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六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自学辅导六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自学辅导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 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 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 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 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 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
2、,生动形象,耐人 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 的心愿。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 年创作话剧龙 须沟 ,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 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 婚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我会写】 醋:陈醋 米醋 醋酸 醋罐子 饺:水饺 饺子 蒸饺 煎饺 拌:搅拌 拌和 凉拌 拌嘴 杂拌儿 擦:摩擦 擦眼 擦洗 擦黑 擦肩而过 眨:眨眼 眨巴 宵
3、:元宵 通宵 宵禁 春宵 通宵达旦 旦:元旦 旦暮 旦夕 枕戈待旦 燃:燃烧 燃料 自燃 燃灯 燃放 戚:亲戚 戚谊 戚友 哀戚 休戚相关 贩:贩卖 小贩 摊贩 商贩 贩夫 摊:摆摊 摊主 摊子 摊牌 摊放 摊点 轿:轿子 花轿 抬轿 轿车 轿夫 骆:骆驼 驼:骆驼 驼背 驼绒 驼峰 浒:水浒 水浒传 【形近字】 醋(陈醋)酸(酸味) 饺(饺子)校(学校) 拌(搅拌)伴(陪伴) 眨(眨眼)泛(泛舟) 宵(元宵)霄(云霄) 贩(贩卖)贬(贬低) 摊(摆摊)滩(沙滩) 轿(轿车)桥(大桥) 驼(骆驼)鸵(鸵鸟) 【多音字】 铺:p店铺 p铺张 看:kn 看见 kn 看守 【近义词】 规矩规则 预备
4、准备 充足充裕 热闹喧闹 2 娴熟熟练 各形各色各式各样 照常照旧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反义词】 充足短缺 热闹冷清 间断连续 娴熟生疏 高潮低谷 淘气乖巧 【理解词语】 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
5、,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词语扩展】 “各各”式: 各形各色 各种各样 各式各样 各色各样 各行各业 各家各户 “有有”式: 有声有光 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有胆有识 有勇有谋 有说有笑 有钱有势 有棱有角 有理有据 有条有理 有血有肉 有情有义 有头有脑 有始有终 课内词语: 腊月 展览 风筝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必定 光景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轿车 骆驼 元宵
6、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句子解析】 1、 在腊八这天, 家家都熬腊八粥。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 各种豆, 与各种干果 (杏仁、 核桃仁、 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 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 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 极其丰富。 2、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概括了本段的主
7、要内容。“除夕真热闹” , 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 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 3 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3、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 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 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 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
8、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6) :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712) :写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第三部分 (13) : 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 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 新的工作中。 【问题归纳】 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答: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 年的热闹。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 已” “ 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 着传统美德。
9、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课文第 3 自然段写了小孩过春节要做的基建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在 这段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儿,作者把这些事情说成是“大事” ,写出了孩子们 内心的欢喜和对春节的期盼。 【课文主题】 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 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 【课后习题答案】 1、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
10、 “除夕” “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 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 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 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例: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 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3、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 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
11、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在:清闲自在。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和同学交流。 过年 这篇短文写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 , “天天打扫剩菜” , 守岁 “困得低枝倒挂, 哪有胃口去吃” ,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 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 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北京的春节中的除夕则是赶做年
12、菜,穿起新衣,贴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 鞭炮声日夜不绝。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 4 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课外拓展】 与“春节”有关的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小练笔】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你眼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晚上,彩灯无数,有的像燃放的彩球,有的像展翅的蝴蝶,有的像翩翩少女 腊八粥腊八粥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
13、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 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 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 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 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 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 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文具有典范 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
14、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 物研究员。代表作有小说边城 长河 【我会写】 腊:腊八 腊月 腊肉 腊鱼 粥:江米粥 八宝粥 粥少僧多 腻:油腻 肥腻 腻烦 玩腻了 栗:板栗 栗子 栗色 咽:吞咽 咽气 咽口水 狼吞虎咽 匙:茶匙 汤匙 匙子 羹匙 灌:浇灌 灌溉 灌注 灌输 灌木 搅:搅拌 搅动 搅混 搅局 搅乱 搅扰 稠:浓稠 稠密 稠人广众 嘟:嘟囔 熬:熬药 熬粥 熬夜 煎熬 熬磨 褐:褐色 褐土 褐煤 短褐 缸:水缸 鱼缸 茶缸 染缸 糖缸 脏:脏土 脏水 脏话 脏字 脏兮兮 筷:筷子 碗筷 竹筷 火筷 【形近字】 腊(腊月)蜡(蜡烛)
15、栗(栗子)粟(粟米) 咽(吞咽)烟(烟火) 稠(稠密)绸(绸缎) 5 褐(褐色)喝(喝水) 缸(水缸)缺(缺少) 【多音字】 匙:ch汤匙 shi 钥匙 发:f发现 f白发 曾:cng 曾经 zng 姓曾 脏:zng 肮脏 zng 内脏 【近义词】 叹气叹息 搅和搅拌 反抗抗争 奇怪古怪 猜想猜测 特别特殊 【反义词】 整齐凌乱 反抗屈服 常见罕见 特别普通 【理解词语】 洋车即人力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 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搅和混合;掺杂;扰乱。 资格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解
16、释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奈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表示没有办法。 【词语扩展】 AABB 式: 糊糊涂涂 进进出出 迷迷糊糊 清清楚楚 整整齐齐 安安静静 来来往往 里里外外 吞吞吐吐 缝缝补补 明明白白 真真切切 课内词语: 糊涂 搅合 浓稠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句子解析】 1、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 借口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 , 竟然要跟妈妈一样 “你 吃三碗我也吃三碗” ,并且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
17、一个聪明 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说明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强烈。 2、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 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3、 “怎么,黑的! ”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 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 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4、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 5
