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19世纪的德国教育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学前和初等教育(一)学前和初等教育 1802年,利佩年,利佩-德摩尔特创建了接收德摩尔特创建了接收2-4岁儿童的岁儿童的学塾。学塾。1891年,瓦德蔡克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年,瓦德蔡克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所。所。1840年福禄倍尔幼儿园成立,标志着世界上年福禄倍尔幼儿园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763年,普鲁士曾颁布年,普鲁士曾颁布普通学校规程普通学校规程,强迫,强迫5-13岁或岁或14岁的儿童入学。这时的教育内容主要岁的儿童入学。这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是4R,即读、写、算
2、和宗教。,即读、写、算和宗教。 进入进入19世纪以后,德国初等教育发展的速世纪以后,德国初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加快了。一些公国进一步颁布度加快了。一些公国进一步颁布初等义初等义务教育法务教育法。 (二)中等教育(二)中等教育 1.文科中学文科中学 这类学校注重古典文科知识学习,以城市贵族、这类学校注重古典文科知识学习,以城市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为教育对象,主要是为了培养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为教育对象,主要是为了培养上层官吏和各种专门人才。上层官吏和各种专门人才。 19世纪改革世纪改革首先,把以前文科中学、高级女子中学、学院、拉丁首先,把以前文科中学、高级女子中学、学院、拉丁学校、学校、阿卡德米学校等
3、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阿卡德米学校等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或充任国家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或充任国家官吏。官吏。其次,规定教师资格。其次,规定教师资格。 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 2.实科中学实科中学 到到18世纪,德国已经有少量的适应现代生世纪,德国已经有少量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实科中学,到活的实科中学,到19世纪,实科中学得到世纪,实科中学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迅速发展,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机构。 实科中学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实科中学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实科中
4、学的毕业生最初不具备升大学识,实科中学的毕业生最初不具备升大学的资格,直到的资格,直到1870年才获得这一权利。年才获得这一权利。(三)高等教育(三)高等教育 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建年柏林大学的创建洪堡洪堡 首先,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提出了学术首先,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聘请既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又有教学技能其次,聘请既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又有教学技能的教授。费希特被选为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的教授。费希特被选为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 再次,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认再次,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
5、学生的研究能力,认为大学的职能是探索真理、创造知识。为大学的职能是探索真理、创造知识。 降低神学的地位,将哲学提高到与法学、医学同降低神学的地位,将哲学提高到与法学、医学同等的地位等的地位 柏林大学成为近代大学之母柏林大学成为近代大学之母洪堡洪堡的教育改革的教育改革 洪堡于洪堡于18101810年主持建立的柏林大学年主持建立的柏林大学以及形成的大学精神,以及形成的大学精神,至今仍然引领者世界大学发展的方向。至今仍然引领者世界大学发展的方向。 洪堡在洪堡在1809-18111809-1811年年担任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管期间,实担任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管期间,实行了教育改革,史称行了教育改革,史称“
6、洪堡教育改革洪堡教育改革”。 在在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方面,洪堡注重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方面,洪堡注重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促进师范教育发展的发展,初步建立小学师资的培训,促进师范教育发展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了师范教育体系。 在在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方面,洪堡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削减了古典学科,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并由国削减了古典学科,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并由国家进行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家进行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 在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洪堡重视方面,洪堡重
7、视创建新型大学创建新型大学,主张把大学,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18101810年,他在任期间创建的柏林大学年,他在任期间创建的柏林大学提倡学习和教学自提倡学习和教学自由由,建立,建立讲座教授制度和习明纳制度讲座教授制度和习明纳制度,强调科学研究强调科学研究,从而一举从而一举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二、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二、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一)第斯多惠的生平简介(一)第斯多惠的生平简介(二)第斯多惠的教育著作(二)第斯多惠的教育著作(三)第斯多惠的(三)第斯多惠的“全人类教育全人类教育”思想思想(四)第斯多惠的教学论(四)第
8、斯多惠的教学论(五)第斯多惠的教师教育思想(五)第斯多惠的教师教育思想(六)评价(六)评价 第斯多惠第斯多惠Diesterweg Friedrich Diesterweg Friedrich AdolfWilhelm AdolfWilhelm (1790179018661866) 德国教育德国教育家。家。18081808年文科中学毕业后,先后进黑博年文科中学毕业后,先后进黑博恩大学、蒂宾根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历恩大学、蒂宾根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历史学。史学。18111811年大学毕业,不久获博士学位。年大学毕业,不久获博士学位。18131813年起在法兰克福市模范中学任教年起在法兰克福市模范中
