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3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微能力 2.0 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1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基本信息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第二单元单元主题自然科学单元 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睹始知终 初探科学精神单元导读2条分缕析 领略自然之美大自然的语言3探究推理 徜徉科学世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4品读欣赏 体悟真挚情怀大雁归来5追寻足迹 提升文化素养时间的脚印6能力内化 有序说明事物说明的顺序7敬畏自然 践行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课 时 信 息8学而时习 能力精进不休第二单元测试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 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 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 不少于 500 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 懂文章阐明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点在于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 真务实、敢于创新。另外,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科技作品用词 的准确和严密,同时也能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情怀。3.写作与实践: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写作中能够根据 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合适的说明顺序。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学会小组合作与分工,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能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获取资料,并运用有效方式进行记录,同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能在实地考察与综 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撰写相关宣传文稿。2(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以科学内容为话题,编选了四 课(共五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一次写作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大自然的语言 以物候学为主要说明对象,分别介绍了物候学研究对象、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 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分别介绍了恐龙和沙子。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 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 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 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征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表明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大雁归来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了大雁是 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时间的脚印说明了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号召人们去探索大自然。涉及 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 精神。其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 给读者美的享受。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带领学 生回顾说明文的三种说明顺序。同时,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写一篇条 理清楚的说明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 有关知识,培养他们低碳环保的意识,促进他们养成在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资 源的习惯。同时,通过活动培养他们收集、筛选信息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点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 阐明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科研探究的 兴趣。(三)学情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经历已经相对丰富,语文基本素养也比之前有明显 提升,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在阅读 方面,已能读懂事物性说明文,具备了探究事理性说明文的基础。可以在原有阅 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文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并培养 学生感受能力。在写作方面,除继续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外,还要重视文体 写作,力求灵活多样,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能够正确识音、辨字、释义。2.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找准说明对象,区分说明文类型,理解说明内容。关注首段与尾段,寻找开启句和总结句,再分析每一段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 序,理清作者思路。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会分析这一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4.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以及生动性的特点。5.通过学习,感受文章中体现出的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善于发现问 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习惯,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36.体味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7.加强对说明文的研读,形成对说明文的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8.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养。【单元作业目标】1.夯实基础(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2)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相关常识及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积累。(3)扩大阅读范围,进行类文拓展,实现群文阅读,拓宽知识面。2.提高能力(1)加强书写能力训练,提高艺术审美能力。(2)条分缕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意的能力。(4)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5)培养学生把握不同文风,用平实语气朗读说明文的能力。(6)提高学生借助网络媒体,获取学习资源和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7)强化写作训练,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思考,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物。3.培养习惯(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科学,养成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2)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怀,培养他们关爱野生动物、爱护环 境、低碳生活的良好生活习惯。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了本单元作业目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 的作业设计尽量避免机械、单调、重复性作业。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设置课前预习,以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课时作业和单元检测作 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实现知识迁移运用的目的。课时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提高 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及个性化作业:有书面作业,也有活动作业;有必做也有选 做。基础性作业以课时为单位,巩固课堂教师所授内容,达成本单元重点字词句 的积累,并能做相关语言运用与迁移,检测与新课相关的内容。提高、拓展性作 业链接生活实际,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个性化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做,提升综合素养。总之,作业内容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差异。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编写原则: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分层设计、坚持拓展延伸、坚持开放创新。充分考虑学情,坚持书面与非书面,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坚持课堂与课后、课本 与校本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硬性与弹性相结合;坚持单科与整合,短程与 长程作业相结合;题型多样化,体现分层性;主观题的设问间有思维进阶和角度 多元(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的考虑,体现作业的梯度、深度和温度。题量考量:力求少而精,以质取胜。通过个性化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夯实基础,又提升素养。4五、单元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睹始知终 初探科学精神作业一1.作业内容: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文体常识识记正确,填写准确。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为事理说明文单元,掌握必要的文体常识,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意,理 清条理。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回顾并掌握关于说明文的文体常识。作业二1.作业内容: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将步入一个科学小品文的多彩世界。