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备考三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提升专练:三国系列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及诗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建安十五年求贤令)材料二: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
2、滞,官无废业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材料三: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材料四: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3、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谯,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曹操曾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达过求贤令,即上文的材料一二三。1 .文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扬:选拔B.陈平岂笃行C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小路笃:忠厚老实阡:东西向的田间D.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遗:遗漏2 .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榆柳荫后檐A.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B.栗深林兮惊层巅C.由此言之,士有偏短3 .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4、是()A.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本是古乐曲的名称,属汉乐府旧题。曹操的短歌行虽然借用了乐府旧题,抒发的却是自我的情感。8 .短歌行用单纯的四言节奏,语气变化不大,但无单调之感,读起来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雄心壮志。C.前三个材料表达了曹操愿求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的政治决心,短歌行也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D.曹操对人才的选用,唯才是举彳导而用之,材料三中伊挚、管仲、韩信等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材料二中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的观点。4.材料一与材料四在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5 .把下列句子翻译
5、成现代汉语。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连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
6、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荆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
7、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违违诸常侍违违:触犯B.后领兖州领:占领c.枭其二子枭:斩杀D.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典:执掌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8、确的一项是()A.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J瓜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B.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C.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D.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8 .孝廉:汉代开始,地方长官按期向中央推举各科人才,分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C.僭号:一是指冒用帝王的称号,二是指超越本
9、分的封号。文中是第一个意思。D.国:古代指国家,诸侯的封地,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即国都。文中是第三个意思。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一直以来的志愿是做一个好太守,好好搞政教来建立名誉,因此他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却因豪强权贵的嫉恨而辞官。B.曹操辞官还乡后,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准备秋夏时读书,冬春时打猎,曾一度产生老于荒野、断绝与宾客交往的念头。C.收编了黄巾军的三十多万人后,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和刘表,自己也当上了宰相。他认为,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他原来的愿望。D.曹操主动提出辞退三县的封地,但绝不放弃兵权
10、。他这样做,既是为子孙打算,考虑到自己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又考虑到自己垮台后国家会有颠覆的危险。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2)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8-12题。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滑,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
11、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师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递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来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
12、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地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日: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
13、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日: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兄弟过于三世矣。(选自古文鉴赏辞典)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视同岁中顾:关注B.兴举义兵举:发动C.意望已过过:超越D.昔乐毅走赵走:投奔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胡亥之杀蒙恬也B.所以然者,兵多意盛C.积信于秦三世矣D.而遭值董卓之难高余冠之岌岌兮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鸟倦
14、飞而知还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B.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C.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D.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般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息)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以义灭身,足垂于后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
15、流涕A.B.C.D.15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世道混乱的局面,曹操起初想隐居;后来兴兵讨伐董卓时,招募到很多兵马。16 曹操在文中历数自己的功绩,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C.作者提到每次阅读乐毅和蒙恬的书都感动流泪,真切地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显示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过人的胆识和非凡气概。1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2)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18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促使曹操兴兵为政”的原
16、因。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疣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殖,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蕾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博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摘自曹植说疫气)材料二: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
17、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摘自曹丕与吴质书)材料三: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日:在者才十四五。”是时中山犹拒守,而饥疫并臻,群下咸思还北。帝知其意,因谓之日:斯固天命,将若之何!四海之人,皆可与为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群臣乃不敢复言。遣抚军大将军略阳公元遵袭中山,芟其禾菜,入郛而还。九月,贺麟饥穷,率三万余人出寇新市。甲子晦,帝进军讨之。(魏书太祖道武帝材料四: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差。二月丙戌,河间王洪薨。甲午,赦五岁刑以下。东夷八国归化。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初,敦煌太守尹噱卒,州以敦煌令梁澄领太守事。议郎令狐丰废澄,自领郡事。
18、丰死,弟宏代之。至是,凉州刺史杨欣斩宏,传首洛阳。先是,帝不豫,及廖,群臣上寿,诏日:诸上礼者皆绝之。(摘自晋书武帝司马炎)1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B.谓百年已分何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C.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D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品20 .下列对文
19、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食,古代贵族吃饭时都要鸣钟列鼎而食,后泛指富贵人家,如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B.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如琴瑟箫笛等,后泛指音乐,如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如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D.晦,指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如庄子逍逼游朝菌不知晦朔,蠕蛀不知春秋,此小年也。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中有人认为瘟疫是鬼神制造的,挂起符箓试图镇服瘟疫。B.曹植认为瘟疫是因为阴阳失位,寒暑错时产生的,他反对用符箓压
20、制瘟疫。C.太祖道武帝认为瘟疫是天命安排的。瘟疫既是天命安排的,无法避免,则无须理会;他继续派兵袭中山D.二年春正月,晋武帝因感染瘟疫停了朝会。丙戌年二月,河间王司马洪去世。2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十四五。(2)先是,帝不豫,及廖,群臣上寿,诏日:诸上礼者皆绝之。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后出师表诸葛亮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21、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
22、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宣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秘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
