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外部的地球外部的_能能表现形式表现形式_、_、地震等、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固结成岩等对地表形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态的影响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使地表趋于平坦关系关系地球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地球的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太阳太阳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岩浆岩浆活动活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
2、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1)板块划分板块划分: :地球表层的地球表层的_并不是完整一块并不是完整一块, ,而而是被是被_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割成六大板块, ,其中其中A A为为_板块、板块、B B为为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 C为为_板块板块,D,D为美洲板块、为美洲板块、E E为为_板块、板块、F F为南极洲板块。为南极洲板块。岩石圈岩石圈断裂带断裂带欧亚欧亚印度洋印度洋非洲非洲(2)(2)两种边界。两种边界。 边界类型边界类型 地貌地貌挤压碰撞挤压碰撞( (消亡消亡) )大陆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相互挤压_、高原、高原海洋板块与大陆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板块_、山脉或岛弧、山脉或岛弧张裂分离
3、张裂分离( (生长生长) )陆地板块内部陆地板块内部_海洋中板块张裂海洋中板块张裂_山脉山脉海沟海沟裂谷裂谷大洋中脊大洋中脊2.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1)褶皱褶皱: :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 ,有两有两种基本种基本形态。形态。背斜背斜: :中间中间_,_,常形成山岭常形成山岭, ,外力作用下常形外力作用下常形成成_;_;向斜向斜: :中间中间_,_,常形成谷地常形成谷地, ,但由于受挤压岩但由于受挤压岩石坚硬石坚硬, ,外力作用下会形成外力作用下会形成_。向上隆起向上隆起谷地谷地向下凹陷向下凹陷山地山地(2)(2)
4、断层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 ,发生发生_,_,两侧的岩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_。断裂断裂位移位移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 :风化风化搬运搬运固结成岩固结成岩2.2.主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代码代码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实例实例A A_地貌地貌长江三峡与黄土高原千沟长江三峡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万壑B B_地貌地貌_和河口三角洲和河口三角洲C C_地貌地貌戈壁、风蚀洼地、风蚀蘑戈壁、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菇等D D_地貌地貌沙丘、沙垄等沙丘、沙
5、垄等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流水堆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风力侵蚀风力侵蚀风力堆积风力堆积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1.合理改造能够趋利避害。合理改造能够趋利避害。2.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盲区扫描【盲区扫描】1.1.地形在不同的时期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地形在不同的时期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地形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同时作用地形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同时作用, ,但在不同的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时期, ,主导作用有所差异主导作用有所差异, ,如渭河平原如渭河平原, ,早期以内力早期以内力作用为主作用为主, ,形成谷地形成谷地, ,现在以流水
6、的沉积作用为主现在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 ,形成形成平原地形。平原地形。2.2.板块是对岩石圈的划分而非对地壳的划分。板块是对岩石圈的划分而非对地壳的划分。地球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地球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可以看成漂浮的各个组成板块。可以看成漂浮的各个组成板块。而软流层以上除地壳外而软流层以上除地壳外, ,还包括地幔的上部还包括地幔的上部, ,因此板块因此板块实际上就是岩石圈被分割的部分。实际上就是岩石圈被分割的部分。3.3.海洋中的最深部位并非是板块的张裂地带。海洋中的最深部位并非是板块的张裂地带。海洋中的板块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大洋中脊海洋中的板块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大洋中脊, ,是海底岩浆是海底岩浆
7、喷出形成的海底山脉。海洋中最深的部位应该出现于喷出形成的海底山脉。海洋中最深的部位应该出现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海沟。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海沟。4.4.背斜受侵蚀不一定形成谷地背斜受侵蚀不一定形成谷地, ,向斜受侵蚀不一定形成向斜受侵蚀不一定形成山地。山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岩石易被侵蚀成谷地岩石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岩石向斜岩石被挤压被挤压, ,抗侵蚀能力较强抗侵蚀能力较强, ,易发育成山地。但在不同的易发育成山地。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时期, ,形成的地形不同。形成的地形不同。考点一考点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1.板块特点与两种边界板块特
8、点与两种边界: :(1)(1)板块漂浮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之上, ,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两个板块之间的交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2)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 ,凝固后形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成新的大洋地壳, ,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后继续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速度推向两边, ,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
