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322842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36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课堂学案复习任务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翻译)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全国乙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状语后置句(以法)、判断句(乃)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均放在翻译中。文言句式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带有随文命题特点。考查何种句式也是如此。2020新高考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被动句(为所)2019全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定语后置句(者)全国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判断句(乃)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

2、判断句和被动句一、判断句:是为副词加者也,另有直接判断句判断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等。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也”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关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为判断句。其他

3、几组均为判断句。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秦,虎狼之国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D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二、被动句:为所见于被意念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为”“为所”或“为所”。“于”或“受于”。“见”或“见于”。“被”字。(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3)巧借“添”“变”二法。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

4、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终必不蒙见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D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为状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活动二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一、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句:疑问否定之是标判断宾语前置句,主要看标志。(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否定词不、莫、未等;代词之、余、吾等。(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疑问句;疑问代

5、词何、安、焉等。(3)用“之”“唯是(之)”“是”作标志,如“句读之不知”“唯你是问”等。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介词宾语前置,如“一言以蔽之”;二是“自”字前置,如“秦人不暇自哀”等。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D解析A、C两项均为“之”作标志将宾语前置。B项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不然,籍何以至此答案B解析B项为一般句式。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

6、答案D解析D项为固定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组均为宾语前置句。(二)定语后置句:之者有者加而者定语后置句都有一定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中心词之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2)中心词有定语者,如:郑人有买履者(3)中心词而定语者,如:穷民而无告者(4)中心词之定语,如:仰观宇宙之大另有数量短语作定语,常常后置,如:军书十二卷。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苟以天下之大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答案D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铸以为金人十二C

7、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D解析D项为一般句式。(三)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以在后作补语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最常见的标志词是介词“于”“以”“乎”,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形:(1)于宾语,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乎宾语,如:生乎吾前(3)以宾语,如:申之以孝悌之义特别注意:状语后置句翻译时,一般都要把介宾短语提到谓语动词前,有的则不能提前,有的可提前可不提前,关键要看是否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为国以礼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答案D解析D项为一般句式。7下列各句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

8、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答案C解析“于”应译为“到”。(四)主谓倒装句:感叹疑问只两种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不多见,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感叹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后常有语气助词,一般用逗号隔开。二是疑问倒装,如:谁为哀者?充当谓语的多是疑问词。8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一项是()A贤哉,回也B渺渺兮予怀C谁与哭者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二、省略句:主谓宾语加介词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识别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

9、下两种:(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主语可能会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2)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就需要我们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省略了介词“于”。1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沛公军霸上C掭以尖草D是

10、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答案D解析A项“度”前蒙后省略主语。B项“军”后省略介词“于”。C项“掭”后省略“之”。2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竖子不足与(之)谋。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能)胜。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三、固定句式(固定结构):陈述疑问反问加揣度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根据表达语气和表达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1)表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有所”(

11、有用来的人、事、物)、“无所”(没有用来的人、事、物)等。(2)表疑问语气:“何如”“如(奈、若)何”,均译作“把(对)怎么办”。(3)表反问语气:“何(奚、曷)以(用)为”“何为”,可译作“还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不亦乎”(不也是吗)、“何之有”(有呢)、“庸乎”(难道吗)。(4)表揣度语气:“无乃(得无)欤(邪)”(莫非/该不会吧)。对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如何,译为“对怎么办”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孰与,译为“与一起”奚以为,译为“凭什么呢”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呢”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A BC D答案C解析表比较,应译为“与比,谁”。表反问,应译为“哪里用得

12、着呢”。随堂练习1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并指出其语言标志词。岳飞诉冤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答:_答案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省略句,省略“于”状语后置句(也称介宾短语后置句),于状语后置句,以状语后置句,于宾语前置句,唯是状语后置句,

13、于定语后置句,之者被动句,被、见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何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李子通,东海丞人也。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据齐郡之长白山,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唯子通独行仁恕,由是人多归之,未半岁,兵至万人。 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子通拥其余众奔海陵,得众二万,自称将军。未几,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大战于苏州。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六李子通传,有删改)(1)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

14、译文:_(2)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译文:_答案(1)左才相渐渐忌妒他的才能,李子通自己离开,趁机渡过淮河,和杜伏威会合,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得分点:“稍”,渐渐;“害”,忌妒;“绝”,渡;“寻”,不久;“为所”,被动句)(2)李子通被打败,形势窘迫请求投降,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高祖没有处罚他,(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得分点:“败绩”,被打败;“穷蹙”,形势窘迫;“执”,抓、捉住;“不之罪”,宾语前置句)参考译文李子通,是东海郡丞县人。隋朝大业末年,有一个叛军首领叫左才相,他自封为博山公,占据齐郡的长白山,李子通归顺了他,凭借武力被左才相看重。有乡

