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19太阳与影子【教材简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太阳会东升西落、能发光发热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活动1“找影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形成影子的条件。活动2“观察影子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测、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归纳出影子变化的规律。活动3“制作日晷”目的是让学生运用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晷的原理,学会制作和使用日晷。应用与拓展“认识神奇的无影灯”,引领学生认识无影灯的原理,了解影子对人类的影响,体会无影灯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对阳光下人影、树影等是有
2、一定的来接的,但他们缺乏对这些现象进行有目的的观测、记录和探究。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看,他们已经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这些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本课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形成影子的原因和条件。2.能归纳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能简单描述用日界观测时间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影子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子形成的条件。3.能利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按要求制作简易日晷并用日暑观测时间。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影子的产生和日影的变化规律
3、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人类为满足对天文观测的需求发明了日样,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难点认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教师素描纸、笔杆、手电筒、硬纸板、长吸管、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直尺、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阳光下我们会看到物体的影子。( 出示小华上学和放学时的图片)请你观察图中小华的影
4、子有什么不同点。2.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变化的?二、观察探究,形成知识1.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1)引导:请同学们参考下面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是否有影子形成。想一想, 影子的变化与什么有关?(2)讲解实验方法:打开手电筒, 观察没有挡光的手时是否有影子。打开手电筒,用手挡住光,观察是否有影子。变换各种手势,观察手影怎样变化。(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5)讨论:影子的形成与什么有关?(6)小结:行进中的光被阳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影子。太阳是一颗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利物都会产生影
5、子。2.探究日影变化规律。(1)引导:在不同的时间,同-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不一样的。 让我们先制作一个观察影子的模型,再用模型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2)讲解制作模型的方法:在素描纸上用直尺和直角三角板画两条垂直相交的线。在图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将水笔笔杆用胶水固定在交点的位置上。(3)制作:学生分组制作观察影子的模型。(4)出示实验方法:将做好的模型放在太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平面上。按照方位摆放模型。分别在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和15点时,描绘出笔杆影子的位置和长度。(5)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和绘制在科学学生活手册第23页中。(该实验可以
6、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进行。)(6)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7)讨论: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8)总结:一天中, 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引导: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动动身体,观察并描述影子的变化。想一想,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影子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出示:表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课件,学生观看并思考。3.讲解:古代人们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发明了一种计时工具日晷。(教师出示日晷图片)课下请大家查阅资料,了解日客的用途、 原理和类型。第二课时一、提出任务1.出示:日晷的图片。2.讲解:日晷是我国
7、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也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城的重大发明。日晷中的“日”指“太阳”,“晷” 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被称为日晷。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有时间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通过晷针投影在盘面上的方向就能测定时间。3.布置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易的赤道日晷。二、掌握方法1.讲解:(出示赤道式日晷图片)日晷包括底座、晷面、晷针。2观察: 晷面上的刻度是如何刻画的? 晷面和晷针的方向如何?(晷面上的刻度是均匀的,且圆周被平均分为24份。晷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本地的纬度相同。晷针穿过晷面,与晷面垂直
8、。)3.讨论:(1)如何将晷面上的圆分为24等份呢? (利用量角器,从0刻度开始,每15度画一个刻度。 该环节应让学生充分思考,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方法。)(2)如何使界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本地的地球纬度相同? ( 用90度减去当地的纬度数即为晷面与水平面的灾角度数。利用量角器,计晷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该度数即可。)4.讲解: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1)在硬纸板上用圆规画大小适当的圆,标出圆心。(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将圆平均分为24等份,标上刻度。(3)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座上,调整晷面角度,使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本地纬度。(4)将晷针(长吸管或筷子等)插入晷面中心即圆心位置。(5)将日晷摆放好,调
9、整晷针方向指向北方。三、制作展示1.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2.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评价标准: (1) 晷面刻度清晰,分布平均:晷面安放角度精确,晷针穿过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 底座牢固,稳定。(2)精美, 有创意。(3)选材环保。)四、实地观察1.观察:学生将制作的日晷放到室外阳光下,读出影子指示的时间,并与现代钟表读出的时间进行对比。2.思考:利用日晷判断时间的原理是什么?五、应用拓展1.讲解:利用影子我们发明了很多东西,如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皮影戏、手影游戏等,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但是,影子有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不便。比如,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灯下
