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学实例一、背景分析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曹雪芹以他的如椽之笔,经纬纵横,密密匝匝织就了一副世相百态图,可谓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无一不涉,天文地理市井风情无所不包,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討”学习任务群的书目中,红楼梦赫然在列,新课标要求“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
2、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在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提升文本鉴赏能力,增强本土文化自信,以及拓展阅读视野、增强生命体验、提升精神境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红楼梦却常居“中学生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榜首。一方面,红楼梦内容上卷帙浩繁,语言上文白间杂,行文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另一方面,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耐力不足,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知识匮乏,难以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往往容易对红楼梦望书兴叹、望而却步。阅读的内驱力在于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期待满足期待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满足求知欲望,才能让阅读往有量有质有效的方向良性发展。在红楼梦整本书教学实践中,我采用
3、了“略读精读思读创读”的进阶式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二、案例描述(一)略读,整体感知读序幕,明重点。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文本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以林黛玉的行踪交代了贾府环境,展现出钟鸣鼎食之家的富丽堂皇。教学过程中,补充讲解了小说序幕前五回的内容,帮助学生把握主要情节、梳理人物关系、了解人物命运,奠定了阅读全书的背景基础。抄回目,理结构。回目是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犹如作品的“眼睛”,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因此统观阅读小说回目,可以梳理整本书的内容及
4、主线。我让学生采取了最“笨”的方法抄写回目,通过眼、手、心三者合力,整体了解小说家族兴衰与人物聚散的纵横主线,激起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二)精读,把握细节精读即文本细读,品读文本细节。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我主张原生态阅读,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并不限制阅读范围和阅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先阅读感兴趣的单篇,比如“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玉挨打”“湘云醉卧”等经典情节;也可以从头到尾逐一品读,在大环境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人物魅力和人情冷暖。尽管纸质阅读是最好的阅读形式,但我也充分利用科技之便,允许学生电子阅读,事实证明,阅读体验并不逊色。精读过程主要是圈点批注、品味鉴赏,引导学生在了解主要批注和
5、鉴赏方法后,着重从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发展、语言特点、手法运用以及主题探究等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并以检查批注笔记、交流阅读困惑、开展趣味答题等方式,带动和督促学生全身心进入文本世界,细心品味。(三)思读,解决疑问思读,即带着思考阅读。叔本华说:没有独立思考的人,读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阅读,才能转化为个人精神养分,丰富阅读体验。思读是建立在圈点批注基础之上的,选择某一话题,结合前后语境和个人知识背景、阅读经验等,形成完整的类似于札记或者随笔的思考成果。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红楼梦“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如梦似幻、真假混沌,相信在阅读过程中,很多读者心里都会有这样一
6、些疑问:香菱为何为消失?秦可卿为何托梦给王熙凤?林黛玉为何总是多愁善感?贾政为何狠心棒打贾宝玉?王熙凤为何至死都不肯给平儿一个名分思读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了阅读乐趣,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和视野拓展,一举多得。(四)创读,深入理解创读,顾名思义,就是读者在实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创作完成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我认为,创读的重心仍在于“读”,是基于作品本身的文本建构,从而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与以改写、续写为己任的“红学创作派”有所不
7、同。在创读阶段,我借用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阅读写作征文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其中涵盖绝句、律诗、书信、日记、传记等文学形式,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任务,既能整合红楼梦的内容和艺术,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尽管征文要求相对宽松,比如诗歌不讲究平仄押韵,小说未要求文白用语,但学生在创作时,还是有意识地运用了课堂所学知识,比如在杜甫诗歌登高和阁夜中学到的格律规范,在古代人物传记中学到的常用字词。甚至模仿曾国藩家书体例,将书信写得像模像样。也许经过这个创造过程,他们对自己抒写的对象才理解得更加透彻吧。(五)总结,成果展示红楼雅集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阶段性成果的缩影,主体由诗情画意、见字如
8、晤、红楼小传、随笔杂感四个专题构成,收录了学生的部分代表作品,包括绝句、律诗、书信、日记、传记、随笔等文学形式。我在编后记中以这样一段话作了点评:这是一群与红楼梦主要人物年龄相仿的高中生的作品,他们青春正好,风华正茂,也许文笔稚嫩却不失真诚:他们或叹宝黛的凄惨结局,或怜熙凤的名利双失,或赞湘云的率真风流;他们悲爱情,咏亲情,歌友情;他们书写内容既有个性也有共性,阐述观点既身处其中又置身局外,遣词造句既遵循规则又灵活多变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乐此不彼地反复雕琢打磨,只为呈现最美的红楼梦中人。雅集其余内容是与本次创作相关的资料,包括:1.学生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煜晖教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
9、读删改而成的红楼梦导读,其中加入了学生的个人理解与思考。2.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阅读写作征文启事(如上)。3.和苗怀明老师一起,品鉴红楼梦,文章提及解读红楼梦的四个关键词:家庭、爱情、青春、生命,以及苗怀明老师关于怎样看红楼梦的一些建议。4.根据高中生阅读特点和需求推荐的八本红楼梦阅读书籍,其中有原典批注、文本解读、研究指导,均为名家名著,对高中生具有指导意义。5.为了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特意选取了一些知名图画作为配图,如清代画家孙温倾尽半生心血为红楼梦而绘的梦影红楼,我国著名国画家苏宇光先生所绘工笔画金陵十二钗等。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引用都标注来源,一来以示对作者的尊重,二來培养学生的学
10、术求真精神。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本红楼雅集虽未经十载,增删却在五次之上,也算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亮点特色1.选题符合当前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趋势。2.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3.教学成果红楼雅集具有一定文学性。四、总结反思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已纳入新版统编教材,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与指导上,需要有严谨、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课程安排和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等等,由于重庆市高2021届仍沿用旧教材,处于新高考、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客观的外部环境条件,更由于我个人的相关实践经验不足,本次教学实践只能属于零散而浅显的探索尝试,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和提升的空间。不管怎样,红楼梦是值得一辈子阅读的经典,希望这次的尝试能为学生打开通往古典世界的大门。与此同时,在他们心中留存个性化的阅读记忆,并以此为媒介,开启更多更美好的精神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