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什么是模式? 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我们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论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 模式是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的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 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亚历山大定义为:“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面对这种方式,你可以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而无须重复探索。 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
2、 课程开发:确定或创造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是对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一种高度的概括。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会导致课程的开发以不同的方式展开。 什么是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实践模式 批判模式 主要类型第一节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亦称”工艺学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实现及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代表人物:博比特(前辈)、查特斯(前辈)、泰勒1.博比特活动分析理论 他将人类的生活活动分为十
3、大类: 语言及社会沟通类 健康活动 公民资格活动 一般社交活动 娱乐活动 心里健康活动 宗教活动 双亲活动 业余活动 职业活动 他把课程开发定义为3个步骤 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讨论2.泰勒的目标模式泰勒提出,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泰勒目标模式的课程开发步骤 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优点: 是至今最具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为课程开发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由于目标模式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它为随后的课程设计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南
4、,更能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进程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缺点: 目标模式受工业管理理论的影响,在课程开发中强调技术控制 目标模式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教育目标,这使得设定的目标成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而对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以及目标的动态发展欠缺考虑 目标模式所依据的行为目标存在缺陷 目标模式以知识为中心,重视知识的逻辑与结构,不利于师生主体性的发挥 第二节 过程模式一、对“泰勒原理”的批判1.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2.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相矛盾。“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标,是学校知识受到歪曲的主要原因之一”3.过于注重预
5、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4.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二、过程模式内涵 斯腾豪斯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已有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解、“负责的判断”和批判反思的能力。在他看来,编制课程不是生产出一套“计划”、“处方”,然后实施和评价,而是一种研究的过程,其中贯穿着对整个过程所涉及的变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评价和修正三、过程模式的原则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该尊
6、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生的质量和标准负责四、过程模式的方法(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完成它的过程中做出其所了解的选择,并能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做出反应,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3)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索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探索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四、过程模式的方法(4)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
7、生涉及实物教具(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与人工制品),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5)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成功的完成,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6)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项对于智力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现存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四、过程模式的方法(7)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或问题,这些题目或问题是人们一般不去审查的,是典型的被大众传媒忽略了的,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8)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儿童与教师共同参
8、与“冒险”,即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冒险,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9)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改写、重温及完善他们已开始了的尝试,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四、过程模式的方法(10)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或准则,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1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和别人分享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1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与学生的表达目的密切相关,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五、对过程模式的评价1.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
9、是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认为课程内容本身有着固有的内在价值和优劣标准,教育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不必用目标预先制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2.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儿童多方面的发展。3.教师要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与总体要求,而不是指向对课程实施的最后结果的控制,因此教师应当是课程方案的设计者、研究者,在课程评价中,教师应是诊断者。过程模式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具体情境的诊断,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 优点:五、对过程模式的评价1.过程模式虽诊明了目标模式的“病症”,但未能开出更为理想而全面的或更