9、学任教5 5年。年。 1820 182018471847年,先后担任梅尔斯师范学校年,先后担任梅尔斯师范学校和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和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使这两所学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使这两所学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18481848年担任年担任全德教师联合会主席。全德教师联合会主席。(二)第斯多惠的教育著作(二)第斯多惠的教育著作 18351835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这是其,这是其关于教育的代表作。其中第一篇总论部分为他的关于教育的代表作。其中第一篇总论部分为他的手笔;第二
10、篇专论部分则是合著(中学和师范学手笔;第二篇专论部分则是合著(中学和师范学校教师)的手笔,系有关各科教学法性质的论文。校教师)的手笔,系有关各科教学法性质的论文。 18361836年,年,文明的切身问题文明的切身问题,抨击社会的不,抨击社会的不平等,主张使所有劳动者平等,主张使所有劳动者“直到最后一个短工直到最后一个短工”组成各种互助团体。组成各种互助团体。 18571857年,第斯多惠写了年,第斯多惠写了教育的理想和可能性教育的理想和可能性,总结了自己多年来为捍卫新教育原则而进行的工总结了自己多年来为捍卫新教育原则而进行的工作。作。(三)第斯多惠的(三)第斯多惠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思想思想
11、 第斯多惠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出发,第斯多惠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出发,坚决反对把教育当成奴役人民的工具,反坚决反对把教育当成奴役人民的工具,反对当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狭隘民族主义对当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教育,就提出了和沙文主义教育,就提出了“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思想。的思想。 全人教育遵循三条原则全人教育遵循三条原则进行:进行: 第一,第一,自动性原则自动性原则。第斯多惠认为,人生来具有。第斯多惠认为,人生来具有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人的天人的天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性,它是个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
12、性,它是个人发展和教育活动的主观条件人发展和教育活动的主观条件。 但是,自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内容空洞,人可但是,自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内容空洞,人可以自动地趋向于善,也可以自动地趋向于恶。教以自动地趋向于善,也可以自动地趋向于恶。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使育的目的是使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使人的自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真善美的生活便是人人的自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真善美的生活便是人发展的客观条件。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全人,发展的客观条件。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全人,必须将自动性和真善美结合起来。必须将自动性和真善美结合起来。 第二,第二,自然适应性自然适应性原则原则。所谓自然,
13、即指。所谓自然,即指人的天性。人的天性。适应自然,就是要遵循儿童身适应自然,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学要合乎儿童的年,教学要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第三,第三,文化适应性文化适应性原则原则。要求。要求教育要注意教育要注意现代社会文化,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文化,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第斯多惠指出,对。第斯多惠指出,对自然和文化的适应必须协调一致,当两者自然和文化的适应必须协调一致,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文化适应性原则应服从自然发生冲突时,文化适应性原则应服从自然适应性原则。二者越一致,生活就越美好。
14、适应性原则。二者越一致,生活就越美好。全人类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意义:全人类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第一,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要求培养一般的人,即充满人道和博爱、为全人要求培养一般的人,即充满人道和博爱、为全人类而忘我牺牲的人,而不是培养当时政府所追求类而忘我牺牲的人,而不是培养当时政府所追求的所谓的所谓“真正的普鲁士人真正的普鲁士人”。 第二,第二,“全人全人”是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第斯多是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第斯多惠继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之后又提出了人的体力和惠继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之后又提出了人的体力和精神力量和谐发展的思想。精神力量和谐
15、发展的思想。 第三,第三, 全人教育全人教育 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能自由思考的、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培养学生能自由思考的、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四)第斯多惠的教学论(四)第斯多惠的教学论一一. .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天资、教育、自由自主)二二. .教学论教学论 (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教学原则)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1.1.天资天资( (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 第斯多惠认为,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第斯多惠认为,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是一个人本身能
16、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A A 每一个新生儿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每一个新生儿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B B 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智力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智力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C C 人的天资是随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人的天资是随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D D 教师不能过早或者过晚激发天资教师不能过早或者过晚激发天资2.2.教育教育(变可能为现实)(变可能为现实) 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 (教育、教育、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是互相联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是互相联系的系的A A