在这里,布谷鸟会 歌唱;在这里,沉睡亿万年的石头能说话;在这里,恐龙能漂流到南极;在这里,时间的沙漏一直响滴答!这一切将唤起我们了解自然、探求科学的欲望!让我们5一同走进美妙的大自然,去感受她的神秘莫测;一同徜徉科学世界,扬起遨游科 学海洋的风帆吧!(1)语段一: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 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他都作了翔实的记录。遇到工作紧张或者外出,就让他爱人帮着留心燕子什么时候飞来,也让他女儿帮着观察北海的冰什么时候初融,还让邻居的孩子向他报告哪天杏花开了第一朵。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语段二:这里让我解释一下,胆汁是一种有色物质,肝脏使它流入肠子里,它是由血红蛋白分解而产生的,而血红蛋白又是血液中红色的物质。芬雷的眼里开始闪烁着光芒,这一现象表明鹅的体内发生了 化学错位变化,而并不是金子的作用。“这里的血红蛋白一定 有问题,或许是肝脏处理血红蛋白的机理发生了问题。”我们立即抽取了更多的血样,并从血样中分离出了血红蛋白,然而进一步的分离却得到少量的有机物,经证明它类似与血红 蛋白而又不是血红蛋白。一般的血红蛋白含有大量的铁离子,而这种物质却含有金离子。很显然这个肝脏并不把血红蛋白分 解为胆汁色素,而是把类似于血红蛋白的物质改变为含金的东 西,并又通过蛋壳而排泄掉。阿西莫夫一只下金蛋的鹅语段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 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 7 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漫奇计时的变迁(2)首先了解科普文一般是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形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要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科普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说明的内容具 有科学性,不夸大,不缩小;表述具有条理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弄清文章叙述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 用等等,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6学习文章中介绍、说明的表达方式,科普文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 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等来表达要说明的事物 特点或介绍的科学知识。阅读时用心体会这种种说明方法的妙处,对我们全面了 解事物,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看科普类的书能够帮助你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同时还可以培养你的科学素养,理性地更好的认识世界。(3)读了以上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勾画批注一下,记一记阅读笔记,也可以和同学 交流一下心得。(4)初识“大家”大自然千姿百态,奥秘无限。是科学家们为我们一层层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本单元我们要认识几位大家。请同学们动手搜集、动脑设计,完善下面的 两张名片,了解他们,领略他们的风采。请你仿照上面的示例,为另两位“大家”也量身打造一张名片吧。(名片样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特长自由设计。2.时间要求:(1)(2)(阅读作业)5 分钟 (3)(书面作业)2 分钟;(4)(书面作业)5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水 平评 价 指 标优秀良好合格阅读认真,有批注阅读笔记工整,有条理,有效积累分享心得(选做)总体评价结果:(4)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作者常识识记准确,填写正确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 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利奥波德(1887 1948)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视作美国的野生生物管理之父。代表作 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对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7名片设计美观、有新意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本题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阅读科普散文,增加学生阅读积累,丰富学生见闻,激发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2)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为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作铺垫。(3)继续培养不动笔墨不阅读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读写能力。(4)了解科学家、从内心深处仰慕他们是学习科学精神的重要动力。这两题的 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预习、搜集资料,掌握几位科学名家的生平贡献,以激发学 生学习欲望,为深入阅读文章奠定基础。作业三 1.作业内容:能读还需善写,我们的每一课课文的后面“读读写写”都是书法名家手迹,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请同学们认真摹写,让我们都成为小小书法家。其 他三课内容在练习本上逐课书写。练好了一定不要忘记在书法纸上展现你的风采 哦!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学习每课之前完成,书法展示 5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式进行。8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书写正确、美观完成每课抄写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学生,对于“双基”的学习还是非常必 要的。此题仅提供范例,在每课的学习中,教师仍要不断的提出要求。不仅要能 掌握字词的音、形、义,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书写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课时 条分缕析 领略自然之美大自然的语言作业一1.作业内容:(1)朗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填写以下思维导图。并根据文章内容,把 导图中的空白框补充完整。(2)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谨性,回答下则问题:第 1-3 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9第 7-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 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全文四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3 分钟 (2)(书面作业)5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形式进行。(1)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信息筛选全面,正确语言表述精炼、准确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总体评价结果:(2)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理解文章引入主题的写作方法和内在逻辑语言表述精炼、准确理清并掌握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意在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章 介绍的事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会准确的梳理文章信息,树 立整体阅读的理念。(2)初中学生思维发展尚不成熟,逻辑顺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本题设 计意在引导学生把握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说明顺序。作业二1.作业内容:(1)请比较下面表格里的第一组句子,结合文章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更喜欢原句还是改动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温馨提示:可从修辞、用语等角度赏析。)原 句改 动 句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杏花、桃花开的时候,农10一组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 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民们知道要赶快耕地种谷 了。布谷鸟叫了,劳动人 民知道该插禾了。第 二 组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 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 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天。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 的山桃、杏花等的花期比 1961 年、1960 年都迟。(2)本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请比较上面表格内 第二组句子,结合以下语句加以体悟。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1 7 4 1 年到 1 7 5 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 2 1 到 1 9 3 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 天”“风雪载途”等四字词语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 得神形兼备,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秋冬风景图画,令人赏心悦目。请你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听、去看、去嗅、去品味,也试着用四字短语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吧。(不少于 100 字)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2 分钟 (2)(书面作业)3 分钟(3)(书面作业)5 分钟3.评价标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1)(2)评 价 指 标水 平1011优秀良好合格能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分析文章语言简洁、生动、雅致的语言风格能结合加点的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总体评价结果:(3)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准确使用多个四字词语,抓住景物季节特征加以 描绘。写景中能调用多种感官参与。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说明文语言的风格有生动与平实之分,本文兼具两种风格,是学生学习说明 文的理想教材。(1)(2)题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比较,领会两种语言 风格的不同特点,并领会两者在说明文中不同的作用与价值。本篇课文尽管是说明文,可是在语言上却很生动形象、典雅文气,设计第(3)题,既学以致用,一课一得,又复习巩固调动多种感官、使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 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业三 1.