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harry 文档编号:248258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仞、岳、摩、遗”等生字。(2)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能谈谈自己学习古诗后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古诗。(2)用结合注释的方式学习古诗。(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从军行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懂得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

2、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并感知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教学准备】课前查阅一下关于描写边塞景物的古诗;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从军行 一、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题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幅图画,大家想看看吗?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画。 2.看了这几幅图画,同学们想知道画中讲了什么吗?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这首古诗讲的就是有关这几幅图画的故事。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曲名,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

3、第四首。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有多少了解。王昌龄,唐代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以写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气魄宏大,特别能鼓舞斗志。 三、整体通读,理解诗意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通顺。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3.合作交流,理解重点字词(青海、雪山、玉门关、穿、

4、金甲、楼兰)。结合课后注释或请教老师、同学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情1.理解体会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师板书)师说诗意,生读诗句。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板书:环境恶劣)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2.理解体会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孤城遥望。)师说诗意,生读诗句。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板书:思念家乡)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3.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

5、)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4.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5.出示第三句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 “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

6、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抑的语气。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五、体会意境,品悟诗情1.出示全景图,学生看图并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音乐起,老师诵读古诗。3.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诵。4.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吧! 六

7、、拓展延伸收集王昌龄从军行的其他几首小诗,然后读一读,背一背。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默写古诗。3.积累其他的边塞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情境导入1.播放黄河、华山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雄伟、壮观)身为中国人,你感到什么?(民族自豪感。)2.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二、初读古诗,解释诗题1.自由读古诗,思考诗歌内容。2.全班齐读古诗,纠正字音。3.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4.指名说说诗的大意。三、解释字词,说说诗意1.屏幕出示注释。篱: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河:黄河。仞:古代长度单位

8、,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五千仞,形容华山很高。岳:指西岳华山。摩:触摸。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2.学生边读古诗,边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3.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4.逐句理解。(1)理解第1句。“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2)理解第2句。“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3)理解第3句。

9、“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4)理解第4句。“南”“王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他们盼望南边的宋朝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描述了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5.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四、再读古诗,品悟诗情1.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2.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3.金兵横行,

10、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4.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5.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1)“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2)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3)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遗忘、遗弃。)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百姓的同情。)7.尝试背诵这首诗。五、拓展活动1

11、.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面对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你想对谁说些什么?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小练笔)2.积累古诗: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六、指导写字规范书写“仞、岳、摩、遗”四个字。七、布置作业有感情地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默写这首古诗。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诗圣。 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

12、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件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二、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提出读不懂的语句。(学生互相纠正字音,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涕:读“t”,不读“d”;还:读“hun”,不读“hi”。)三、理解诗句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 这两句诗讲了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

13、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 这两句诗意思是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天。这两句诗讲了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这两句诗讲了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四、 内容分析

14、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3.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喜讯后的感情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同桌互相背诵古诗。【板书设计】从 军 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环境恶劣)孤城遥望玉门关

15、。(思乡)黄沙百战穿金甲,(艰苦)不破楼兰终不还。(誓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 泪尽(凄凉) 山河壮丽忧国忧民五千仞岳 南望(悲凉)精忠报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颔联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颈联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尾联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欢庆胜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设计这一课时我力争把教与学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感悟诗情的同时基本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和步骤。在备课的时候,我首先查找一些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解诗题,知作者;重读悟,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我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这一方法进行的。经过这堂课的实践,我觉得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自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不足之处尽管这一节课有个别成功之处,但我觉得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因为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高效课堂,所以在设计课的时候我为了一味地追求高效、大容量,导致很多教学环节都是浅尝辄止,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harry)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