17、激发必须以天资为基础激发必须以天资为基础B B 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止不前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止不前3.3.自由自主自由自主 第斯多惠说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者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者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从外部只能受到激发。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从外部只能受到激发。”A.A.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B.B.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均须注重个人自由自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均须注重个人自由自主的发挥,必须注意个人自主学习的进行。主的发挥,必须注意个人自
18、主学习的进行。教学论教学论 1.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 形式教学形式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实质教学实质教学:教师教学生熟悉某种教材,教会学生:教师教学生熟悉某种教材,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或者一种技能,是学生提高对教材的理一种知识或者一种技能,是学生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解能力。 两者教育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两者教育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智力的发识必须依靠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血液。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血液。2.2.教学原则教
19、学原则 A.A.遵循自然原则遵循自然原则 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和儿童的天性,是对教师的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和儿童的天性,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一切本要求,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 B.B.遵循文化原则遵循文化原则 人的时空性、民族性,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在一人的时空性、民族性,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教师在制定一切教育方案时必定的文化氛围中,教师在制定一切教育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的民族性。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的民族性。 C.C.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连续性
20、与彻底性原则 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且具有不平衡性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且具有不平衡性的过程,第斯多惠认为,所以教学必须遵循持续的过程,第斯多惠认为,所以教学必须遵循持续性原则,且教师必须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入与年性原则,且教师必须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入与年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以便达到发展学生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以便达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的本质。的主动性,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的本质。 D.D.直观教学原则直观教学原则 第斯多惠认为,人的智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形成第斯多惠认为,人的智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形成都是是从观察与感觉外部世界开始的,教学必须都是是从观察与感
21、觉外部世界开始的,教学必须贯彻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贯彻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象的原则。 E.E.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第斯多惠所提出的这一原则,包括四条各不相同第斯多惠所提出的这一原则,包括四条各不相同又彼此相联的教学规则,即又彼此相联的教学规则,即“由近及远,由简到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他强调指出;。他强调指出;“不要过早教任何东西不要过早教任何东西”,而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而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知识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水平和知识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F.F.启发式原则启发式原则 第斯多
22、惠指出: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引起学生,引起学生 高高尚的、自由的或纯洁的兴趣尚的、自由的或纯洁的兴趣 ,即具有启发性。,即具有启发性。 第斯多惠(第斯多惠(1790179018661866)是)是19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德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德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民主主义教育家,被称为称为“德国普通教育德国普通教育之父之父”、“德国教师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师”。(五)教师教育思想(五)教师教育思想 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提出对教师的要求, ,强调强调教育别人首先教育教育别人首先教育好自