10、形成的影子就会覆盖手术部位,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一种灯,叫做无影灯。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对无影灯的认识。2.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3.讨论:无影灯下,影子真的消失了吗?(无影灯设计的原理是利用多点光源效应,当个物体被多个光源照射时。其中有些光源的光线被物体遮挡而产生阴影,但其他光源的光线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照射到这个阴影区域,这个区域的阴影就能够被减弱或消除,最终形成无影区。)4.作业: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无影灯, 并试一试效果。【教学后记】20.地球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以地球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活动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
11、形状的历史”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活动2“观察地球仪”目的是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地球仪,感知地球表面的组成,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形状。应用与拓展“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测量出地球真实形状的。【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科普读物等途径对地球的形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及地球真实形状并不很清楚,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
12、状的历史过程。3.能说出地球仪的结构。4.能说出在地球仪上找到某个国家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形状的科学事实。2.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表述结果。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难点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地球形状的阅读资料、地球仪、课件等。学生搜集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 自
13、制模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还可以领略山川布的丘陵和平原(课件出示图片)。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2.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哪些假说?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1)讲述: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提出了“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等宇宙思想,但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直觉或猜想的层面。除了以上假说,人们自古以来为探索地球的形状做出了很多努力。阅读你手中的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2)出示阅读方法:先
14、根据阅读目的来选择有用的资料:再快速阅读,找到关键词句后用笔勾画出来,做上标记。(3)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资料。(4)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从直觉(“盖天说”、天圆地方)到猜想(“浑天说” “宣夜说”),从猜想到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再到确认(地球卫星照片),最终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6)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例?(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只,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说明海平面并不是真正的平面;远观高塔时,看不到塔身的全部等。)2.观察地球仪。(1)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
15、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轻易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吧!(2)出示观察方法:观察地球仪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观察球体表面的颜色及线条。(3)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5)讲解:地球仪绕“地轴”运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 “地轴 与地球仪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地轴”和球体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
16、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6)运用: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下我们祖国的位置。在地球仪 上找到麦哲伦环球探险航行的航线,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在地球仪上找到并标出麦哲伦的出发点与经过的主要地点的位置。设计一条你自己喜欢的环球旅行航线,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24页中。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讲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测量和描绘越来越准确。阅读相关资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有关地球真实形状的知识。2.总结:由于地球表面有高
17、山、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因此地球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但相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些高低起伏的变化是微小的。在现代测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椭球体。【教学后记】 21.海陆分布【教材简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形状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地球上的陆地及海洋的分布情况。本课按照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认识大洲和大洋”目的是通过观察、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活动2“描摹出大陆形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描摹地球仪上七大洲的轮廓,进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特征。应用与拓展“制作地球模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用身边常见
18、材料自制地球模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的联系。【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地球上海陆的分布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海陆分布的认识都比较有限或片面,不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形状及大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学会了观察地球仪,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建构海陆分布的知识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名称。2.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形状及大小。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地球表面的颜色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海陆分布情况的计划。3.能通过观察、描摹等方法搜集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
19、、比较等方法,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地球模型的制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难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教学准备】教师地球仪、透明薄纸、课件等。学生旧报纸、 胶水、黏土、颜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图片。2.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颜色是不同的,蓝色的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关于地球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 3.提问:
20、地球上海陆是怎样分布的?二、观察临摹,形成事实1.认识地球的海陆组成。(1)引导:请在地球仪上找出陆地及海洋,观察后说明它们是什么样的,各自的名称是什么。(2)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各个陆地及海洋的名称。(3)小结: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为七部分,也称作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海洋主要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2.认识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1)提问:四大洋各是什么形状的?(2)观察: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大洋的形状,分析各大洋的大小。并按大小给各大洋排序。(3)汇报:指定学生用语言形象地描述各大洋的形
21、状及大小,并排序。(4)结论:各大洋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描摹地球仪上的大陆形状。(1)引导:刚才我们观察、比较了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现在我们通过描摹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与大小。(2)出示:活动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两个同学用手扶住地球仪及透明薄纸,第三个学生进行描摹,第四个学生检查描摹的轮廓与地球仪上大洲的形状大小是否吻合。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描摹出所有的大块陆地。(3)临摹:学生分组临摹地球仪上的陆地形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将描摹的图纸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三、分析现象,得
22、出结论1.汇报: 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描摹各大洲轮廓的过程, 展示描摹各大洲形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2.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洲和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其中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课后将再次描摹好的各大洲沿轮廓剪下来,观察后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了 解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制作地球模型。二、作品引领,掌握方法1.出示:课前制作的地球模型或地球模型图片。2.思考:制作地球模型需要什么材料?主要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3.播放:制作地球模型方法的视频,提示学生理解并记忆。4.提
23、示: (1) 海陆分布位置要准确; (2) 造型要美观; (3) 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4)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三、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展示评价,改进模型1.展示:将作品以小组为单位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各组选择一名讲解员,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本组的地球模型。2.评价:组织学生对各组作品进行评比。(评价标准:科学、美观、新颖。“科学” 是指模型中地球表面各部分的比例、形状、大小等比较合理;“美观” 是指结构合理,造型逼真,绘图精美;“新颖” 是指制作的模型有自己的独创之处。)3.改进:将制作的地球模型与地球仪进行对比,结合同学们提出的建
24、议,制订改进计划并进行改进。【教学后记】22.美丽的月球【教材简析】本课在低年级学生熟悉了月相变化现象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活动1“观察月相变化规律”目的是通过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活动2“观察月球表面”意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应用与拓展“模拟月球发光”旨在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月球是怎样发光的。【学情分析】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他们在低年级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过月相的变化。这些都为学生进步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2能描述月球表面
25、的概况。3.能说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月相的变化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球表面的信息。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 L.能持续观察月相变化,感受天体星球的奇妙运动。2.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模拟月球“发光”的实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兴趣和爱好是影响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 手电筒、地球仪、泡沫小球、箔纸
26、、与本课有关的月相资料和视频等。学生提前一个月观察月相变化、观察记录表、月相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真切地描述了农历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月亮的形状? (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部分月相图片。)2.提问: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1)掌握方法。讲解: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我们看到它有时是一轮圆月,有时是一道细细的银边。 那么月亮的形状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呢?让我们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观察发现吧!A.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如广场等,每天晚上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月相。B
27、.上半月日落时,下半月日出时,观察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月相的形状、月亮明亮的部分向着哪个方向。提示:夜晚观察时一定要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要注意安全。(2)观察记录。学生分组观察月相,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建议该任务可以在一个月前布置让学生完成。)(3)分析现象。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讨论:A.月相是怎样变化的?B.两次相同月相出现相隔大约多少天?(4)得出结论。总结: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29天。(记忆小口诀: “上上西西, 下下东东”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半天,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半天,亮面朝东。)2.观察月球表面。(1)提问:
28、在观察中,你还发现月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2)出示:有关查阅资料方法的课件,指导学生理解并记忆。筛选。筛选与月球相关的书籍,并在目录中查找与月球表面知识相关的章节。或打开百度网页,在搜索条中输入与“月球表面”相关的关键词,筛选与月球表面相关的网页。浏览。快速阅读相关内容。勾画。勾画出与月球表面相关的中心词语。解释。试着用勾画的中心词语解释月球表面的样子。整理。将搜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用某种方式进行整理。(3)阅读:学生查阅资料,将整理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阅读资料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小结:我们看到月亮上比较亮的地方是山脉和高山,比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亮上的山脉都是环形山。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那么月球到底是怎样“发光”的呢?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吧!2.讲解: ( 出示实验装置图)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用箔纸包起来的小球模拟月球,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观察现象。3.提示:将教室里的光线尽量调暗,使现象更加明显。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小结: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明亮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教学后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