9、当扩张着的大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 ,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中, ,逐渐熔化而消亡逐渐熔化而消亡, ,形成消亡边界。具体如下图所示形成消亡边界。具体如下图所示: :2.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边界类边界类型型示意图示意图明显地形明显地形实例实例生长边生长边界界陆地内部张陆地内部张裂裂: :裂谷裂谷东非大裂东非大裂谷谷海洋内部张海洋内部张裂裂: :海岭海岭大西洋中大西洋中脊脊消消亡亡边边界界碰碰撞撞边边界界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山脉山脉和高原和高原青藏高青藏高原、喜原、喜马拉雅马
10、拉雅山脉山脉大洋板块大洋板块大洋板块大洋板块洋中岛洋中岛弧、海弧、海沟沟新西兰新西兰南北二南北二岛岛消消亡亡边边界界俯俯冲冲边边界界大陆板块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大洋板块海岸山海岸山脉、陆脉、陆缘岛弧、缘岛弧、海沟海沟太平洋太平洋西部的西部的海沟、海沟、岛弧链岛弧链【过关题组【过关题组】1.(20161.(2016北京高考北京高考)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读图, ,平顶海山平顶海山( () )A.A.为褶皱山为褶皱山B.B.由沉积岩构成由沉积岩构成C.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解
11、析】选选D D。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山是地下岩浆喷发该山是地下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而形成的火山, ,受外力作用山顶变平受外力作用山顶变平, ,随着岩石圈的下随着岩石圈的下降降, ,山顶部没入水下山顶部没入水下, ,进一步受海水的侵蚀变得更为平进一步受海水的侵蚀变得更为平坦坦, ,所以所以D D正确。正确。读物质循环示意图读物质循环示意图, ,回答回答2 2、3 3题。题。2.2.图中图中M(M(大洋海岭大洋海岭) )可能位于可能位于( () )A.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B.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C.C
12、.大陆板块内部的碰撞地带大陆板块内部的碰撞地带D.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3.3.如果如果P P板块为太平洋板块板块为太平洋板块, ,则则Q Q处可能形成处可能形成( () )A.A.喜马拉雅山系喜马拉雅山系 B.B.海岸山脉海岸山脉C.C.阿尔卑斯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D.D.新的大洋新的大洋【解析【解析】2 2选选B,3B,3选选B B。第。第2 2题题, ,大洋海岭位于大洋板块与大洋海岭位于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第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第3 3题题, ,如果如果P P板块为太平洋板块板块为太平洋板块, ,则则Q Q处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交界地
13、区处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区, ,可能可能形成海岸山脉。形成海岸山脉。考点二考点二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貌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 ,二者在产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区别, ,具体分析如下具体分析如下: :1.1.背斜与向斜背斜与向斜: :背斜背斜 向斜向斜判判断断方方法法从形态上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岩层一般向下弯曲曲从岩层的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
14、分岩层较中心部分岩层较新新, ,两翼岩层较两翼岩层较老老图示图示 背斜背斜 向斜向斜构构造造地地貌貌未侵蚀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常形成山岭山岭图示图示 2.2.断层断层: :(1)(1)判断方法。判断方法。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 ,一是看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 ,二是看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动、位移,
15、,如右图如右图,A,A、B B与与C C地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地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因因此是断层此是断层, ,但但D D处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处只有破裂但无位移, ,所以不是断层而仅所以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为断裂。(2)(2)断层地貌。断层地貌。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实例实例大断层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断层断层不同不同部位部位上升岩块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华山、庐山、泰山泰山下降岩块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河谷地沿断层线沿断层线发育成沟谷发育成沟谷, ,有时形有时形成泉、湖泊成泉、湖泊【拓展提升【拓展提
16、升】地质构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应用地质构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应用【过关题组【过关题组】(2016(2016台州模拟台州模拟)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MOQ一线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 ,完成完成1 1、2 2题。题。1.1.字母所示区域字母所示区域, ,属于向斜山的是属于向斜山的是( () )A.M B.O C.P D.QA.M B.O C.P D.Q2.2.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 ,该地该地( () )A.A.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B.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C.