23、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有删改)【注】曲长、屯将: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突将无前:敢于冲锋的将领。宣叟、青羌散骑、武骑:寰叟、青羌等族的散骑、武骑各路骑兵。2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B.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C.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D.夫难平者/事也/昔
24、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屈取巴蜀/举兵北征/2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帝:对已故君主的尊称,文中指刘备。先字多用于古代对已故的人的尊称,如先祖、先烈等。B.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C.潼关:设于东汉末年,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天下第一关”之誉。D.授首:指投降或被杀,授,给、授予。首,头,脑袋。战国策秦策四语:秦、楚合而为一,临以韩,韩必授首。25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先阐述先帝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他的原因
25、,然后指出自己接受遗命后的行动,表明自己对蜀汉大业尽心尽力。B.诸葛亮在接受遗命之后,寝食难安,他为了完成先王交给他的任务,自己不爱惜自己,渡泸水,深人不毛之地。c.诸葛亮出师北伐遭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反对,他针对内部的反对意见,用了六个未解”反驳,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D.本文立足现实,联系历史背景,情感诚恳深挚。尤其是文末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八个字,更显忠心决心,感人肺腑。2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2)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六、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26、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簿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藤,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修母尝谓之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
27、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宋史欧阳修传)注: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嶷(必)然有声:很高的声望。麓(2):竹编的盛物器具。畸():精微,深奥。治:研究。服:服从。27 .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A.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28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诫子书/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9 .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
28、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D.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体现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身遵循的可贵品质。3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险躁则不能治性。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31 .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房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
29、而殖,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蕾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博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摘自曹植说疫气)材料二: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B东、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摘自曹丕与吴质书)材料三: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十四五
30、。”是时中山犹拒守,而饥疫并臻,群下咸思还北。帝知其意,因谓之日:斯固天命,将若之何!四海之人,皆可与为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群臣乃不敢复言。遣抚军大将军略阳公元遵袭中山,芟其禾菜,入郛而还。九月,贺麟饥穷,率三万余人出寇新市。甲子晦,帝进军讨之。(魏书太祖道武帝材料四: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差。二月丙戌,河间王洪薨。甲午,赦五岁刑以下。东夷八国归化。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初,敦煌太守尹噱卒,州以敦煌令梁澄领太守事。议郎令狐丰废澄,自领郡事。丰死,弟宏代之。至是,凉州刺史杨欣斩宏,传首洛阳。先是,帝不豫,及廖,群臣上寿,诏日:诸上礼者皆绝之。(摘自
31、晋书武帝司马炎)3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B.谓百年已分何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c.谓百年己分何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己为鬼录D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品3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食,古代贵族吃饭时都要鸣钟列鼎而食,后泛指富贵人家,如王勃滕王阁序
3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B.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如琴瑟箫笛等,后泛指音乐,如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如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D.晦,指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蟾蛀不知春秋,此小年也。34 .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日:在者才十四五。(2)先是,帝不豫,及廖,群臣上寿,诏日:诸上礼者皆绝之。35 .对于疾疫产生的原因,材料中有三种看法,请找出其中两种看法,并分别写出有该种看法的人的态度或行为。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33、。论文(三国)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场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腺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璃之章表
34、书记,今之隽也。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偌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
35、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3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属文:写文章。B.家有敝帚敝:破旧。C.于辞无所假假:借助。D.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称:称赞。3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与弟超书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有过人者客有吹洞箫者C.至于杂以嘲戏以其无礼于晋D.及其所善当其欣于所遇3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36、.文章开篇以汉代班固瞧不起傅毅、自以为高明为例,说明文人相轻”的陋习,并提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审己以度人,避免在评价他人的品质上犯错误。B.文章列举了多位作家的不同风格,证明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文中斯七子者指的是建安七子,他们与三曹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C.第五段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这一论点表现了建安时代作家的创作自觉精神,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D.本文篇幅短小,包含的文学思想相当丰富,曹丕的文体论、文气说及他关于文章地位和作用的观点产生深远影响。文章虽以析理为主,但有着强烈的抒情气息。38 .用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故西伯幽而演易周
37、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3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2)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参考答案1 .C2 .D3 .D4 .材料一:政治散文,引用前人诗句和事例论证,非常直接表达求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的意图。材料四:用诗歌形式,运用比兴、化用典故及引用前人诗句,委婉含蓄的抒发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5 .如果一定要品德高尚的人才录用,那齐桓公凭什么能成就其霸业?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很有道德,以及勇敢不怕死能上阵奋力杀敌的人才
38、依然埋没于民间吗?6 .B7 .B8 .D9 .A10 .(1)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2)我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内心话的原因,是看到周公有金滕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11 .A12 .B13 .A14 .D15 .A16 .(1)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2)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17 .被朝廷征召为官;天下混乱动荡;自己希望为国立功;自己希望留下身后名誉。18 .B19 .D20 .D21 .(1)这时发生了大瘟疫,人、马、牛病死的很多。皇帝向将领们询
39、问疫情,将领们回答说:活着的仅十分之四、五。(2)在此之前,武帝身体欠安,到康复之后,群臣前来祝贺。武帝下诏说:(对)来送礼的都一律谢绝。22 .B23 .C24 .B25 .(1)只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魏的事业托付给我。(2)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26 .A27 .D28 .C29 .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我)设法使他们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们活下来却没有成功),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30 .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须能静。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学习。须能勤
40、不怕苦累,刻苦勤奋的学习。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31 .B32 .D33 .(1)这时发生了大瘟疫,人、马、牛病死的很多。皇帝向将领们询问疫情,将领们回答说:活着的仅十分之四、五。(2)在此之前,武帝身体欠安,到康复之后,群臣前来祝贺。武帝下诏说:(对)来送礼的都一律谢绝。34 .原因之一:百姓中有人认为瘟疫是鬼神制造的。相应的态度或行为是:有人挂起符箓试图镇服瘟疫。原因之二:曹植认为瘟疫是因为阴阳失位,寒暑错时产生的。其态度或行为是:反对用符箓压制瘟疫,认为民悬符厌之,亦可笑原因之三:太祖道武帝认为瘟疫是天命安排的。其态度或行为是:尽管瘟疫是天命安排的,无法避免,但更强调要尽人力做好当前在吾所以抚之,派兵袭中山。35 .D36 .D37 .A38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39 .(1)凡人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因此各人以自己擅长的,轻视别人不擅长的。(2)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追求名声,不重实际,又有在认识自己上糊涂的缺点,认为自己是贤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