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秋天的怀念【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
2、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秋天的怀念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腻。2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感悟生命之坚韧
3、。3教学难点 体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掌握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手法。【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同时初一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如何学会细节描写中表情达意的写法。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通过反复朗读及圈画、质疑等方式品味关键词句,结合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母亲的形象特点,感受母亲对儿子悄无声息的伟大
4、而无私的爱。2、在理解文中细节描写和学习并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发表即席讲话及练笔上存在问题,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的音、形、义。2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3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说出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4. 通过朗读训
5、练,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4. 感受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感悟生命之坚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一、构建动场播放秋日私语,PPT展示轮椅上的史铁生灿烂的微笑。教师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位伟大的作家吗?生回答,师总结、补充。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
6、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PPT展示)有人说,读史铁生的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机智者 读到了从容,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贱者读到了高贵,浮躁者读到了安宁,平庸者读到了智慧。今天,同学们又能从中读到什么?【活动一】朗读课文,解决字词。请同学们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手中的字典,解决课后生字的音、形、义,并积累在随堂笔记本上,小组之内互相提问。师:谁来分享一下,你读到了什么?文章最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 师:有同学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
7、情;有同学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有同学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还有同学读出了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非常好! 同学们,我们把思念、忏悔、懊悔、自责、内疚、理解等等感情,加起来,就融汇成了题目中的一个字眼怀念。这是谁在怀念谁?儿子怀念母亲母亲。那就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儿子,又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二、自主学习【活动二】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1.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性情暴躁、脾气暴怒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第
8、一段)师: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为什么,他的脾气会这么暴躁?双腿瘫痪。是啊,原来生龙活虎,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自然会脾气暴躁。2.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悄悄地躲”动作描写-对儿子的理解、体贴“偷偷地听” 动作描写-对儿子的牵挂、关切“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动作描写-坚
9、强、坚韧“好好儿活” 动作描写-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抓住我的手”执着【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3中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说出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活动三】小组合作,寻找对比,品读课文。建议同学们从这些角度品读课文:抓住一组对比性强烈的动词;一组重叠词;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品析与朗读相结合。)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母亲:躲出去 听我的动静 进来 扑过来 抓住
10、忍住哭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2一组重叠词: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
11、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文章处处是对比,同学们能再找出几处对比来吗?对比一:1.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身患绝症儿子瘫痪2.“深受苦楚”的母亲: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对比二: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
12、(再生)(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明确: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将母亲对儿子的心疼与无奈、牵挂与关心、坚强与无私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也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感恩与愧疚之情。【设计意图】活动三为达成教学目标3中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说出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活动四】寻找秋天,寻找写景的句子。1、跳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母亲“我”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
13、,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有什么含义?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好好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
14、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设计意图】活动四为达成教学目标4、5中的“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感悟生命之坚韧。”。【教师小结】拓展阅读: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
15、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和打击。身体的局限,生活的挫折,命运的安排,我们这辈子可能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我们都要好好活。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这也确是值得我们思考一辈子。因此,“好好活”给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愿意说出来和同学们共勉吗? 没错,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和打击。身体的局限,生活的挫折,命运的安排,我们这辈子可能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
16、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我们都要好好活!【当堂检测】一、基础过关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瘫痪 侍弄 憔悴 絮叨2解词:(3分)沉寂:诀别:侍弄:二、判断细节描写方法(4分)1.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这句话划线处运用了_描写,写出了母爱的_。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划线处运用了_描写,写出了母爱的_。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这句话划线处运用了
17、_描写,写出了母爱的_。4.“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这句话划线处运用了_描写,写出了母爱的_。三、小练笔:掩卷沉思,妙笔生情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根据你的感受,续写一句话。那天我( )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_2.体会借景抒情手法,补写又有一个秋天来临时,作者的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越是怀念,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活啊。所以,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_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_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_。【作业设计】A层:读史铁生的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作品,写一写自己的读书感受,300字左右。 B层:在词语作业本上整理本课的字词;摘抄喜欢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