17、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D.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解析【解析】1 1选选B,2B,2选选D D。第。第1 1题题, ,根据岩层的形态根据岩层的形态, ,可判断可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地质构造类型; ;再结合地貌景观图再结合地貌景观图, ,可判断地形类型。可判断地形类型。第第2 2题题, ,地质构造示意图显示地质构造示意图显示, ,岩层发生弯曲褶皱岩层发生弯曲褶皱, ,另外另外还有断层还有断层, ,这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这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 ;有些岩层已经不完有些岩层已经不完整整, ,说明受到了外力作用的影响。说明受到了外力作用的影响。(2016(2
18、016浙江浙江1010月选考真题月选考真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同, ,一侧植被茂盛一侧植被茂盛, ,另一侧植被稀疏。据此完成另一侧植被稀疏。据此完成3 3、4 4题。题。3.3.从成因看从成因看, ,该河谷为该河谷为( () )A.A.地堑谷地堑谷 B.B.断层谷断层谷 C.C.背斜谷背斜谷 D.D.向斜谷向斜谷4.4.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是( () )A.A.侧侧, ,光照较强光照较强 B.B.侧侧, ,热量较多热量
19、较多C.C.侧侧, ,蒸发较弱蒸发较弱 D.D.侧侧, ,降水较多降水较多【解析【解析】3 3选选B,4B,4选选C C。第。第3 3题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图中可以看出, ,沉积岩沉积岩2 2、3 3出现了断裂错位出现了断裂错位, ,说明该河谷为断层谷。第说明该河谷为断层谷。第4 4题题, ,该地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干旱区区为我国西北干旱区, ,总体降水量少总体降水量少, ,侧位于北坡侧位于北坡, ,为为阴坡阴坡, ,光照弱光照弱, ,蒸发少蒸发少, ,水分条件好水分条件好, ,植被茂盛植被茂盛; ;而而侧位侧位于南坡于南坡, ,为阳坡为阳坡, ,光照强光照强, ,蒸发强蒸发强, ,水分条件差
20、水分条件差, ,植被稀疏。植被稀疏。考点三考点三外力作用的地貌外力作用的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改变地表形态等改变地表形态, ,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化学作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化学作用等形式。下面是主要的三种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用等形式。下面是主要的三种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1.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使地表岩石被破坏使地表岩石被破坏, ,碎屑状风碎屑状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化物残留在地
21、表, ,形成风化壳形成风化壳( (注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普遍( (例例: :花岗岩的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球状风化) )2.2.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风力风力侵蚀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风力吹蚀和磨蚀, ,形形成戈壁、风蚀洼地、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例: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 )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流流水水侵侵蚀蚀侵侵蚀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 ,形成形成“V”V”型
22、谷型谷, ,使坡面使坡面破碎破碎, ,形成沟壑纵横的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红色沙红色沙漠漠”“”“石漠化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例例: :长江三峡、黄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万壑、瀑布) )溶溶蚀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地表崎岖, ,地地表水易渗漏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 (石灰石灰岩岩) )分布地区分布地区( (例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林) )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冰川冰川侵蚀侵蚀形成冰斗、
23、角峰、形成冰斗、角峰、“U”U”型谷、冰蚀平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原、冰蚀洼地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地区( (例例: :挪威峡湾、中挪威峡湾、中欧欧东欧平原东欧平原) )3.3.沉积作用沉积作用: :冰川冰川沉积沉积杂乱堆积杂乱堆积, ,形成冰碛地貌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区流水流水沉积沉积形成冲积扇形成冲积扇( (河流河流出山口出山口) )、三角洲、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河流入海口) )、冲、冲积平原积平原( (河流中下河流中下游游) )颗粒大、比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重大的先沉积积, ,颗粒小、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比重小的后沉积
