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第页( 共页)绝密启用前 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 年 月 日下午试卷满分: 分注意事项: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 不要折叠、 不要弄破、 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 修正带、
2、刮纸刀. 本卷命题范围: 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一、 一、 单选题.( 每小题分, 共 小题, 总分 分) 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种群数量必会越来越多B 与数学公式相比较, 曲线图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C 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D 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 如天敌、 食物等因素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t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t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时种群个体的数
3、量相等B 在t t时间内, 种群数量呈“S” 形增长C 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D 在t t时, 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某研究小组对洞庭湖地区一公顷范围内褐家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只鼠, 第二次捕获 只鼠, 其中有标记的鼠 只.下列相应叙述正确的是()A 鼠有记忆, 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 因此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B 如果调查期间褐家鼠有 只由于竞争、 天敌等因素死亡, 则死亡率是 只/公顷C 调查期间, 褐家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D 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褐家鼠的种群密度为 只/公顷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第页( 共页) 有
4、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 的实验, 不正确的叙述是()A 可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B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食草动物在第 年期间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与食物充足、 气候适宜等有关B 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C 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依赖于负反馈调节D 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群落中生物数量
5、越多, 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就越高B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C 森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 无机盐等D 研究动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 食物、 天敌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 群落的演替是从定居开始的, 一般要经历先锋期、 过渡期、 顶极期三个阶段.在先锋期出现的物种称为先锋种, 在过渡期出现的物种称为过渡种, 在顶极期出现的物种称为顶极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定居者可能会使定居地的土壤性质发生变化B 先锋种一定是地衣, 顶极种不一定是乔木C 过渡种在顶极期不再出现D 顶极期的物种种类和数目稳定不变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 土
6、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的探究活动, 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 其中合理的是()A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 直接忽略, 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 在统计物种的相对数量时, 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C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 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 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恒定B 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C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 森林、 草原、
7、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下列有关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探究实践活动, 描述正确的是()A 动物都适合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B 利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 应选取长势好的地段取样C 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某趋光性小昆虫的种群密度D 制作完成的生态缸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第页( 共页) 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华虎凤蝶以紫花地丁、 蒲公英等植物的花蜜为食, 喜欢把卵产在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衡叶片的背面, 卵孵化后, 幼虫以杜衡叶片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中华虎凤蝶与杜衡
8、之间为捕食关系B 杜衡植株高矮不一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C 中华虎凤蝶的卵绿色透明, 产在杜衡叶片背面, 有利于躲避敌害D 紫花地丁、 蒲公英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下列关于在沙丘上进行的演替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群落演替到草本植物阶段时, 苔藓会消失C 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D 人类活动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 但会影响演替的速度 某农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 其中a和b分别为第二、 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和d为投入饲料含有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作为动力, 使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B 流经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
9、级同化的总能量C 图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d的一部分D 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 (aaa) 沼气是人畜粪便、 植物秸秆等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厌氧发酵过程, 产生的富含甲烷气体的燃料.发展沼气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还为饲料、 肥料开辟了新的来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利用植物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是分解者, 进行无氧呼吸C 沼渣、 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植物秸秆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 传递、 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输入
10、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B 能量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在食物网中传递C 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个体中储存的能量越少D 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都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 年前实现碳达峰,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C O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 碳中和是指C O排放量和吸收量相等, 实现碳的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第页( 共页)A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 提高秸秆还田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 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D 碳达峰到碳中和期间,
