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1.简述学习的概念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首先,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其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
2、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地、积极主动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的特点?(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有什么区别?)首先,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4.简述学习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 运动技能(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 刺激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的学习 解决问题的学习(3)奥苏贝尔的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
3、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4)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第二节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1.简述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2.联结派的学习理论有?(1)桑代克的联结说(试误说);(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3.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桑代克通过其著名的“饿猫出迷箱”实验,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映( 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2)学习的联结说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因此也称“试误说”。(3)学习规律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4.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
5、并最终消失。(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总之,经典性条件作用能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性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5.试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及对教育的启发基本规律:(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强化的程式。有连续式强化和间
6、隔式强化。间隔式又包括时间式(包括定时距式、变时距式)和比率式(包括变比率式和定比率式)。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消退。只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惩罚。只能暂时抑制行为。(3)新行为的塑造有两种具体技术:链式塑造:a.终点行为 b.起点行为 c.步调划分 d.及时反馈逆向链式塑造(4)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对教育的启发:(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奖励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强化。(2)教新任务时,要进
7、行及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慎重地对待惩罚。6.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班杜拉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而且他重视对社会学习的研究,形成了他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1)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个体(主要是认知等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2)观察学习含义班杜拉强调,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及其结果而实现
8、。所谓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1)直接的观察学习(2)抽象性观察学习(3)创造性观察学习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第三节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1.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有哪些?(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3)加涅
9、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2.简述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3.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
10、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4.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好处?(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1)可以使得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景中去广泛地迁移应用。(4)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5.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什么?(1)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2)应根据
11、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6.简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在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运动中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不足:他在论述儿童的生长时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以致混淆了学生的发现学习与科学家的发现之间的差异。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其实有些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不清楚的。7.简
12、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1)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2)意义的同化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己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
13、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组合学习:当学习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 整合协调原则 先行组织者策略(4)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
14、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8.什么是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9.简述设计“组织者”的目的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10.试比较奥苏贝尔与布鲁纳对发现学习见解的异同?奥苏贝尔所说的发现学习与布鲁纳所讲的发现学习的内涵有所不同。奥苏贝尔认为,各类学习中都可以采用发现法,
15、甚至可以让学生发现物体的名称。而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是要学习者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原理或原则,使他们向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11.简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是这样的: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各种感受器,如眼、耳等,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首先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象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并保留0.252秒。经过注意和初步加工,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之后再次对它进行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下来。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不
16、断复述信息,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得长一些,但也不超过1分钟。经过对信息的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从而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信息可以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便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回忆起来。具体到学习活动中,加涅又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 (2)了解阶段 (3)获得阶段 (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 (6)概括阶段 (7)操作阶段 (8)反馈阶段12.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实际教学的启示(1)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在重要的地方做强调,以便于学生对信息的选择编码。(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复述这些内容,并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和
17、解释这些内容。13.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1)知识观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2)学习观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主动建构性。(2)社会互动性。(3)情境性。(3)教学观教学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1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应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1)教师要更多地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状况以及见解的合理性等进行监视和调节。(2)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