由脾热是因心火下移,致肠内积热所致;小肠虚寒多由脾阳受损而累。阳受损而累。 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实证多为火、热、痰、瘀等邪气的侵犯而致。实证多为火、热、痰、瘀等邪气的侵犯而致。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一)心气虚、心阳虚(一)心气虚、心阳虚 临床诊断本证临床诊断本证: * *心气
23、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表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表 证证 候候 相同点相同点 不不 同同 点点 心气虚心气虚 心悸怔忡,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胸闷气短,活动后加活动后加重,自汗重,自汗面色淡白或面色淡白或日日光光白,舌淡苔白,脉虚白,舌淡苔白,脉虚 心阳虚心阳虚畏寒肢冷,心痛,面色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畏寒肢冷,心痛,面色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脉微细心阳暴脱心阳暴脱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微细欲绝)微细欲绝) 心气虚及心阳
24、虚证,是指心气不足,心之阳气虚衰心气虚及心阳虚证,是指心气不足,心之阳气虚衰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若其见心之常见症状,又兼见气虚证的共见症者,若其见心之常见症状,又兼见气虚证的共见症者,此为此为心气虚证心气虚证。 若其见心之常见症状,又兼见阳虚证之共见症者,若其见心之常见症状,又兼见阳虚证之共见症者,此为此为心阳虚证心阳虚证。 (二)心血虚、心阴虚(二)心血虚、心阴虚 临床诊断本证:临床诊断本证: (三)心火炽盛(三)心火炽盛 心血虚证心血虚证,是由于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出现的证,是由于心血亏虚,心失濡养所出现的证候。候。 心血虚证心血虚证:以心的常见症状,又兼见血虚证之见证。
25、:以心的常见症状,又兼见血虚证之见证。 心阴虚证心阴虚证:以心的常见症状,又兼见阴虚证之见证。:以心的常见症状,又兼见阴虚证之见证。 心火炽盛证心火炽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本证常因七情郁久化火,或六淫内郁化火所致。心本证常因七情郁久化火,或六淫内郁化火所致。心火炽盛,内扰心神,轻者为心胸烦热,失眠;重者见狂火炽盛,内扰心神,轻者为心胸烦热,失眠;重者见狂躁,谵语。躁,谵语。 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表现出来的证候。 本证多继发于心气虚或心阳虚而来。阳气本证多继发于心气虚或心阳
26、虚而来。阳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使瘀血内阻或痰浊停聚,而致心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使瘀血内阻或痰浊停聚,而致心脉痹阻,常因为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凉或过食肥甘、脉痹阻,常因为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凉或过食肥甘、饮酒而诱发或加重。饮酒而诱发或加重。 心阳不振心阳不振,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脉痹,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脉痹阻,故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有刺痛。阻,故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有刺痛。 心阳暴绝心阳暴绝,血脉凝滞不通,故心暴痛,血脉凝滞不通,故心暴痛,见口唇青紫,甚则神昏,脉微欲绝。见口唇青紫,甚则神昏,脉微欲绝。(四)心血瘀阻(四)心血瘀阻(五)痰火扰心(五)痰火扰心 ( (六六) )痰迷心窍
27、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证痰迷心窍证,是指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痰浊蒙,是指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痰浊蒙闭心神所致的证候。闭心神所致的证候。 本证多因外感热病或其它疾病恶化所致,或七情所本证多因外感热病或其它疾病恶化所致,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阻闭于心神所致。伤,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阻闭于心神所致。 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是指火热、痰浊之邪,侵扰心神所表现是指火热、痰浊之邪,侵扰心神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出来的证候。 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机不舒,郁而化火,灼津成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机不舒,郁而化火,灼津成痰,内扰心神所致。痰,内扰心神所致。 外感热病是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其辨证要点;
28、外感热病是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其辨证要点; 内伤杂病中,轻者见失眠心烦,重者以神志狂乱为内伤杂病中,轻者见失眠心烦,重者以神志狂乱为其辨证要点。其辨证要点。(七)小肠实热(七)小肠实热(八)小肠虚寒(八)小肠虚寒 小肠实热证小肠实热证,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出来的证候。 本证多由于心热之邪,下移小肠所致。心与小肠相表本证多由于心热之邪,下移小肠所致。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泌别清浊,今心移热于小肠,影响其分清别浊里,小肠主泌别清浊,今心移热于小肠,影响其分清别浊的功能。的功能。 小肠虚寒证小肠虚寒证,是指脾阳受损,累及小肠,致使小肠