24、沉积河流出山口、入海口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例: :长江三角洲、恒河平长江三角洲、恒河平原原) )风力风力沉积沉积形成沙丘形成沙丘( (静止沙静止沙丘、移动沙丘丘、移动沙丘) )和和沙漠边缘的黄土沙漠边缘的黄土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貌表现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貌表现(1)(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多风力侵蚀地貌多
25、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 ,多流水侵蚀地貌和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 ,多角峰、冰斗、多角峰、冰斗、“U U”型谷、型谷、冰碛丘陵等。冰碛丘陵等。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地貌。(2)(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上游侵蚀, ,中游搬运中游搬运, ,下游沉积。因此下游沉积。因此, ,上上游多为高山峡谷游
26、多为高山峡谷, ,中游河道变宽中游河道变宽, ,下游为冲积平原、河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冰川作用冰川作用: :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 ;山下堆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风力作用: :在风源地附近在风源地附近, ,以侵蚀作用为主以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风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蘑菇、风蚀城堡等; ;在风力搬运途中在风力搬运途中, ,风力减弱会形成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过关题组【过关题组】(2016(2016全国卷全国卷)
27、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 ,标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 13 3题。题。1.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 ,海岸线海岸线( () )A.A.向陆地方向推进向陆地方向推进B.B.向海洋方向推进向海洋方向推进C.C.位置稳定位置稳定D.D.反复进退反复进退2.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
28、 ,并在贝壳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堤外堆积。由此( () )A.A.形成新的贝壳堤形成新的贝壳堤B.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C.形成河口三角洲形成河口三角洲D.D.迫使河流改道迫使河流改道3.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A.位置稳定位置稳定, ,泥沙沉积量小泥沙沉积量小B.B.位置稳定位置稳定, ,泥沙沉积量大泥沙沉积量大C.C.位置多次变动位置多次变动, ,泥沙沉积量小泥沙沉积量小D.D.位置多次变动位置多次变动, ,泥沙沉积量大泥沙
29、沉积量大【解析【解析】1 1选选C,2C,2选选B,3B,3选选D D。第。第1 1题题,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贝壳堤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贝壳在同一海岸地带堆积贝壳在同一海岸地带堆积, ,形成时间长形成时间长, ,这就要求海岸这就要求海岸线位置稳定。第线位置稳定。第2 2题题, ,可逐项分析如下可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选项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结论结论A A项项由材料可知由材料可知, ,贝壳堤的形成是由死亡贝壳堤的形成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而成的贝类生物堆积而成, ,而此题表述是而此题表述是海水搬运泥沙堆积海水搬运泥沙堆
30、积错误错误B B项项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泥沙, ,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形成新的海形成新的海岸岸, ,长期堆积长期堆积, ,使得贝壳堤与海岸线的使得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变大距离变大正确正确选项选项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结论结论C C项项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河流搬运泥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河流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而形成沙在入海口堆积而形成, ,并非海水搬并非海水搬运泥沙堆积而形成运泥沙堆积而形成错误错误D D项项贝壳堤以及海水堆积泥沙形成新的海贝壳堤以及海水堆积泥沙形成新的海岸岸, ,量小量小, ,强度低强度低, ,并不能迫使河流改并不
31、能迫使河流改道道, ,且河流改道应在内陆地区发生且河流改道应在内陆地区发生, ,不不会在河口发生会在河口发生错误错误第第3 3题题,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由多由多条贝壳堤的位置变动可说明河口线经多次位置的变动条贝壳堤的位置变动可说明河口线经多次位置的变动, ,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4.(20164.(2016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位于河流两岸位于河流两岸, ,冲刷作用强烈的是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双选双选)()() )A.A. B. B. C. C. D
