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

上传人(卖家):二十一笔画 文档编号:3148551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读新课标: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本文拟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一线体育教师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新课标的改革要点和核心要求提供参考。因为只有深刻领会新课程方案的新要求,系统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改革实质,才能保证新课程教学改革不变形、不走样,才能有力推进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和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由注重能力升华为发展素养。从三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表述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经历了从“突出健

2、康”到“增进健康,培养意识和能力”再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与变化。三次课改在课程性质方面都强调了“健康”目标,同时新课标从上轮课改的“注重能力”变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能力到素养是一种质的升华。能力是中性的,而素养是有方向性的;能力预示着可能性,素养体现着必要性;能力更强调能做什么,素养更强调愿做、该做和希望做什么。素养基于实然而趋于应然,融二者为一体,凸显主动获得能力和主动应用能力的价值意义。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升华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看,新课标更加强化和凸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要求超越运动技能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服务于培

3、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升级为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结合课程的性质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从课程目标导向看,新课标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实则是将前两轮课程改革关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育内化机制的一种深化,核心素养是受教育后内化于人的内在结果,具有具身性和应然性,体现了不断从“物”走向“人”的迭代升级,真正实现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让课程“目中有人”。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素养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运动能

4、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的视角,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基于发展核心素养育人要求,系统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趋于学科核心素养育人要求课程理念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较为系统、理性的具有指向性的课程价值观念。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首先要全面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的内涵。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健康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由此可

5、见,核心素养既包括体质健康、知识技能等,更指向通过学科实践主动获得能力和主动应用能力。只有通过学科技能化、情境化、生活化乃至社会化的实践才能使知识技能内化、转化、升华为核心素养,三大核心素养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体现全方位育人的价值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基于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三大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确立了“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的课程理念,体现了从“教育思想”“学科追求”“课程论”“方法论”“学习评价”到“教育公平”的课程教学与育人系统、全面的思想观,也是体育与健

6、康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念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只有整体、系统地认识与理解课程理念,才能正确指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让新课标落地不变味、不偏向。坚持“健康第一”既是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增进健康的核心追求和价值取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追求的是学生运用其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参与体育运动、健康实践和社会生活,体现了“以练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练、赛”一体化的思想。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的理念反映了课程论的总体思想,直接反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化向专项化发展的纵向有机衔接,多项目、跨学科横向

7、内在联系”的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上。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的理念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教学方法论的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其实践育人的本质要求注重“情境化、技能化、结构化、体能化”四化结合的教学实践,发展学生探索、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特征,要求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对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进行全面的判断与反馈,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了“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要求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应该更多地关注、理解、尊重和处理好个体差异,让学生平

8、等而有尊严地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充分而适宜的发展。三、基于课程教学的一体化导向,正确理解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整体设计运动技能由基础性、多样性向专项化纵向衔接发展。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和身心发展规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五大内容进行了系统安排和设计。从新课标运动技能内容结构(见表1)可以看出,在运动技能内容上将水平一设置为“基本运动技能”,以夯实运动基础为主,也体现了从幼儿向小学生转变的幼小衔接和基础性的特点;将水平二和水平三设置为六类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体验,体现

9、了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性、全面性、多样化的特点。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化还体现在对具体运动项目学习的要求上(见表2),要让学生有12个项目或同系列项目组合的学习和体验,并要求各水平学练的运动项目可以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不同,体现了多样性也可趋于相对专项性的特点;初中(水平四)的专项运动技能由小学六类逐步紧缩为四类中各1项,到初三可进行1个运动项目的学习,体现了向专项化发展的特点。从上述内容结构分析来看,新课标在整体课程内容设置上体现了从“重基础、多样化向专项化发展的纵向衔接”“专项运动技能和项目横向多样”的一体化理念,使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为进入高中后的选项教学

10、衔接夯实基础。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横向关联贯穿始终鉴于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水平一学习内容设置为基本运动技能(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其内容本身体现了平衡、灵敏、协调、柔韧、控制等基本体能的发展,因而没有专门设置体能内容。从水平二至水平四一致性地设置了“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反应能力、位移速度、协调性、灵敏性、爆发力、平衡能力”11项基本体能,并要求在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中安排适宜的相应专项体能,既体现了体能与技能的关联,也体现了从小学到初中体能发展的一致性和全面性。同时,新课标将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贯穿义务教育学段学习的始终