11、 大气中C O浓度不再增加 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植物生长时,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B 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全过程在不受人类的干扰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 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 有机物总量) 组成, 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D 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则E主要为细菌和真菌 野蜂常把巢筑在树上, 蜜獾不容易找到它, 目光敏锐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 立即扇动翅膀, 飞出特殊的路线, 并发出“ 嗒嗒” 的声响, 以此引起蜜獾的注意, 蜜獾得到这一信号后, 会及时赶过来, 爬上树赶走野蜂
12、, 导蜜鸟等待蜜獾美餐后, 再去享用蜂房里的蜂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蜜鸟为蜜獾的觅食提供了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B 导蜜鸟与蜜獾密切合作获取食物,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 蜜獾通过导蜜鸟寻找食物, 说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D 该实例可说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 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美洲,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后, 互花米草在沿海滩涂迅速扩张, 抢占本土生物生存空间, 改变沿海滩涂土壤的理化性质, 威胁生物多样性, 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互花米草迅速扩张原因是其对气候、 环境的适应及
13、缺少天敌等B 互花米草入侵后, 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近似“J” 形增长C 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加了滨海湿地的物种数目, 营养结构更加复杂D 互花米草的入侵会造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 草原鼠的数量上升引起蛇的数量上升, 使得鼠的增加受到抑制B 池塘被倾倒了大量污水后,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进一步引起水质变差C 森林火灾破坏了部分植被, 但形成的空地土壤肥沃, 幸存植物种子能更迅速萌发D 草原被蝗虫采食后, 草原植物再生能力增强, 减缓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第页( 共页)
14、二、 非选择题: ( 共小题, 满分 分) ( 分) 几十年前, 东北地区生活着很多东北豹, 随着人类活动的进行, 东北豹逐渐从这些地方迁出, 几近消失.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 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环境大大改善, 东北豹逐渐迁回东北地区.() 东北豹的迁入率、 迁出率( 填“ 直接” 或“ 间接” ) 决定种群密度, 能产生相似影响的种群数量特征还有.() 东北豹会猎杀幼年东北黑熊, 也会与成年东北黑熊争夺猎物, 东北豹与东北黑熊之间的种间关系为.东北豹和东北黑熊均可以占据稳定的生态位, 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结果.() 同为大型猛兽, 杂食性的东
15、北黑熊却并没有像东北豹一样成为濒危动物, 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要调查东北黑熊的种群密度,( 填“ 能” 或“ 不能” ) 采用标记重捕法, 请阐释你的理由. ( 分) 祁连山北麓的高寒草原在海拔 米以上, 植被以耐寒耐旱的多年生禾草为主,并有不同数量的垫状植物( 高度一般在 c m以下) 和高原灌丛.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是高寒草原上常见的两种小型鼠类, 均以鹅绒委陵菜、 美丽风毛菊等植物为食.() 高寒草原区别于其他群落的主要特征是, 高寒草原群落中的高原灌丛、 草本植物、 垫状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其意义是.() 高寒草原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其中紫花针茅的叶片表面有蜡质
16、层、 根系发达, 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推测, 紫花针茅能成为高寒草原代表植物的原因是.() 研究发现, 高原鼠兔并不呈均匀分布, 隐蔽条件良好且资源丰富的草甸及弃耕地是其偏好的生境, 说明高原鼠兔的分布受到的影响.若高原鼢鼠因某种因素完全消失, 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变化是.() 鼠害的发生对高寒牧区的草原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极大危害, 草原管理部门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鼠害防治.研究发现, 天敌不能完全阻止鼠类种群的爆发, 也不能引发其灭绝, 然而却能在鼠类种群数量被其他因素压低之后继续压低其数量, 推迟鼠害的再次爆发.根据上述分析, 写出最佳的鼠害治理方案:. ( 分) 海南多地
17、大力发展农家乐, 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 水稻长势喜人, 农民进行除草、 治虫、 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池塘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不同有密切相关.() 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 农民除草、 治虫的目的是.() 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 填“ 多” 或“ 少” ) .图中所示组成成分与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考虑其他捕食者, 松毛虫同化的能量也不会全部流向灰喜鹊, 其原因是.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生
18、物试卷第页( 共页)() 随着游客增多, 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 但生态系统仍能保持生态平衡, 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分) 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可调节水质和小气候, 滞留沉积物、有毒物等, 被称为“ 地球之肾” .下表是对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甲、 乙、 丙、 丁分别表示各个营养级, 戊为分解者.P 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 k J/ (ma)P gP nR甲 乙 丙丁 戊 ()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 表中缺少的成分是, 能量流动是从( 从“ 甲至戊” 中选择) 营养级开始的.依据
19、表格数据分析,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 增加” “ 减少” ) 了, 原因是.() 繁殖季节, 湿地中的雌雄鸟上下翻飞, 互相追逐, 这就是鸟类中的“ 戏飞” 求偶现象,“ 戏飞”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研究发现, 该湿地中某大型肉食性鱼体内重金属含量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该肉食性鱼体内重金属含量高的原因是.() 如图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其中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 单位: k J/ (ma) .碳元素是以的形式从生产者进入第二营养级的,图中C中的能量的三个去向分别是、和未利用.若能量传递效率为 , 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k J
20、/ (ma) . 2021-2022 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合体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 (60 分) 21.(15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直接 出生率和死亡率 (2)捕食和种间竞争 协同进化 (3)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东北黑熊有较多的食物来源,以植物为食时营养级低,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3 分) (4)能 东北黑熊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22.(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物种组成 提高生物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紫花针茅的叶片表面有蜡质层可减少蒸腾作用,根系发达可以
21、更好地吸收地下的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3)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4)首先采取化学防治(或机械防治、其他生物防治等)将鼠类种群密度压低,然后再利用天敌的作用控制其种群数量 (3 分) 23.(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半句不给分) (3)S (1 分) 少 (1 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还有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未利用 (4)自我调节能力 24.(20 分,每空 2 分) (1)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乙 增加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 行为 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不能被排出,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富集 (3) 含碳有机物 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利用 8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C D A A C D C B C B D B D D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