32、. D.【解析【解析】选选BDBD。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左岸容左岸容易被侵蚀易被侵蚀; ;凸岸和凹岸相比凸岸和凹岸相比, ,凹岸更容易被侵蚀凹岸更容易被侵蚀, ,凸岸泥凸岸泥沙堆积。图中沙堆积。图中相比相比, ,是凹岸且是左岸是凹岸且是左岸, ,更容易被更容易被侵蚀侵蚀; ;相比相比, ,是河流的左岸是河流的左岸, ,容易被侵蚀。容易被侵蚀。5.(20165.(2016湖州高一检测湖州高一检测)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1)(1)分析分析AB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截面
33、河谷深邃的原因。(2)(2)分析分析CD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地上河”的原因。的原因。(3)(3)若若EF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 ,指出其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可能偏移的方向(E(E岸或岸或F F岸岸),),并说明判断依据。并说明判断依据。【解析【解析】第第(1)(1)题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处岩层向上拱起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为背斜, ,受张力岩石破碎受张力岩石破碎, ,受流水侵蚀严重受流水侵蚀严重, ,因而河谷深因而河谷深邃。第邃。第(2)(2)题题, ,该段河流弯曲该段河流弯曲, ,水流变缓水流变缓
34、, ,泥沙淤积泥沙淤积, ,河道河道变浅变浅, ,为防止洪水人们加高堤坝为防止洪水人们加高堤坝, ,久而久之形成久而久之形成“地上地上河河”。第。第(3)(3)题题,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F,F岸泥沙不断堆岸泥沙不断堆积积, ,因而向该岸偏移。因而向该岸偏移。答案答案: :(1)(1)位于背斜顶部位于背斜顶部, ,受张力作用受张力作用, ,裂隙发育裂隙发育; ;河流落河流落差大差大, ,水流急水流急, ,流水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强。(2)(2)河道弯曲河道弯曲, ,流速较缓流速较缓, ,导致泥沙易沉积导致泥沙易沉积; ;人为加高堤人为加高堤坝。坝。(3)F(3)F岸。受
35、地转偏向力影响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北半球河水右偏北半球河水右偏, ,右右(E)(E)岸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 (或答左或答左(F)(F)岸泥沙不断堆积岸泥沙不断堆积)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考题实战【考题实战】(2016(2016浙江高考浙江高考)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 ,图中地层年代由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到变老。图中阶地变老。图中阶地( (用用T T表示表示, ,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 )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水位的阶梯状
36、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成。完成1 1、2 2题。题。1.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断,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A.向斜东侧大向斜东侧大 B.B.背斜东侧小背斜东侧小C.C.向斜西侧大向斜西侧大 D.D.背斜西侧小背斜西侧小2.2.矿产调查发现矿产调查发现, ,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矿产, ,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A.甲甲 B.B.乙乙
37、 C.C.丙丙 D.D.丁丁【解析【解析】1 1选选C,2C,2选选B B。第。第1 1题题, ,图中自谷底向东西两侧分图中自谷底向东西两侧分别为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别为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其地层年代由新变老其地层年代由新变老, ,因此因此为向斜构造。对比两岸河流阶地地貌形态可知为向斜构造。对比两岸河流阶地地貌形态可知, ,西侧阶西侧阶地沉积物较少地沉积物较少, ,同一阶地的高度较高同一阶地的高度较高, ,说明该侧地壳抬说明该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升幅度大。第2 2题题, ,贵重金属矿产形成于内力作用的岩贵重金属矿产形成于内力作用的岩层中层中, ,而此河段的河床岩层均为沉积岩而此河段的河床岩层
38、均为沉积岩, ,因此贵重金属因此贵重金属矿产是由河流自上游携带在此沉积形成的。根据河水矿产是由河流自上游携带在此沉积形成的。根据河水深不易开采可推测深不易开采可推测, ,重金属矿产应存在于靠近谷底的阶重金属矿产应存在于靠近谷底的阶地地T T1 1的沙、卵石沉积物中。甲为粘土层的沙、卵石沉积物中。甲为粘土层, ,丙、丁位于山丙、丁位于山地地, ,不会有来自上游的物质。不会有来自上游的物质。3.(20143.(2014浙江高考浙江高考)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38.5所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 ,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
39、藏越深埋藏越深,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式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解析【解析】选选C C。地断裂抬升地断裂抬升, ,地断裂下沉地断裂下沉, ,但不位于但不位于黄河干流上黄河干流上, ,故故A A、B B项错误项错误; ;地断裂下沉地断裂下沉, ,由黄河干流由黄河干流泥沙冲积而形成泥沙冲积而形成, ,故故C C项正确项正确; ;地断裂抬升地断裂抬升, ,以侵蚀作以侵蚀作用为主用为主, ,故故D D项错误。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