11、,既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高度融合,也体现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多学科的有机关联,通过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四、基于专项运动的项目式学习,构建运动项目大单元实施进阶性教学加强专项运动技能深度学习,在运动中生成素养为了强化知识技能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方法以及内在逻辑,新课标在强调专项运动技能横向多样的基础上,更强调专项运动项目纵向的结构化学习。通过不同专项运动技能的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专项运动项目的情境中深度参与、深度理解、深度运用和深度感悟,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结构化

12、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在主动活动中形成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品格的综合效应,发展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和解决真实运动以及健康健身问题的关键能力。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运动项目的结构化学习,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提出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化运动中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技能学习的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应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学生走近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新课标构建的运动技能项目化的

13、学习模式既指向了运动技能“教会、勤练、常赛”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从学科知识技能本位转向运动项目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实施主题性大单元教学强化运动技能的学习实践深度学习运动项目,应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方法,开发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本质的真实运动和健康健身生活的方法、原理等大概念、大主题或大任务等课程教学形态,并基于大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构建进阶性的主题大单元,开展基于真实运动及生活情境的深度学习,增进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化联系,加强知行合一,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实践水平一的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可借鉴“技术主题”理论围绕运动概念和动作技能

14、提取相关大概念,构建进阶性主题单元,例如“不同方式的投掷”。单元的构建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具有生活化、综合性、活动化的特点,强化学生学习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创设生活情境,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等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获得具体直观的经验,习得动作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学习水平二以上的专项运动系列学习,可借鉴“项群理论”“概念体育理论”“核心技术理论”等提取大概念构建大单元教学。例如,根据“项群理论”开发提取“隔网对抗性项群”中的共同原理、方法并提取大概念,基于大概念构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项目的进阶性大单元,使一个项群共同的学习规律显现出来,获得远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

15、实践的教学效益。专项运动项目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要注意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变化,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同时每一个大单元要体现运动项目学习的完整性。例如,构建球类项目第一个大单元时,就要让学生接受相对简单但比较完整的基本技术、技术组合、简单的游戏或比赛方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尽早地进行完整和结构化运动的学习和体验,形成丰富的、深刻的运动体验。五、基于素养立意的结构化评价,全面发挥学业质量标准的导向功能突出素养立意的情境性结构化评价导向依据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将从理解、反复练习、训练式教学走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教学;从先学后用为特点的能力培养观念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

16、向的能力培养模式;从先零后整、碎片积累的组装式学习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从更关注知识、技术学习的系统性、准确性走向更关注对完整运动的实践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从更看重学习的结果走向更看重学习的过程。因而,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要坚持“无应用情境、无过程评价就无知识技能和素养评价”的理念。监测点必须“生长”在运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或应用知识技能的“土壤”之中。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从碎片化、点状式测试评价走向整体性、结构化评价,在素养立意的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等真实任务中进行评价。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新课标结合学习内容分别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学业

17、质量合格标准,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从学业质量标准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评价运动能力的发展上,既要评价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提高程度,更注重在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或比赛中的表现;在评价健康行为方面,既要考查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日常体育锻炼情况、在体育运动和生活中运用健康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情绪调控与环境适应、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在体育品德方面重点评价其学练、展示或比赛中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核心素养的质量意识,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具体评价量规应用于教

18、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以体育教师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目标达成、素养生成等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利用运动监测设备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和运动负荷,准确分析和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等。通过综合性学习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解读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

19、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从个

20、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2)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

21、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计算思维。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3)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掌握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运用其从事

22、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尊重公共规范,既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的个体合法权益,也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解读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

23、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

24、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3.体育品德体育品德是指遵循在体育运动中应当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

25、德和体育品格。 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

26、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2分目标 运动能力: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健康行为:高中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与合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体育品德: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解读2022新课标 :开启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新征程.doc)为本站会员(二十一笔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