10、为对症且见效的“药方”;虽然论证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2.过程模式在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课程的同时,又走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把整个课程开发局限于对学科体系的抽象、演绎,忽视了社会需要、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接受性。shi 缺点:五、对过程模式的评价3.过程模式涉及需要、兴趣、成长及发展等概念,需要是一个价值名词,教师没有明确的准则去评价需要和在不同学生需要之间做出取舍,兴趣的界定和诊断亦不是易事,成长和发展形式的诠释涉及不同的价值立场。4.在实践上,过程模式还存在
11、一些困难。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对教师能力要求过高,很难实现。 缺点:第三节 实践模式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主要是针对以理论模式和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而提出来的。他指出传统课程理论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统模式太强调课程理论的作用,往往习惯性地、不加思考地依赖理论,而理论的方法总是受一种 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容易与课程实践相脱节,更多地带有抽象性、概括化,致使理论很多而问题不断,不能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2传统模式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衡量课程与教学的成败,只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没有把课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实
12、践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第三节 实践模式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3传统模式在“理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使得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化,而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大一统”的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4传统模式无论是理论模式还是目标模式,课程的开发权都在上级部门,而教师和学生是被排斥在课程编制过程之外的,他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 而非主动制定者、实施者。这实际上有悖于课程编制的规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才是课程的真正主体和创造者。实践模式二、过程模式的内涵
13、 实践模式力图使课程探究的逻辑起点、内容、方向及手段彻底转向:从理论转入实践,从目标分析转入情境诊断,从规范化程序设计转入具体行动及方案的选择,从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体制转入自下而上的集体审议,从理论规范实践转入实践加工、创造理论等。实践模式三、实践模式的幼儿园课程开发方法“审议”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或现象的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而做出一定选择的活动。“审议课程”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实践模式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指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
14、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做出选择。它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策略得以形成的过程。 施瓦布认为课程的基本要素是: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审议的重点应放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上。实践模式审议流程: 1.园部审议 2.学期审议 3.年级主题审议 4.班次审议 5.班内审议对实践模式的评价优点: 1.采用集体审议方法开发课程,打破了专家的话语霸权,多方倾听课程开发参与者的声音,体现出课程开发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理性。 2.实践课程开发模式是参与主体在实践环境中对学科内容的开发,是基于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进行的课程开发,这与校
15、本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之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理论借鉴和思想指导作用。3.施瓦布的实践课程开发模式反对对课程理论的过分依赖,主张在具体情境中对理解课程理论,追求课程的实践价值。对实践模式的评价缺点: 1.施瓦布的实践课程开发模式虽指出了传统课程开发模式的弊端,提出“自上而下”的集体审议艺术,但是操作性不强,更多的是停留于理念层面。 2.打破专家的话语霸权,教师拥有了集体审议的权利,但能否真正达到审议却令人怀疑。3.施瓦布过于强调“各种实践情境的独特性”,对是否存在一般的、可靠的理论持怀疑态度,最终难免会滑向相对主义。第四节 批判模式一、批判模式的内涵 代表人物:(巴西) 弗来雷 、
16、阿普尔 批判模式认为,所有知识都带有社会偏见,知识的建构总是为某种社会目的服务的,所以,课程研究要揭示学校里所教的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之间的关系,揭示选择和组织知识的原理以及评价的准则。批判模式 针对泰勒课程目标模式的四个经典问题,阿普尔提出了四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这是谁的知识? 2.知识是由谁来选择的? 3.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 4.这对这个特定的群体是否有利?二、批判模式的课程开发程序及方法 1.研究小组成员与受教育者代表共同讨论他们的计划,征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然后,小组成员详细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使用语言及其行为、态度等,以了解他们对现实及其生活情境的认识和观
17、念。2.由小组成员和社区志愿者对从具体情境中观察到的初步结果予以评价、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发现矛盾,初步确定用于教学中讨论与训练的基本题目。 二、批判模式的课程开发程序及方法3.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以及非专业志愿者共同确定用于实际教学的课程的主题。4.在具体的课程实施或教学方法上,批判模式主张以情景对话、提问、讨论取代学生被动的学习,以师生的双向交流、合作取代教师单向的机械灌输。 三、批判模式对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影响1.强调个体为知识的创造者,反对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观2.课程设计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把教育置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 对批判模式的评价优点:1.它把教育与政治、文化联系起来考察2.批判教师权威,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一切权力结构 3.使课程探究和人们的利益与意识形态相挂钩,唤醒了人们的文化批判意识,激发起人们重建课程方法论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使命感4.对课程设计方法论由工业化时代范式向后现代范式的转换提供了及方法论层面的坐标参照对批判模式的评价缺点:1.批判模式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二律背反”的怪圈2.学校课程首要的功能是传播社会文化遗产,离开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播,课程便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依据 3.否定课程的预设性和精确性,反对传递准确的、具有中性价值取向的真理性知识和经验4.批判有余而重建不足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