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填空题).doc

上传人(卖家):学科研究君 文档编号:305041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填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填空题)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共有57个题。答案详见教材和教师用书。1. 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        )、(        )、(        

2、;)、(        )。2. 人体的骨头共有(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3. X光下,一只手上的骨头有(        )块。4. 和其他动物骨骼一样,人的骨骼也是(            ),它们可以(         ),不但能(        ),

3、还能(        )。5. 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        ),它能制造(        )。6. (      )、(        )和(       )保护人的内脏器官。7. 骨骼具有(       )、(         )、(         &nbs

4、p;)等作用。8. 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        )、(      )、(        )。9. 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        )是不够的,还必须有(        )的参与。(        )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10.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        )带动(   &nb

5、sp;    )运动而实现的。11. 人体肌肉共有(        )多块。12. 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        ),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        )。13. (        )可以强健我们的(       &nb

6、sp;)和(        ),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14.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        )并增大肺活量,使人体更有(        );经常运动的人(        )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15. 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        )、(        )和( &n

7、bsp;      )的效果不完全一样。16.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        )和(        )含量高的食品。17. 刚出壳的蚁蚕很(        ),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        )或(        )轻轻帮助它。18. 蚕卵是(        )的,呈

8、(        ),中间有些凹下去。19. 有的蚁蚕已经出壳,样子像(        ),只有(        )长。20. 蚕(        )时,千万不要弄断它身上的丝,不然,它的“外衣”不仅脱不下来,而且还会死掉。21. 蚕的一生要脱皮(        )次,排完最后一次(        )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     &

9、nbsp;  )、有些(        )。它开始摇头晃脑地练习(        )啦!22. 在古代,只有(        )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23. (        )年前,我国西汉的(        )用(        )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得中国与(       &n

10、bsp;)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24. 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把蚕茧表面的乱丝(        );把蚕茧在(        )中浸泡;用(        )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一根丝的长度。25. 蚕的一生要蜕(        )次皮,蚕蛾交配后就开始(        ),蚕从(       &n

11、bsp;)出来变成肉虫子,(        )以后变成蛾子,蚕(              )变成蛹,蛹又变成蛾。26. 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        )、(        )。27.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

12、nbsp;  )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        )或(        )的物体。28. 选择不同的(        ),判断物体是否(        )的结论也不相同。29. (        )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        )是必要的,对

13、判断物体(        )也是不可缺少的。30.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没有(        )或(        )的物体。31. (        )可以用(        )内通过的(        )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        )。32. 气

14、象台在发布(        )预报时,强调时间、风速、风级等。33. 有些事物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        )或(        )。如(            )(              )(               )(    

15、            )等。34.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        )以上的运动方式。35.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拉力(        ),走得越快。拉力(        ),走得越慢。36. 大科学家(        )注意到教堂的吊灯在风中不停地摆动。37. 在一个摆中,从出发点摆过去再摆回来,算( &

16、nbsp;      )次。摆的快慢与(        )有关系,(        ),摆得越快。(        ),摆得越慢。38. 生活中(        )、(        )还有摆动。39. 力是(        )的,但我们可以(        )和(   &nbs

17、p;    )到它的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40.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  41. 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        )了。我们可以利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42. 使用弹簧秤前先检查(       &

18、nbsp;)是否指在“0”处;读数时,视线要与(        )平齐;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                 )。43.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物体受到(        )时,(        )或(        )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        )或(  

19、;      ),这种性质叫做(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        )或(        )的力叫做(        )。44. (        )的第一个解释: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这种力使其他东西掉下来时,也都落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垂直向下的(        )

20、。45.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        )时,在两个物体的(        )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        )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46. 物体穿过(        )或(        )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        )。47. 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有利于克服(        

21、)。48.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        )有关。伞面(        ),下降速度越快。伞面(        ),下降速度越慢。49. 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        )的方法。50. 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        )、(   &

22、nbsp;    )、(        )。51. 调查校园里的昆虫,采用(        )调查。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        )调查;调查下午放学后时间的分配情况,采用(        )调查。52. 调查三代人的童年时期家庭使用的燃料有什么变化,采用(        )调查;调查城镇居民摄入营养结构的变化对其健康状况有什么影响,采用(   &nbs

23、p;    )调查。53. 健康教育专家告诫: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使得(        )、(        )等慢性病逐年上升的趋势。54. 当你在解释地上鸡蛋破碎的原因时,你就是在作(        );当你在猜测手中鸡蛋的“命运”时,你就在作(        )。55. 在科学探究中,(        )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        )就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56. 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57. 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        ),而是有根据的(        )。如果根据只是个人(        )未经科学(        ),往往是要出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24) > 2001版资料(旧)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填空题).doc)为本站会员(学科研究君)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