23、己好自己;首先首先要注重思想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要注重思想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平。 其次其次注重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注重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应是本行的专家,完善地掌握教材,教师应是本行的专家,完善地掌握教材,能按照学生的需要来选择教材并详细地分析能按照学生的需要来选择教材并详细地分析教材,而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熟练的助手。教材,而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熟练的助手。” ” 1.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 第斯多惠指出:第斯多惠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须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
24、对教师工作的心驰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事业的热爱上。神往,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事业的热爱上。”2.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第斯多惠认为,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教师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主动性主动性”,“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主动性逐渐加强,摆脱自然天性,而成为一个的主动性逐渐加强,摆脱自然天性,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人”。 他批评他批评“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劣的行径”。他还明确指出,教师
25、也不应像奴隶。他还明确指出,教师也不应像奴隶那样服从权威,而要为自由、独立而教育别人。那样服从权威,而要为自由、独立而教育别人。3.3.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 第斯多惠说: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 他认为兴趣会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对真、善、美发他认为兴趣会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对真、善、美发生乐趣,并心甘情愿地追求。他强调生乐趣,并心甘情愿地追求。他强调“教师先不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应当启发学生自己
26、去寻求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求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建筑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建筑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制造砖瓦,并要和学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制造砖瓦,并要和学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 ” 4.4.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要履行神圣的职责,必须不断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要履行神圣的职责,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他说:加强自身修养。他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
27、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育别人。” “一个好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一个好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人人”。再次要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他认。再次要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他认为为“教师本人如果没有主见,遇事左右摇摆,感教师本人如果没有主见,遇事左右摇摆,感情空虚,意志薄弱,这怎么能把学生的迟钝培养情空虚,意志薄弱,这怎么能把学生的迟钝培养成敏捷,把笨拙培养成灵巧呢?成敏捷,把笨拙培养成灵巧呢? ” ” 5.5.在知识结构方面在知识结构方面 第斯多惠强调教师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第斯
28、多惠强调教师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要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进修和专业知识水平,要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进修的学习材料。的学习材料。 6.6.在实际能力方面在实际能力方面 第斯多惠认为第斯多惠认为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使教师可以使教师“在孩子在孩子当中天天有机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富有教学意义当中天天有机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富有教学意义的现象,这样读起教育方面的文章来才能事半功的现象,这样读起教育方面的文章来才能事半功倍,受益匪浅倍,受益匪浅”。 就就思考能力思考能力来说,他认为每个教师都要善于独立来说,他认为每个教师都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要思考,不要“靠别人为自己去思考和研究问题
29、靠别人为自己去思考和研究问题”。 就就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来说,他要求教师善于明辨是非,永来说,他要求教师善于明辨是非,永远站在社会进步的方面,远站在社会进步的方面,“在追求真、善、美的在追求真、善、美的征途上,不要气馁,不要心灰意懒征途上,不要气馁,不要心灰意懒”。 7.7.在特殊能力方面在特殊能力方面 教师首先应具有教师首先应具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凡是会凡是会想不会表达,主要是思想不清想不会表达,主要是思想不清”,“说话简洁的说话简洁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其次要有其次要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学能力,教学,教学“不是传授艺术,不是传授艺术,课堂教学艺
30、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学生只学生只要有了这种活跃的情感,教师就不必额外督促学要有了这种活跃的情感,教师就不必额外督促学生好好学习生好好学习”。为此,第斯多惠提出为此,第斯多惠提出教学要变换花样教学要变换花样,“花样翻新是花样翻新是生活的调剂生活的调剂”;教师;教师要活泼要活泼,要,要“兴致勃勃地(而不兴致勃勃地(而不是矫揉造作地)和儿童打交道是矫揉造作地)和儿童打交道”;要;要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挥个性,“教师的人格会给教师带来威望、权力、影响和力教师的人格会给教师带来威望、权力、影响和力量量”。 他还认为教师要有他还认为教师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高超的管理能力,“
31、谁善于教谁善于教学,谁就必然善于管理纪律,谁教学好,谁就管学,谁就必然善于管理纪律,谁教学好,谁就管理有方理有方” 第斯多惠的名言第斯多惠的名言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 哪怕你用天使般的语言说话,拥有一切的聪明和哪怕你用天使般的语言说话,拥有一切的聪明和知识,如果你不努力进修,即按照我们的定义,知识,如果你不努力进修,即按照我们的定义,不努力为真和善服务的越来越自由的活动,那末不努力为真和善服务
