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在这次阅读教学中,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第二、三节。因此,在第二节教学设计中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了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在理解第三节时,又运用图片使学生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些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一幅幅单片的放映,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了教学要求。我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并贯穿在教学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化,有朗读、默读等,每次读都有明确要求。如通过出示句子,使学生从语言的实践中理解“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并
2、以同样的方法,通过出示文字投影片朗读第三节中有关精美图案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分号的用处。在本课结束前, 我播放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变迁。播放现代化高科技的大桥,了解人类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已经造成了许多现代化的大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生通过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了教育与感染。总之,教完了本课之后,我有这样的结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中的资料,对发展语言,发展认识,发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课堂上许多同学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在讨论中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了共识。在相互切磋中加深理解,共同提高。这既是一种合作化学习,也是一重个性化阅读。但在这次的阅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听他人言,面对问题低头、胆怯、茫然自己并没有进入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