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2433761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文言文对比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桃花源记VS杨氏入山【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

2、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3)屋舍俨然:(4)老人引杨氏入山: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蚕/请以军礼见C、杨氏谢而从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忧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

3、,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离开桃花源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桃花源记VS雪窦游志【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

4、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注:涩:不通畅。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便要还家:(2)阡陌交通:(3)曳舟不得进:(4)遂缘小溪: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樵童牧竖相征逐。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桃花源记VS礼记檀

5、弓下【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悉如外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子之哭也:何为不去也?2、用现代

6、汉语翻译下面各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吾子又死焉。3、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桃花源记VS孔子过泰山侧【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

7、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2、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C.渔人甚异之/忽啼求之,父异焉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4、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B甲文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

8、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C乙文段中妇人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是因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D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桃花源记VS秦时妇人【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

9、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释】客僧:外来和尚。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权:

10、权且,暂且。法朗:和尚法号。赍:携带。宁:难道。形骸:形体。事:侍奉,供奉。摈落:剃光头。自:本是。弊:压迫。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 逃窜至此。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便要还家: (2)无论魏晋:(3)并衣草叶: (4)僧具言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汝乃何人B寻病终/遂寻洞入C皆出酒食/初食草根D悉如外人/悉逐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相顾笑曰:“语甚有理。”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

11、2)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附:参考答案桃花源记VS杨氏入山1、(1)惊异,诧议。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2)尽(3)整齐的样子 (4)带领2、(A)3、(1)香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2)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5、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桃花源记VS雪窦游志1、(1)要通“邀”,邀请(2)交错相通(3)牵、拉(4)于是,就2、(1)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

12、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2)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3、(C)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5、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桃花源记VS礼记檀弓下1、全,都邀请 你离开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3、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桃花源记VS孔子过泰山侧1

13、、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2、(C)3、(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2)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4、(D)桃花源记VS秦时妇人1、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2、(1)通“邀”,邀请。(2)不要说,更不必说。(3)穿(衣)(4)详细3、(D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人说啊。”(2)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他的话很有道理。”5、(1)前者是“避秦时乱”,后者是“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2)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里面住着一群为避难而来的人;无意间被外人发现;结果是再寻而不得,极为神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