29、阳,是指脾阳受损,累及小肠,致使小肠阳虚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虚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损伤脾阳累及于小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损伤脾阳累及于小肠,致使小肠阳气亏虚所致。肠,致使小肠阳气亏虚所致。 肺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多见于气虚和阴肺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多见于气虚和阴虚;实证则由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虚;实证则由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所致。 大肠病变常见于饮食不节,或热病后津液耗亏所致,大肠病变常见于饮食不节,或热病后津液耗亏所致,常见有大肠实热、大肠液亏和大肠热结证。常见有大肠实热、大肠液亏和大肠热结证。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30、。(一)肺气虚一)肺气虚 (二)肺阴虚(二)肺阴虚(三)风寒束肺(三)风寒束肺 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本证多因久咳、久喘,或禀赋不足,或由它脏变化影本证多因久咳、久喘,或禀赋不足,或由它脏变化影响及肺,致使肺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所致。响及肺,致使肺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所致。 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出来的,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因久咳伤阴或痨虫袭肺,邪热恋肺耗伤肺阴本证多因久咳伤阴或痨虫袭肺,邪热恋肺耗伤肺阴所致。所致。 风寒束肺证风寒束肺证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是指感
31、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证候。 本证是由外感风寒,肺卫失宣所致。本证是由外感风寒,肺卫失宣所致。(四)风热犯肺(四)风热犯肺 (五)燥热犯肺(五)燥热犯肺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的,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是由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宣降之本证是由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宣降之功所致。功所致。 燥热犯肺证燥热犯肺证,是指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来的证,是指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候。 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津亏液少,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津亏液少,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所致。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所致。(六)痰
32、热壅肺(六)痰热壅肺(七)痰湿阻肺(七)痰湿阻肺 痰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出的实,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出的实热证候。热证候。 本证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热邪壅肺,煎熬津本证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热邪壅肺,煎熬津液成痰,痰热郁阻,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液成痰,痰热郁阻,肺气不利,宣降失常。 痰湿阻肺证痰湿阻肺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出的证候。,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因久咳伤肺,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成为痰本证多因久咳伤肺,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成为痰湿;或由脾虚生湿,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泽于湿;或由脾虚生湿,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泽于
33、肺;或感受寒邪,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为痰湿所致。肺;或感受寒邪,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为痰湿所致。* *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热犯肺、痰湿阻肺五证鉴别表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热犯肺、痰湿阻肺五证鉴别表 证证 候候 性质性质 主主 症症 兼兼 症症 舌舌 苔苔脉脉 象象 风寒束肺风寒束肺实证实证咳嗽痰液稀咳嗽痰液稀白白鼻塞流清涕,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恶寒发热无汗苔白苔白浮紧浮紧 痰湿阻肺痰湿阻肺外感急性发作属实,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标慢性发作为本虚标实证实证咳嗽痰多质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粘,色白易吐吐胸闷,甚则气胸闷,甚则气喘痰鸣喘痰鸣 舌 淡 苔 白舌 淡 苔
34、 白腻腻滑滑 证证 候候发病季节发病季节 主主 症症 兼兼 症症 舌舌 苔苔脉脉 象象风热犯肺风热犯肺冬春多见冬春多见咳嗽痰稠色黄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热恶风,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舌尖红苔薄黄黄浮数浮数痰热壅肺痰热壅肺冬春多见冬春多见咳嗽气喘痰黄高咳嗽气喘痰黄高热热口渴烦热不安,甚口渴烦热不安,甚则鼻翼煽动,咯血则鼻翼煽动,咯血胸痛,咳吐脓血腥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臭痰舌红苔黄舌红苔黄滑数滑数燥邪犯肺燥邪犯肺秋季多见秋季多见干咳痰少质粘,干咳痰少质粘,唇、舌、咽、鼻唇、舌、咽、鼻干燥欠润干燥欠润恶寒发热恶寒发热舌红苔白或舌红苔白或薄黄薄黄数数(八)大肠湿热(八
35、)大肠湿热 (九)大肠液亏(九)大肠液亏 (十)大肠结热(十)大肠结热 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湿热蕴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证候。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暑湿热毒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暑湿热毒侵犯肠胃所致。侵犯肠胃所致。 大肠液亏证大肠液亏证,是指大肠津亏液少所表现出来的证,是指大肠津亏液少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候。 本证多由于热病后,或汗吐下后,肠道无津以润,本证多由于热病后,或汗吐下后,肠道无津以润,以致粪便在肠道中涩滞难下。以致粪便在肠道中涩滞难下。 大肠结热证大肠结热证,是指邪热结于大肠所表现出的实热证,是指邪热结于大肠所
