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塑模具设计注塑模具设计 第2章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1.顶出机构的设计顶出机构的设计2.2.1 2.1 顶出机构顶出机构1)概念: 将胶件安全无损坏地推离模具;2)分类: 顶针(推杆),司筒(推管),推板,内螺纹脱模,气动,复合脱模;1 1)顶针推出)顶针推出圆顶针优点: 制造加工方便; 阻力小; 维修方便;缺点:顶出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1 1)顶针推出)顶针推出 扁顶针:常用于顶边或深骨部位; 优点: 顶出力大; 缺点: 加工困难; 易磨损,以及成本高设计要点:顶针直径尽量大,尽量多些;尽量对称布置;顶针直径 d 3mm时,选用有托顶针;顶针顶出面如果是斜面或曲面,顶针沉头要做
2、定位防转,顶面要加阶梯防滑; 扁顶针、顶针与孔配合长度L=1015mm;对小直径针L取直径的56倍。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布置于塑件隐蔽处及脱模力大的地方;胶件全部脱离模具的尺寸加5至10mm,或2/3的制品高度; 顶针、扁梢的排步原则2 2)司筒(推管)顶出)司筒(推管)顶出常用于细长螺丝柱,圆筒形零件的顶出;优点: 顶出力较大且均匀,不会留下明显痕迹。缺点: 制造和装配麻烦,易磨损,出披锋,成本高。设计要点:柱高小于15mm或螺丝柱壁厚小于0.75mm的,尽量不用司筒,而在其附近对称加兩枝頂針;司筒壁厚一般為0.751.5MM;司筒壁在1mm以下或司筒壁径比0.1的要做有托司
3、筒;司筒针固定:压板和无头螺丝; 应用实例:注:为防止BOSS缩水,外圈需做火山口,司筒针也需做偷肉。 司筒针最好没有插破3 3)推板推出)推板推出薄壁、深腔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 优点: 推力大而平稳。缺点: 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设计要点:导柱高出推板的高度A应大于推板推出距离;推板与型芯配合:锥面配合5-10,口部要起级0.20.3mm;推板用螺钉固定在复位杆上。大水口浇注系统中,分流道不可以做在推板上。4 4)推块推出)推块推出对胶件表面不允许有顶针痕迹(如透明胶件),且表面有较高要求的胶件;设计要点:设计要点:推块应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选用材料应与
4、镶件有一定的硬度差(一般在HRC5度以上),推块需渗氮处理(除不锈钢不宜渗氮外)。推块与呵镶件配合侧面应成锥面,不宜采用直身面配合。推块推出应保证稳定,对较大推块须设置两个以上的推杆;5 5)气动脱模机构)气动脱模机构 大型薄壳、深腔类制品,动模多采用气动脱模; PVC轮胎模; 易粘前模的胶件;6 6)强制脱模)强制脱模 由于成品材质为PP,质软,易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此塑件的倒勾可利用易变形之特性强制脱模;内螺纹机动脱模机构,动力来源如下: 马达;液压; 气压; 齿条。 注:塑件外表面或端面要加止转结构。7 7)内螺纹脱模机构内螺纹脱模机构若一次推出,容易变形。大型薄壁制品常常要分几级推出。尤
5、其是当制品不能承受推杆施加的力时更应使用几级(通常用二次)推出。8 8)二次推出二次推出 脱模力的估算:计算公式见书。以下情况包紧力脱模力的估算:计算公式见书。以下情况包紧力较大,要求脱模力也较大:较大,要求脱模力也较大: 收缩率越大塑件;收缩率越大塑件; 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 深腔塑件;深腔塑件; 有深骨位的胶件;有深骨位的胶件; 透明胶件模;透明胶件模; 顶针板先复位机构 何时要加顶针板先复位机构? 侧向抽芯底部有顶针或司筒; 前模斜滑块底部有顶针或司筒; 后模有推块; 斜顶的位置有碰穿孔; 圆顶针顶边时一部分“顶空”;顶针板先复位机构顶针板先复位机构复位弹簧,不能单独
6、使用;摆杆先复位机构; 注塑机顶棍的拉回功能; 复位杆(回针)下加弹簧或弹力胶。 顶出常见问题分析: 顶白变形:顶白变形: 模具设计问题:顶针太小;模具设计问题:顶针太小; 顶针太少;顶针位置不对。顶针太少;顶针位置不对。 模具制造问题:省模不对。模具制造问题:省模不对。 调机问题: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调机问题: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 粘前(后)模:省模不对;分模面选择不对;注射压粘前(后)模:省模不对;分模面选择不对;注射压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力太大;保压时间太长。 断顶针:顶针太小;顶针太少;模具制造问题。断顶针:顶针太小;顶针太少;模具制造问题。 顶针位出披锋:配合不良或磨损。顶针位出披锋:配合不良或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