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分配律导学单【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2.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学习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知识链接】1.填空:(1)交换两个()的位置,()。这叫作乘法交换律。(2)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两个数,()。这叫作乘法结律。(3)672=726,用字母表示为( )。(4)(324)5=3
2、2(45),用字母表示为(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6752 125998【合作探究】一、读一读,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 已知条件:四年级有( )个班,五年级有( )个班,每个班领( )根跳绳。所求问题:_二、解决问题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并与同伴说说先算什么。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 )。列式:_ =_ =_(根)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 ) 。 列式:_ =_ =_(根)三、观察比较1.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得数( )。2.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6+4)24=_+_3.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
3、有什么联系?(1) 等号左边先算( )加( )的和,再算( )个24是多少。(2) 等号右边先算( )个24与( )个24各是多少,再求( )。4.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说有什么发现。(1)写几组这样的算式。(2)说说你们的发现。(1)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 ),计算结果也( )。(2) 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 )与这个数相乘,再( )。5.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怎样写?(a+b)c=_+_6.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 )与这个数相乘,再( ),结果( ),这就是乘法( )律。【达标检测】一、判断。1.
4、6435=43(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2.(8+4)25=8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 3.(5+9)6=5+96 ( )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运用了什么定律。(1)ab=b_ ( )(2)24+(16+56)=(_+_)+56 ( )(3)3025=_5+_5 ( )三、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4812+5212 1518+2618(15+18)26 2540+25425(40+4) (48+52)1214(45-5) 114+254(1125)4 1445-145四、解决问题。 学校购回25套桌椅。(请用两种方法解答)(1) 一共需多少元?(2)买桌子比椅子多花了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判断。 1. 2. 3.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运用了什么定律。A 乘法交换律24 16 加法结合律300 2 乘法分配律三、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4812+5212 1518+2618(15+18)26 2540+25425(40+4) (48+52)1214(45-5) 114+254(1125)4 1445-145四、解决问题。(1)11225+3225=3600(元)(112+32)25=3600(元)(2)11225-3225=2000(元) (112-32)25=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