36、表现出的实热证候。候。 本证多由于邪热炽盛于胃,胃肠热结里实,大便传本证多由于邪热炽盛于胃,胃肠热结里实,大便传导难行。导难行。 * *大肠三证鉴别表大肠三证鉴别表 证证 候候 主主 症症 兼兼 症症 舌舌 苔苔 脉脉 象象大肠湿热大肠湿热下 利 粘 冻下 利 粘 冻或 黄 色 稀或 黄 色 稀水水腹痛,里急后重,肛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或有寒热短赤,或有寒热舌红苔黄舌红苔黄腻腻濡 数 或濡 数 或滑数滑数大肠液亏大肠液亏大 便 干 结大 便 干 结难 解 , 数难 解 , 数日一行日一行口干咽燥,口臭,头口干咽燥,口臭,头晕晕舌红少津舌红少津细涩细涩肠虚
37、滑泻肠虚滑泻便 泄 无 度便 泄 无 度或 失 禁 脱或 失 禁 脱肛肛腹痛隐隐,喜热喜按腹痛隐隐,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舌淡苔白滑滑沉弱沉弱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脾病多虚证脾病多虚证,以脾阳虚衰,运化失调,水,以脾阳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及气虚下陷为常见。湿痰饮内生及气虚下陷为常见。 胃病多实证胃病多实证,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上逆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 脾与胃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
38、,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后天之本。 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出,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出现的证候。现的证候。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饮食失调,或过度劳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饮食失调,或过度劳倦,或其它疾病影响,损伤脾气所致。倦,或其它疾病影响,损伤脾气所致。 (一)脾气虚(一)脾气虚(二)脾阳虚(二)脾阳虚 脾阳虚证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出的,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因脾气虚日久,损伤脾阳所致;或因过食本证多因脾气虚日久,损伤脾阳所致;或因过食生冷、过用寒凉药物;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生冷、过用寒凉药物;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
39、三)脾气下陷(三)脾气下陷 (四)脾不统血(四)脾不统血 脾气下陷证脾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虚弱,升举功能失常所表现,是指脾气虚弱,升举功能失常所表现出的证候。出的证候。 本证多由久病虚损,劳倦伤脾或脾气不升及脾气虚本证多由久病虚损,劳倦伤脾或脾气不升及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脾气虚则升举无力。进一步发展而来,脾气虚则升举无力。 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出的,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由久病脾气虚弱所致,脾气虚失于统摄,血本证多由久病脾气虚弱所致,脾气虚失于统摄,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液不能循经而行。 * *脾病虚证鉴别表脾病虚证鉴别表 证证 候候 相
40、同症相同症 不不 同同 症症舌苔舌苔脉象脉象脾气虚脾气虚腹胀纳少,腹胀纳少,食后尤甚,食后尤甚,便溏肢倦,便溏肢倦,食少懒言,食少懒言,面色萎黄面色萎黄或浮肿,或消瘦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舌淡苔白白缓弱缓弱脾阳虚脾阳虚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下清稀舌淡胖舌淡胖苔白滑苔白滑沉 迟沉 迟无力无力脾气下陷脾气下陷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坠痛,或久痢脱肛,或子门坠痛,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舌淡苔舌淡苔白白弱弱脾不统血脾不统血便血,尿血,肌衄,鼻衄,便血,尿血,
41、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漏等舌淡苔舌淡苔白白细弱细弱(五)寒湿困脾(五)寒湿困脾 (六)脾胃湿热(六)脾胃湿热 (七)胃阴虚(七)胃阴虚 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表现出的,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因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或居处潮湿,本证多因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或居处潮湿,或内湿素盛所致。或内湿素盛所致。 脾胃湿热证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湿热蕴结脾胃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酒本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成湿热,内蕴脾
42、胃所致。酪,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胃阴虚证胃阴虚证,是指胃阴亏虚,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是指胃阴亏虚,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候。 本证多因湿热病后,热盛伤津所致。本证多因湿热病后,热盛伤津所致。(八)胃火炽盛(八)胃火炽盛 (九)食滞胃脘(九)食滞胃脘 (十)胃阳虚(十)胃阳虚 胃火炽盛证胃火炽盛证,是指胃中火热炽热所表现的证候。,是指胃中火热炽热所表现的证候。 本证多由于平素过食辛辣,化热生火或邪热犯胃,本证多由于平素过食辛辣,化热生火或邪热犯胃,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 食滞胃脘证食滞胃脘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脘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食物停滞胃脘所表现出的证候
43、。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虚,食滞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虚,食滞于胃脘,阻滞气机所致。于胃脘,阻滞气机所致。 胃阳虚证胃阳虚证,是指胃中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胃中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是由胃气虚证发展而致。本证是由胃气虚证发展而致。(十一)胃腑气滞(十一)胃腑气滞 * *胃病寒热虚实鉴别表胃病寒热虚实鉴别表证证 候候疼痛性质疼痛性质 呕吐呕吐口味与口渴口味与口渴 大便大便 舌舌 象象脉象脉象胃寒胃寒 冷痛冷痛 清水清水 口淡不渴口淡不渴 便溏便溏舌淡苔白舌淡苔白滑滑沉迟沉迟胃热胃热 灼痛灼痛 吞酸吞酸 渴喜冷饮渴喜冷饮 秘结秘结舌红苔黄舌红苔黄滑数滑