15、人被叛军抓住,他一定会全力保护他们。当时各路叛军都很残忍,只有李子通施行仁恕政策,因此人们大多归顺他,不到半年,军队达到上万人。左才相渐渐忌妒他的才能,李子通自己离开,趁机渡过淮河,和杜伏威会合,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李子通带领他余下的军队逃向海陵,得到军队两万人,自称将军。没有多久,杜伏威派遣自己的将领王雄诞攻打他,在苏州展开一场大战。李子通被打败,形势窘迫请求投降,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高祖没有处罚他,(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巩固学案一、文言句式专练1写出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的类型。(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2)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省略句,不能(跃)十步(

16、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5)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6)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判断句、表反问的固定句式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注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节选自世说新语)注范豫章:范宁,字武子,曾任中书郎、豫章太守。(1)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后遇于范豫章许:_范是王之舅:_

17、遂举觞对语: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译文:_答案(1)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省略句(2)张玄,他是吴国的有学识之人,也被时人赏识,而你却是这样的态度,(我)实在是难以理解。参考译文张玄与王建武先前不曾相识,后来两人在范宁的住处相遇,范宁叫两人在一起交谈。张玄于是整理衣襟端正坐好,王建武仔细看了张玄好一会儿,却不答话。张玄大失所望,就要离去。范宁竭力解释挽留张玄,张玄最终还是不肯住下。范宁是王建武的舅舅,于是责怪王建武说:“张玄,他是吴国的有学识之人,也被时人赏识,而你却是这样的态度,(我)实在是难以理解。”王建武笑着回答说:“张玄如果想认识我,

18、自然会到我这里来。”范宁骑上快马去告诉张玄,张玄于是重整装束到王建武那里。两人举杯对饮,说话间没有愧色。二、对点综合练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权三司使。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由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卒,赠左谏议大夫。(节选自宋史叶清臣传,有删改)(1)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译文:_(2)而

19、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译文:_答案(1)知贡举刘筠对他的策论文章感到惊奇,选拔他为第二名,宋朝的进士凭策论文章被选拔为高等,从叶清臣开始。 (得分点:“奇”,意动用法,感到惊奇/认为不寻常;“擢”,提拔、选拔;“第”,等次、等级;句意通顺)(2)但安抚使贾昌朝搁置诏令不服从,叶清臣坚决抗争,并且上疏(弹劾)贾昌朝骄横不守臣节。 (得分点:“格”,阻止、搁置;“固”,坚持、坚决;“疏”,上疏、上奏;“臣”,守臣道,名词活用为动词;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天圣二年,叶清臣参加进士考试,知贡举刘筠对他的策论文章感到惊奇,选拔他为第二名,宋朝的进士凭策论

20、文章被选拔为高等,从叶清臣开始。适逢黄河在商胡决口,北道粮食供应艰难,又让他暂代三司使。当时叶清臣因为河北缺乏军粮,从汴水漕运米粮由河阴运输到北道的有七十多万(担);又奏请发放大名库的钱,用来帮助边境买进粮食。但安抚使贾昌朝搁置诏令不服从,叶清臣坚决抗争,并且上疏(弹劾)贾昌朝骄横不守臣节。宰相正要折中处理,于是调任贾昌朝去郑州,贬叶清臣为侍读学士,担任河阳知州。叶清臣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左谏议大夫。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上舍登第。建炎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上疏言:“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上嘉之。三

21、年,上自镇江南幸,留胜非经理。未几,命为控扼使,已而拜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故事,命相进三官,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节选自宋史朱胜非传,有删改)(1)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译文:_(2)故事,命相进三官,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译文:_答案(1)仁义,是天下的大权柄,持有它,那么外夷归服而诸夏尊贵。(得分点:“仁义者,天下之大柄”,判断句;“服”,归顺;“诸”,各个)(2)按照旧制,任命宰相要晋升三个官职,朱胜非却破格晋升了五个官职,他就是如此被器重。(得分点:“故事”,古今异义词,按照旧制;“特迁”,破格晋升;“其见重若此”,被动句,“见”表被动;“若”,像)参考译文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考中了上舍。建炎改元时,朱胜非试任中书舍人兼代理直学士院。当时正草创大业,朱胜非上疏说:“仁义,是天下的大权柄,持有它,那么外夷归服而诸夏尊贵”皇上赞许他。三年,皇上从镇江到南方,留下朱胜非经营镇江。不久,任命他为控扼使,后来授任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按照旧制,任命宰相要晋升三个官职,朱胜非却破格晋升了五个官职,他就是如此被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36 理解文言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 .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