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鞣质鞣质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一)定义定义 鞣质(鞣质(tannins)是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是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它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以及葡萄糖(及其它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以及两者混合组成的植物多元酚。两者混合组成的植物多元酚。(二)分布概况;(二)分布概况;1、存在科属及中草药、存在科属及中草药 2、存在部位、存在部位-果实、木部、根、树皮、叶。果实、木部、根、树皮、叶。(三)生理活性与临床应用(三)生理活性与临床应用 (四四)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第二节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2、根据鞣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可分为三类根据鞣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可分为三类:(一)、(一)、可水解鞣质可水解鞣质1、鞣质鞣质 2、逆没食子鞣质、逆没食子鞣质3、可水解鞣质低聚体、可水解鞣质低聚体4、C-苷鞣质苷鞣质5、咖啡鞣质、咖啡鞣质(二)(二)缩合鞣质缩合鞣质重要的单元是重要的单元是-黄烷黄烷-3,4-二醇,原花色素二醇,原花色素(三)(三)复合鞣质复合鞣质-兼有两者结构与性质。兼有两者结构与性质。没食子没食子黄烷黄烷-3-醇醇第三节第三节 鞣质的理化性质鞣质的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二)化学性质第四节第四节 鞣质的提取与分离鞣质的提取与分离一、鞣质的提取:最常用
3、一、鞣质的提取:最常用50%-70%的含水丙酮组组织破碎的含水丙酮组组织破碎法提取法提取二、鞣质的分离二、鞣质的分离 1、溶剂法、溶剂法 2、明胶沉淀法、明胶沉淀法 3、钙盐沉淀法(石灰法)、钙盐沉淀法(石灰法)4、柱色谱法:反相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柱色谱法:反相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聚酰胺吸附法聚酰胺吸附法 5、HPLC法法第五节第五节 鞣质的检识鞣质的检识一、色谱检识:一、色谱检识:样品:生药的含水丙酮提取液样品:生药的含水丙酮提取液展开剂:酸性溶剂系统展开剂:酸性溶剂系统显色剂:显色剂:三氯化铁、三氯代铁三氯化铁、三氯代铁-铁氰化钾、茴香醛铁氰化钾、茴香醛-硫酸试剂硫酸试剂二、
4、化学检识二、化学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 2、蛋白质沉淀反应、蛋白质沉淀反应 3、生物碱沉淀反应、生物碱沉淀反应三、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区别反应三、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区别反应 结束1、性状、性状-多为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涩味。多为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涩味。2、溶解性、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可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酯酸乙酯,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石油醚酯酸乙酯,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等亲脂性有机溶剂1、还原性:为强还原剂,与、还原性:为强还原剂,与Fehling试剂呈阳性反应。试剂呈阳性反应。2、与蛋白质沉淀、与蛋白质沉淀:二者结合生成
5、不溶于水的复合物。:二者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鞣质水液鞣质水液 +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溶液 复合物沉淀复合物沉淀 丙酮回流分解丙酮回流分解3、与重金属沉淀、与重金属沉淀4、与生物碱沉淀、与生物碱沉淀 5、与三氯化铁的作用:蓝黑色或绿黑色或沉淀、与三氯化铁的作用:蓝黑色或绿黑色或沉淀 6、与铁氰化钾氨溶液的作用:呈深红色,后变为棕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的作用:呈深红色,后变为棕色。鞣质的化学性质:(明胶溶液)(明胶溶液)两类鞣质的区别方法 试剂 可水解鞣质 缩合鞣质1、稀酸共沸 无沉淀 鞣红沉淀(暗红)2、溴 水 无沉淀 沉淀(黄或橙红)3、三氯化铁 兰黑 绿黑4、石灰水 青灰色沉淀 棕红色沉淀5、醋酸铅 沉淀 沉淀(可溶于稀醋酸)6、曼尼希反应 无沉淀 鞣红沉淀 鞣质存在科属鞣质存在科属:杨柳科杨柳科 茜草科茜草科 大戟科大戟科豆豆 科科 山毛榉科山毛榉科 蓼科蓼科桃金娘科桃金娘科 蔷薇科蔷薇科含鞣质的中草药:含鞣质的中草药:地榆地榆 石榴皮石榴皮 五倍子五倍子 月见草月见草 老鹳草老鹳草 虎虎 杖杖 大大 黄黄 茶叶茶叶 仙鹤草仙鹤草 侧侧 柏柏 匾匾 蓄蓄 麻黄麻黄 四季青四季青 钩钩 藤藤 桂桂 皮皮狭叶栎鞣质A代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