18、、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 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半碗陈腊肉”都吃不下去了,说明粥的美味胜过陈腊肉,也说明八儿的爹妈也吃的非常饱 胀了。 6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21) :描写煮腊八粥的过程和八儿等着喝粥的心情以及喝粥后的情态,将腊八粥 诱人的色、香、味渲染得淋漓尽致。 【问题归纳】 1、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答: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等待喝粥的过程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文章对八儿等待喝粥
19、时的各种心理活动描摹得非 常具体、细腻,写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逐步渲染,层层蓄势,把八儿想吃而不可得, 焦急、期盼,好奇而惊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八宝粥的香甜、诱人,也展示出儿童的 天真烂漫,富有童真童趣。而在吃粥环节,并未详写吃粥的过程,而是描写吃粥的香甜和满足, 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2、从描写八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答: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孝顺的孩子。 3、文中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文中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作用是从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香 甜、好喝。 【课文主题】
20、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甜 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 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课后习题答案】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 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 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 装出要哭的样子,其实是一副馋像。 “你吃三碗我吃三碗” “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在这讨 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挂在了脸上。馋样还表
21、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 腊八粥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样子。 2、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 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3、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圈儿。 ”像这样细 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已的感受。 “脱了它的红外套” “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熬腊八粥时
22、花生、锅巴样子的变化。 类似的句子还有: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 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 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 这句话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熬制腊八粥的过程。 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 的食物。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 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
23、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 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 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7 【课外拓展】 腊月 宋-陆游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腊月书事 宋张耒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 作者简介: 张耒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之一,并且 在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
24、秦观等相继辞世后,仍作为文坛中流砥柱,传道授业,光大文 风。 宋史文艺传称其: “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 ” 。 腊月书事为怀古之作,用词简练朴素,凝练隽永,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飘逸洒落,节 奏韵律感十足,意境开阔,引人深思,体现了张耒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流露出一切释然的豁达, 堪称佳作。 鉴赏 昔日繁华的连昌宫,如今也荆棘满路,珍珠翡翠化为粉尘。 青山、白鸟、绿水、行客,任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然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繁华过后,归于沉寂,草木冬枯春荣,岁月荏苒,春秋变换,这是自然规律。 人间有兴衰成败,自然有季节变换,自古如此,何必因为身外事而伤神?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我会写】 侯 hu:侯
25、爵 公侯 封侯 侯门似海 章 zhng:乐章 篇章 简章 盖章 约法三章 泣 q: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盈 yng:充盈 丰盈 盈利 盈余 热泪盈眶 脉 m:脉脉 脉脉含情 栖 q:栖息 栖居 栖身 两栖 鸦 y:乌鸦 鸦片 鸦雀无声 鸦片战争 【多音字】 处:ch办事处 ch处理 相:xing 相处 xing 相貌 传:chun (传说)zhun(传记) 脉:mi(山脉)(m(脉脉) 纤:xin(纤维)qin(纤夫) 【形近字】 宫(宫廷)官(官员) 侯(王侯)候(等候) 栖(栖息)柄(把柄) 【问题归纳】 1、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8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
26、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 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 答: “迢迢” ,是星空的距离; “皎皎” ,是星空的光线; “纤纤” ,是织女手的形态; “札札” , 是织布机的声音; “脉脉” ,是织女凝望的神情。 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 3、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
27、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课后习题答案】 二、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答: 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 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诗词 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示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 2、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李中客中寒食 ) 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2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秋 思 ) 5、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 (王昌龄秋思 ) 四、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 料了解一下。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 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 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 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春节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29、;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宵节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9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端午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
30、,终身荷圣情。 中秋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 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著有韩君平诗集 【主题】 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 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 们的讽刺。 【译文】 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
31、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 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注解】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鉴赏】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 10 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 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迢迢牵
32、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歌介绍】 古诗十九首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 。诗中语 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主题】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 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 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译文】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33、(织女)一整天也织 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 不能相互说话。 【注解】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擢(zhu)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zh)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zh) :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盈盈:形容清澈。 脉(m)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鉴赏】 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 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 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