44、数胃阴虚胃阴虚 隐痛隐痛 干干呕呕 口咽干燥口咽干燥 干结干结舌红苔少舌红苔少细数细数食滞胃脘食滞胃脘 胀痛胀痛 酸腐酸腐 食物食物 口中腐臭口中腐臭 酸臭酸臭苔厚腻苔厚腻滑滑 胃腑气滞亦称肝气犯胃证胃腑气滞亦称肝气犯胃证,是指木郁伐土,不利于胃之和降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由肝郁气滞致胃腑气滞,不得散越。 肝的病证有虚有实。肝的病证有虚有实。 虚证虚证多见肝阴、肝血不足;多见肝阴、肝血不足; 实证实证多见气郁火盛及寒滞肝脉、肝胆湿热,多见气郁火盛及寒滞肝脉、肝胆湿热,甚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多为虚实夹杂之证。甚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肝与胆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一)肝
45、气郁结(一)肝气郁结 (二)肝火上炎(二)肝火上炎 (三)肝血虚(三)肝血虚 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的疏泄失常所致。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的疏泄失常所致。 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肥腻烟酒,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肥腻烟酒,或因外感火热之邪所致。或因外感火热之邪所致。 肝血虚证肝血虚证是指肝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所表现出的是指肝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本证多因生血不足
46、或失血过多所致。本证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所致。(四)肝阴虚(四)肝阴虚 (五)肝阳上亢(五)肝阳上亢 肝阴虚证肝阴虚证是指肝阴不足,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肝阴不足,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阴液所致。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阴液所致。 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由素体阳旺或七情内伤所致。本证多由素体阳旺或七情内伤所致。 *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鉴别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鉴别表
47、表 证证 候候 性质性质 症症 状状舌象舌象脉象脉象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实证实证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易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易怒,妇女月经不调等。怒,妇女月经不调等。薄白薄白弦弦肝火上炎肝火上炎热证热证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燥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口干,急燥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或耳内肿痛流脓,或吐血衄便秘尿黄,或耳内肿痛流脓,或吐血衄血血舌 红舌 红苔黄苔黄弦数弦数肝阴不足肝阴不足虚证虚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干燥,或手足蠕烦热,潮热盗汗
48、,口渴干燥,或手足蠕动动舌 红舌 红少津少津弦 细弦 细数数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本虚本虚标实标实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燥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轻头重足轻舌红舌红弦 而弦 而有力有力(六)肝风内动(六)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所是指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表现出来的证候。1 1、肝阳化风、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出的风动证候。是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出的风动证候。 本证多由肝胆上亢发展而致。本证多由肝胆上亢发展而致。
49、2 2、热极生风、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证热极生风证是指热邪亢盛引起的抽搐动风的证候。是指热邪亢盛引起的抽搐动风的证候。 本证多因外感温热袭人,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经本证多因外感温热袭人,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经脉失养而动风。脉失养而动风。 证候证候性质性质 主主 症症 兼兼 症症 舌苔舌苔 脉象脉象肝阳化风肝阳化风上实下上实下虚证虚证眩晕欲仆,头摇肢颤,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或猝然倒地,不省人事,或猝然倒地,不省人事,偏瘫偏瘫头痛项强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步履不正舌红苔舌红苔 白白或腻或腻弦 而弦 而有力有力热极生风热极生风热证热证手足抽搐,颈项
50、强直,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牙关紧闭高热神昏高热神昏躁热如狂躁热如狂舌红绛舌红绛弦 数弦 数有力有力血虚生风血虚生风虚证虚证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木眩晕耳鸣眩晕耳鸣面白无华面白无华爪甲不荣爪甲不荣舌淡苔舌淡苔白白细细3 3、血虚生风、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证血虚生风证是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出的证候。是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出的证候。 本证多由急、慢性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致的。本证多由急、慢性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致的。 *肝风三证鉴别表肝风三证鉴别表(七)肝胆湿热(七)肝胆湿热 (八)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