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洞穴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品析作者朴实有趣的语言。 3.学习作者对蝉的细致观察,感悟他对动物的情感。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昆虫 蝉。 蝉,古称蜩( tio)、蚱 (zh)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 7 8 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 2 年左右,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 、夏蝉和寒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
2、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作者介绍: 法布尔( 1823-1915)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 1):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部分( 2-11):写蝉的 地穴以及蝉从地穴出来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 12-24):写蝉的成虫产卵、卵遭遇的破坏及幼虫落地的情况。 第四部分( 25、 26):写
3、出未知的蝉的地下生活以及对蝉的成长过程的感叹。 新课讲解: 1.文章第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文章内容具有真实性。 2.“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句中的“大 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 ,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删去之后就变成掘地昆虫外面都有一堆土,与文意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第 11 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试品析其好处。 这一段是动作描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课堂小结: 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的同 情 、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