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溧水县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3 月月考试题 一 积累运用( 26 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祖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山川大地、语言文化、同胞民族。( 1)波 ln( )壮阔的黄河澎湃着的是光未然爱国的豪情,( 2)丰 饶 ( )的黑土地延绵着的是端木蕻良炽热的赤子情怀,最后一课上令人难忘的不仅是韩麦尔先生的哽咽的声音,更是人们对母语无限的眷恋?热爱祖国是人类( 3) gn( )古不变的情思,故土是我们( 4)至死不 懈 ( )的 精神家园。 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短语。( 3 分) 3.用诗文原句填空,写出第( 2
2、)题诗人的朝代与作品名称及第( 3)题的诗人。( 10 分) ( 1)双兔傍地走, 。 (木兰诗) (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 ?岑参 ) ( 3) ,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 晚春) ( 4)很多诗词歌赋,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声 ”的特点。如:“ , ”(竹里馆) 中的琴声,衬托出了月夜竹林的幽静; “ ,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中的笛声,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中的打更声,渲染了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苦。种种声音,平添了诗词的画面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
3、上,大骂特务, 慷慨淋漓 。 B. 邓稼先是一个拔尖的人物, 锋芒毕露 。 C.面对大家的批评、指责,他却 不以为然 。 D. 他 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 可歌可泣 的悲剧英雄形象。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网络用语的泛滥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上网的速度,有关部门对多处线路进行了整修,解决了网卡现象。 C.教育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流落国外、重回祖国怀抱的丝路山水地图已在故宫展出。 6. 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4、) 他 画 的 画 儿得奖了。 他的态度不 对 , 对 他要教育。 A.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介词 B. 名词 名词 形容词 介词 C. 动词 名词 动词 副词 D. 动词 动词 副词 介词 二 阅读理解( 44 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 7-11 题。( 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解
5、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孰 若孤 孰: 自以为大有所 益 益: 及 鲁肃过寻阳 及 : 即 更 刮目相待 更 :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 不 相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 孤岂欲卿治经 为 博士邪 愿 为 市鞍马 (木兰诗) B 但 当涉猎 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C 蒙 乃 始 就学 乃 悟前狼假寐 (狼) D 孰 若 孤 未 若 柳絮因风起 (咏雪)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两处 )( 2 分) 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11
6、.梳理两篇文章内容,用原文 词句 完成下面填空。 ( 2 分) 孙权劝吕蒙“ 不可不学 ”, 吕蒙能够“听劝”和“ ”,最终令鲁肃“ ”; (二) 阅读邓稼先选段,完成 12 16 题( 12 分) “ 我不能走 ” 青海、新疆 ,神秘的古罗布泊 ,马革裹尸的战场 ,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 !平沙无垠 ,夐不见人。河水萦带 ,群 山纠纷。黯兮惨悴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 ,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 !常覆三军。往往鬼哭 ,天阴则闻 !”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 “粗估”参数的
7、时候 ,要有物理直觉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 ,要有数学见地 ;决定方案时 ,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 ?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 ,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 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 ,意外总 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 年 ,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 ,大家十分焦虑 ,人们劝他回去 ,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 ,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
8、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尤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 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2仿照示例,为节选部分的小标题补 写 一个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副标题。( 2 分) 示例: 第一部分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中国近百年史 第五部分 “我不能走” 13判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并说说其含义和作用。( 3 分) 1982年 ,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 ,大家十分焦虑 ,人们劝他回去 ,他 只 说了 一句话 :“我不能走。” 词性: 含
9、义: 作用: 14. 节选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 2 分) 15. 作者为什么要 建议摄制邓稼先传的导演采用中国男儿歌? ( 3 分) 16.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 “ 扎根乡村 36 年的最美教师 支月英 ” 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第一课 的学习,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 2 分) 【颁奖词】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 ;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仿写:【颁奖词】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7-20 题。( 17 分) 【选文一】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很
10、好听,有时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的试卷准备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 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
11、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 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极力开口,但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 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
12、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 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他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 【选文二】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 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