32、的越来越自由的活动,那末你就始终是一种鸣锣和响钹,但决不会属于能你就始终是一种鸣锣和响钹,但决不会属于能“推动人类前进推动人类前进”的人们的行列。的人们的行列。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和鼓舞。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现真理。 第二节第二节 19世纪的法国教育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拿破仑时代的教育改革(一)拿破仑时代的教育改革1806年创办帝国大学年创办帝国大学(Universite imperiale):并):并不单纯指一所大学,而是全国所有教育管理机构、
33、学不单纯指一所大学,而是全国所有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设施以及所有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的总称。校设施以及所有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的总称。 帝国大学的总监是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领,由皇帝亲帝国大学的总监是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领,由皇帝亲自任命。自任命。1808年划分全国为年划分全国为27个个“大学区大学区”。大学区设学区总。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长和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公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认可。国家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
34、认可。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成了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成了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要特点。 (二)有影响的教育法案(二)有影响的教育法案 1、基佐法案基佐法案(1833) 18331833年年6 6月月,法国历史学家、时任教育部长基佐提,法国历史学家、时任教育部长基佐提出了出了一项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示范教育的法案,一项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示范教育的法案,即即基佐法案基佐法案。 基佐法案规定,基佐法案规定,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
35、高等小学,公共教育经费由中公共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央和地方分担,即地方征收特别税作为教育经费,即地方征收特别税作为教育经费,如果地方税款不足,可由国家补给;如果地方税款不足,可由国家补给;教师资格的教师资格的确立权由国家掌握确立权由国家掌握。 基佐法案基佐法案扩大了地方在管理教育上的部分自扩大了地方在管理教育上的部分自主权,但中央集权式的性质未变。主权,但中央集权式的性质未变。 2.2.费里法案费里法案 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全面推进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成为法年代,全面推进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成为法国政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项教育改革主要由当国政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项教育改革主要由当时的
36、教育部长费里主持开展。时的教育部长费里主持开展。 他于他于18811881和和18821882年分别提出两项教育法令,史称年分别提出两项教育法令,史称费里法案费里法案。 根据该法案,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费,师范学根据该法案,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费,师范学校免收学费和膳宿费;对校免收学费和膳宿费;对6-136-13岁儿童实行强迫、义岁儿童实行强迫、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家长处以罚款、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家长处以罚款、监禁;废除宗教课程,取消教会、教士监督学校的监禁;废除宗教课程,取消教会、教士监督学校的权力,宗教团体成员不得在公立学校任教;教师必权力,宗教团体成员不得在公
37、立学校任教;教师必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才能任教等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才能任教等。 费里法案费里法案确立了法国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世俗性三条原则,为以后法国国民教育近百年的发,为以后法国国民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世纪英国的教育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国家拨款补助教育。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成立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年改为
38、教育局局1899年改为教育署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法,又称,又称福斯特福斯特法案法案 福斯特 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法 目的是目的是“为全国提供良好的学校为全国提供良好的学校”,使所有家长,使所有家长确信其子女能够受到初等教育。但这不是通过废确信其子女能够受到初等教育。但这不是通过废除原有的教育体制来实现,而是通过国家在民间除原有的教育体制来实现,而是通过国家在民间教育团体力所不及的地方教育团体力所不及的地方“填补空缺填补空缺”来实
39、现。来实现。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初等学校。(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区的教育。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3)各学区有权实施)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
40、。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 这是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国民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以后,英国又通过了一些有关义务教育和免以后,英国又通过了一些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案。费教育的法案。1876年的教育法规定,家长有义务送子女入学。年的教育法规定,家长有义务送子女入学。1880年教育法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龄定为年教育法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龄定为5-
41、10岁。岁。1891年教育法规定实施免费初等教育。年教育法规定实施免费初等教育。1899年教育法有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年教育法有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2岁。岁。 福斯特法案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妥协之上的妥协妥协之上的妥协”: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
