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简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要求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二、教学目标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有意安排了这一训练点。竹节人阅读要求中安排了三个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2.课文要求按照三个任务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宇宙生命之谜在课后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
2、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人类能否移居火星?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读书目的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3.故宫博物院一课的两个任务是:为家人设计故宫参观路线。为家人介绍景点。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三、教学重难点1.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竹节人一课,作者在描写玩竹节人和老师也在玩竹节人两段内容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传统玩具的喜爱。2.学习写事物时融入感情。例如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好奇心和科学家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10.竹节人教学目标:1认识“颓、疙、瘩”等13个
3、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2.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字
4、词,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
5、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重点指导:风靡 叉腿 金箍棒 俨然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4.趣味识字词(1)出示词语: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如“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2.引
6、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第二部分(3-7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第三部分(8-19自然段):主要写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我们”对此深深着迷。第四部分(20-29自然段):上课老师没收我们的竹节人,在办公室自己却在玩。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交流:co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
7、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2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3.
8、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二)研读课文二、三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
9、19自然段。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学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学生通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
10、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1、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1.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2.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我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1.播放微课快乐的
12、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学习上 生活中 话语里 心理上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生活中对我的亲切关怀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心理上我对老师的感激五、板书设计 9 竹节人 迷竹节人 做竹节人 趣 斗竹节人 没收竹节人 教后记:11.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2.根
13、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2.难点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
14、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
15、指名读生字。重点指导:辐(f)射 轨(gi)道 土壤(rng) 陨(yn)石 厌氧(yng)菌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谜、嫦、揭、摄、御、倾”。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1)出示词语:揭开 轨道 拍摄 枯萎 稀薄 抵御 沧海一粟(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朗读课文。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如“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同学们,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
16、在”展开说明,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第二部分(3-4自然段):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分析除地球和火星外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三部分(5-8自然段):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第四部分(9-10)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师总结: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分析问题:生命存在至少有
17、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2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谁能复述这篇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生:回忆课文内容并
18、复述。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地球之外如果有生命存在,至少要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但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这仍是一个谜。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科学知识小品文的语言特点。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交流: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29自然段。(1)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人类和
19、生命存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学生找:第3自然段,至少应有四个条件: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2)仔细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到地球外的哪些行星?它们符合生命存活的条件吗?师:引导学生找“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学生通过排除法,知道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3)仔细阅读课文第6-9自然段。思考: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找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师
20、引导学生谈出:作比较:作者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一是自转时间相似;二是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此比较,又引出科学家的两种猜测:一是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二是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列数字: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还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举例子: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二是未发现微生物存
21、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作者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思考: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是火星和地球很相似,人类会不会移居火星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只要学生回答的有理有据,即可。此环节让学生展示出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1.播放微课宇宙之谜拓宽学生的视野面。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2.课件出示: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段落,(集体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
22、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四、巩固延伸,作业布置1.完成补充习题,相关题目。2.小练笔:结合“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有理有据的证实自己的观点。(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五、板书设计 10 宇宙生命之谜 提取关键信息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教后记:12.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3.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23、,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2.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2.介绍故宫。(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
24、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事实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还有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恢宏气势吧!(板书课题:故宫博物院)(齐读) 二、明确任务,找到方法1.同学们,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1:文章篇幅特别长。生2: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认识的字特别多。生3:文章的内容都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但分成了四个阅读材料。2.这篇文章围绕“故宫博物院”为我
25、们出示了四个阅读材料,文章篇幅特别长,也出现了很多生字。但请同学们注意,本篇文章打上了星号,是略读课文。也就是在读的时候,粗略地读,了解每篇材料的大意即可。个别实在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先跳过。3.同学们瞧一瞧,这篇文章给我们布置了什么样的阅读任务呢?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4.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阅读方法,想一想:要完成这两个阅读任务,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呢?生1:学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阅读,与阅读任务关联不大的内容我们可以略读。生2:要学会提取相关内容里面有