34、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介绍】 王建(768-825) ,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其以田 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 田家行 水夫谣 羽林行 射虎行 古从军等。 【主题】 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 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 好友的情感。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35、11 【译文】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 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注解】 陂(bi) :池岸。 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 :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鉴赏】 1、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 ,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 “树栖鸦” 这三个字, 朴实、 简洁、 凝炼, 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 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 , 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
36、人的情景。 2、诗的后两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 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 落人间。 藏戏藏戏 【教材分析】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 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 的“活化石” 。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 介绍藏戏
37、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 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 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 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
38、介绍】 马晨明,1977 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作品: 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 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 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多音字】 种:zhng 种子 zhng 耕种 传:chun 传奇 zhun 传记 背:bi 背包 bi 背诵 鲜:xin 鲜艳 xin 鲜见 【近义词】 结束完成 雄浑雄壮 柔顺温顺 压抑压制 敦厚忠厚 稀奇稀罕 【反义词】 12 结束开始 压抑放纵 朴实华丽 松散紧凑 缓慢迅速 稀奇常见 【理解词语】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 哄堂
39、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开山鼻祖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敦厚忠厚。 演绎铺陈;发挥。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词语扩展】 形容笑的四字词语: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眉开眼笑 莞尔一笑 回眸一笑 似笑非笑 一笑千金 冁然而笑 【
40、句子解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连续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句,点明了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好 几天。从而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承上启下。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这段话引出下文,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 藏戏的形成过程。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 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
41、有观众就行。 “ 不 要 不 要 不 要 只要”句式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能够在对比中突出说明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 “ 劝人行善积德、 出钱出力、 共同修桥” 。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 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 :概括介绍藏戏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17) :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18) :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问题归纳】 1、课文描写藏戏,为什么要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 答: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而且,藏戏之所 以能够传承下来,和唐
42、东杰布为民造福的谨慎和感人故事是分不开的。 2、是什么让“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留下了这样“一段传奇”? 答: (1)唐东杰布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善心,发下誓言并坚持实行。 13 (2)得到了善良的藏族人民的支持,如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等。 【课文主题】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鲜明 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课外拓展】 中国的地方剧种小介绍: 山东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浙江的越剧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 【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
43、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 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 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小 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逊遇 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 “难”中处处透着“险” 。 【作者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 18 世纪英国现实主
44、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 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 鲁滨逊漂流记 、 摩尔弗兰 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 杰克上校 罗 克萨娜等。 【我会写】 惧:恐惧 畏惧 惧怕 惧色 临危不惧 凄:凄凉 凄清 凄惨 凄切 凄风苦雨 寞:寂寞 寞然 寞寞 落寞 宴:宴会 设宴 宴客 家宴 午宴 宴席 乏:乏味 缺乏 贫乏 乏力 人困马乏 籍:古籍 书籍 户籍 国籍 党籍 学籍 聊:闲聊 聊天 聊胜于无 民不聊生 栅:栅子 栅栏 铁栅栏 木栅栏 控:指控 控诉 掌控 控制 贷:借贷 贷款 农贷 信贷 车贷 剔:剔除 挑剔 剔红 剔牙
45、晶莹剔透 袭:袭击 夜袭 空袭 偷袭 寒气袭人 覆:颠覆 倾覆 覆没 覆盖 覆水难收 稍:稍微 稍等 稍许 稍稍 稍纵即逝 【形近字】 惧(惧怕)慎(谨慎) 籍(书籍)藉(狼藉) 聊(聊天)卿(爱卿) 栅(栅栏)珊(珊瑚) 覆(覆盖)履(履行) 稍(稍微)梢(树梢) 【多音字】 畜 x畜养 ch牲畜 作 zu作坊 zu作家 尽 jn 尽管 jn 尽兴 14 劲 jn 劲头 jng 劲敌 【近义词】 畏惧恐惧 凄凉凄惨 安慰宽慰 寂寞孤单 野蛮蛮横 忧伤哀伤 【反义词】 畏惧勇敢 简陋豪华 野蛮文明 忧伤高兴 接受拒绝 节省浪费 【理解词语】 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多用
46、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 寂寞冷清孤单;清静。静寂无声。 贷方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稍稍逐渐;渐渐。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 圈养关在圈里饲养。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日晷(gu)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仆役仆人,旧时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萦系记挂;牵挂。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宽慰宽解安慰。宽畅欣慰。 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坏事在一定
47、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前所未闻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曰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词语扩展】 形容荒凉的四字词语: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赤地千里 寸草不生 枯枝败叶 人迹罕至 满目凄凉 鸡犬不闻 【课内词语】 航海 荒岛 流落 湖水 凄凉 水源 野兽 帐篷 援救 寂寞 恐惧 联想 宴会 面积 淡忘 文明 犹豫 计算 缺乏 防止 日历 仪器 自动 事实 制造 缺少 栅栏 介意 无非 处境 苦闷 理智 控制 知足 隔绝 境地 缘故 热带 袭击
48、 防御 手段 解除 远眺 望远镜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15 【词语搭配】 (简陋)的帐篷 (寂寞)的生活 (成群)的山羊 (不安)的心情 (愉快)地生活 (荒芜)的土地 【句子解析】 1、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 未闻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天过下去。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 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人们从未听说过, 他的心情是忧郁和 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 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住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我” 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 2、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 过着寂寞的生活。 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