42、度,而是弥补补教会学校的不足。它度,而是弥补补教会学校的不足。它既满足了教会既满足了教会的利益,又体现了改革的需要的利益,又体现了改革的需要;它未取消民办学校,;它未取消民办学校,而只是对它们进行补充,它使政府化最少的钱,却而只是对它们进行补充,它使政府化最少的钱,却又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又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 (二)(二)19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 19世纪上半期,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世纪上半期,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入学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入学人数严重不足。人数严重不足。 由于师资匮乏,当时还盛行过由于师资匮乏,当
43、时还盛行过导生制学校导生制学校。它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它由英国传教士贝尔(1753-1832)和兰卡)和兰卡斯特(斯特(1778-1838)所创,又称贝尔)所创,又称贝尔-兰卡斯兰卡斯特制。特制。导生制教学导生制教学星期日学校的兴起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 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 导生制(贝尔兰卡斯特制 )学校的推广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Dr Andrew Bell)和公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导生制导生制 导生制:又称贝尔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
44、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用。用。其基本方法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其基本方法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充任导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充任导生(monitor),教师先对导),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也由导生对这生进行教学,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在一个教
45、室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 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 (三)(三)19世纪的中等教育世纪的中等教育 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在结构上基本沿袭世纪,英国中等教育在
46、结构上基本沿袭18世纪的世纪的传统,传统,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公学,公学,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才有可能接受这一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才有可能接受这一层次的教育。层次的教育。 (1)公学和文法学校的改革。)公学和文法学校的改革。 1868颁布的颁布的公学法公学法,成为后来公学发展的法律基础。,成为后来公学发展的法律基础。按社会阶层设立三类中学:按社会阶层设立三类中学:第一类中学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而设,从第一类中学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而设,从12岁岁-18岁,岁,以古典学科为主,为升入大学做准备;以古典学科为主,为升入大学做准备; 第
47、二类中学为中产阶级子弟第二类中学为中产阶级子弟而设,从而设,从12岁岁到到16岁,课程除拉丁文外,包括现代语、岁,课程除拉丁文外,包括现代语、数学和自然科学,培养商业、医学、法律数学和自然科学,培养商业、医学、法律等专业人才。等专业人才。 第三类中学为中下层平民子弟第三类中学为中下层平民子弟而设,从而设,从12岁到岁到14岁,注重英语、初等数学、自然科岁,注重英语、初等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实用学科,以培养从事学、历史、地理等实用学科,以培养从事普通职业的人才为主。普通职业的人才为主。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四)高等教育的发展 17、18世纪的英国高等教育仍是牛津、剑桥的天下。世纪的英国
48、高等教育仍是牛津、剑桥的天下。 19世纪初,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世纪初,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大学研究、教学这些学科。但牛津、剑桥大学仍然大学研究、教学这些学科。但牛津、剑桥大学仍然恪守古典教育的传统,只有上层人士和国教徒才能恪守古典教育的传统,只有上层人士和国教徒才能入学。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改入学。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革。 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新大学运动和和大学推广大学推广运动运动上。上。新大学运动新大学运动 1826年,年,伦敦大学学院创立揭开了新大学运伦敦大学学院创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
49、序幕动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育的历史 。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城市学院的出现城市学院的出现19世纪后期由世纪后期由地方城市创办的地方城市创办的,为地方工商业发,为地方工商业发展培养专门技术型的人才(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展培养专门技术型的人才(如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卡
50、斯尔大学等)安普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 这些学院都是这些学院都是民办的民办的,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没。没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予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予权,大多数学院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权,大多数学院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伦敦大学的变革伦敦大学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联系,成为推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联系,成为推动英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动英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 传统大学的变革传统大学的变革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开始大量进入大学;受到德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开始大量进入大学;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开始科学研究。国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