26、效和重要的信息。5.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我们应该重点阅读哪些材料呢?生1:要计划故宫一日游,画故宫参观路线图,就得知道故宫各个景点的方位,要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生2:要当一个讲解员,就要知道故宫的历史以及故宫有哪些特色景点,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三、依据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1.完成阅读任务一(1)材料一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故宫的哪些主要建筑?根据作者的方位介绍,粗略画出方位图。(2)生交流。(3)师小结: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师总结: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
27、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至神武门离开故宫。(4)课件展示完整的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5)阅读材料四的平面示意图,我们要注意什么?阴影部分是未开放的区域,我们不能进入参观。要根据一定的顺序和方位进行参观游览。(6)阅读材料三,我们能提取什么有效信息呢?参观的顺序是自南向北,午门为入口,神武门为出口。(7)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三、四和梳理的方位图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用箭头标注。2.完成阅读任务二(1)阅读了材料一、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最喜欢哪一景点?请用
28、横线画出,并做上批注。生1:故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生2:我很喜欢太和殿。那里有很多雕刻精美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生3:故宫的建筑布局方正,整齐统一。(2)如果让你介绍故宫博物院,你还能从材料三中提取什么可用的信息呢?生1: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生2: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价值很高它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3)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两个景点,每个人都当小小导游,为你的同桌进行解说。(4)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解说词进行交流。四、总结全文祖国有着壮丽的大好河山,有着世界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待着我们去领略其风采。当阅读文字材料时,要带着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
29、料,提取有效的信息,让所见所闻真正成为自己的阅历。教后记:习作:_让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审题,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写作。2.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对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因素。3.能够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生动,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对事情的独特感受。教学重难点:1.语句通顺,能够围绕中心将事情叙述完整。2.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使叙述更加生动具体。3.能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真挚。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使叙述更加生动具体。2.能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情感真挚。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美
30、食、旅行、梦想、创意是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绚丽多姿,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2.你有什么美好的回忆吗?你有什么令你感到快乐的爱好吗?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习作吧!二、小组交流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美好的画面,思考: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恰当可行的具体内容,如:美食、旅行、走亲访友、阅读、宠物并说出美好的事物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三、审题指导文章,其实就是把我们对生活的感悟、思考、情感,用准确精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不断提升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了解生活的内涵,把握生命的本质,是对生活的一种发展,一种享受。“_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31、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思路:1.选材要以自己熟悉的为主。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2.写作视角要尽量与众不同。当你拿笔构思时,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尽量不要写。“_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它的落脚点显然在“更”字上。3.写作素材切入点要小。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著、科学、自然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4.关注写法。尝试围绕中心将事情有序地写出来,我们可以关
32、注以下几个要点:(1)把事情写完整。把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事情的经过要分步骤写仔细,每件事都是由几个小步骤、小环节构成的,要分步写细致。事是由人做的,要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写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节。记叙的条理要清楚。要写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5.例文简析以竹节人为例。(1)文章第一部分概述“我们”当时全迷上了竹节人,点明了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具体事物。(2)接着描述“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表现人物对游戏的喜爱之情。(3)再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了“我们”对此的深深着迷。文章这个部分层次清晰地刻
33、画了乐趣的具体表现,由浅至深,次序分明。6.学生自拟提纲,并完成作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2. 通过讲评,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过程:一、作文回顾,整体评价二、佳作欣赏,举例分析1.整篇2.片段 三、问题反馈,集体修改教后记: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春景,朗读并背诵古诗春日。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不
34、同类型的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2.分析段落细节,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仿写。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授课时间:_月_日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1:在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几个阅读任务是要找到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段落去进行分析体会的。生2:竹节人中,“我”和小伙伴们玩竹节
35、人痴迷到上课都忍不住偷着玩的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生3:故宫博物院篇幅很长,我学会了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生4: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学会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略读。生5:我还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概括。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3.生齐读。4.生交流。5.师进行总结:课件出示: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略读相结合。
36、二、词句段运用(一)写话训练。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课件出示: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课件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
37、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1)第一段:摆:表现玩竹节人的阵势大。攒着:涌向一个点,说明大家都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围成一团。跺脚拍手:表现了同学们观战时激动的样子。咋咋呼呼:声音描写,表现同学们随着竹节人游戏的紧张气氛变得激动起来。(2)第二段:(学生小组做动作演示)伸长脖子:描写出后面的同学好奇张望的样子。从肩膀上探过来:生动表现出大家唯恐错过游戏过程的样子。(3)第三段: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写出罗丹纠结的样子。叽里咕噜:声音描写,表现罗丹的投入。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将眼神的变化写出动感。踩得
38、吱吱响:用地板的声音表现出罗丹激动的样子。手不停地挥动:手脚并用,富有戏剧性。痴痴地微笑:表现出罗丹的愉悦。吁了口气:一系列激动过后,罗丹终于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二)表达训练。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课件出示: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
39、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生:有了加点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原因二”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三、日积月累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课件出示: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2.出示关于春的诗句。课件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男女生互读。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40、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板书诗题:春日)(齐读)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生:春天的日子。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6.指导朗读。(1)如果此时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第一、二句诗,把你的心情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教师适当评价)(2)诗人
41、看到泗水河边的春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从中看到了什么?生描绘画面,教师评价补充:“万紫千红”这个成语就出自朱熹的这首诗,原本是说色彩很丰富,现在还用来形容无限美好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事物。(3)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四、了解背景,升华内涵1.其实,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正是因为朱熹爱读书、才识渊博,他才成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2.泗水这个地方是春秋时孔子云游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诗人到泗水滨寻找春天,实质是在书海中求知,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师板书:书海求知)3.今天,同学们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跟随诗人朱熹去寻找春天,我们发现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在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就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春天、书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