作业内容: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唐 淼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 天仍然是最寒冷的。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 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 低气温大都在 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 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 55 度到 56度,1 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 41 度 48 分,纬度比莫斯科 低得多,1 月平均气温却是11.5。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 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 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 9。而广州 1 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 8左右,且还 有 2.8 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 0。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 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 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 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 5左右。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 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 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 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 1908 年的 4 月,24 日气温还高达 31.6,人们 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 7.7。后来,温度降至 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第二次是 1961 年 1 月,21 日气温为 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 温降到 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 日早晨,气温再 创新低,达到10.6。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 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选自北京日报2017 年 2 月 9 日)(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_(2)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_(3)探究题:(课外作业)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大自然是复杂善变的,物候现象的来临也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结合上面文章,请你课外自行查阅资料,把以下两个 问题的探究结果和同学们交流探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提到“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 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论断是仅对我 国适用,还是对世界各地都适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 么?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自然现象?1213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2 分钟 (2)(书面作业)3 分钟(3)(课外作业)时间不限3.评价标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1)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信息概括正确语言通畅、简练总体评价结果:(2)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判断准确,分析准确表达精炼、流畅总体评价结果:(3)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会查阅信息、正确分类善于合作表达言之有理、有序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篇课文贯穿着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很深刻,富有启发意义。学生 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读说明文是基本要求。本课学习了筛选信息和由现象 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两个知识点,(1)(2)两题意在让学生随学随用,知识迁移。但大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这个基本要求,第(3)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学 习课文,对科学方法有自己的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 生对于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作业四1.作业内容(1)农谚举隅: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与同学交流,能说出五条及以上即可。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麻雀屯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瓦片云,晒死人。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农谚”即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总结了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请同学们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再收集几条农谚,并说说其代表的物候现象。2.时间要求:(1)(交流合作)时间不限 (2)(书面作业)2 分钟3.评价标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说出五条及以上农谚所包含的物候知识语言表达准确、通畅能搜集几条农谚并懂得其含义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谚与物候现象的密切关系,并养成留意观察自 然的良好习惯。第三课时 探究推理 徜徉科学世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业一1.作业内容:你喜欢读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吗?阿西莫夫是这方面的“大腕儿”作家,其 作品涉及众多的科学领域。我们之前已经为他设计制作了精美的名片,你能再整理一下他的资料,并按照下面的方式梳理一下吗?名:时:地:作:评:2.作业时间:(书面作业)3 分钟1415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正确识记阿西莫夫相关常识学会整理文学常识的方法。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识记一些文学常识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在 识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条理清晰地把握这一 类知识。作业二1.作业内容: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 的认识。阅读两篇文章,把恐龙无处不有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并试着仿写 出被压扁的沙子的推理思路。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陆以及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求证: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而不是恐龙在移动。已知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现象)又其他大陆已发现了恐龙化石。(联系)(判断)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南极的气候不相适宜。(联系)疑问: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一些板块边缘可以拼合 (依据)(结论)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10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方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恐龙无处不有推理过程补充正确能用解答数学证明题的形式写出被压扁的沙 子推理步骤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 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同时也暗合了 本文“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中心,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间也是可 以互通互补的。16作业三1.作业内容:(1)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是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 的。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 方。地球上水深超过 6000 米的海沟共 24 处,其 中 19 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 海沟,水深约 11034 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 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万,也是板 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 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2)课外搜集相关资料,为“板块构造”理论再提供一些证据,并与同学一 起交流。2.作业时间:(1)(书面作业)3 分钟 (2)(课外实践)时间不限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学会借助媒体工具查阅资料,善于合作、探究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同时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2)意在引导学生借助各种媒介、工具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业四1.作业内容:(1)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 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2)推荐阅读科幻类作品电影流浪地球,创下了国产科幻电影 46 亿惊人票房成绩,也引发了一股科幻小说的阅读热潮,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以及他的作品也被人们热捧,课下在继续阅读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的基础上,再读一读刘慈欣的作品,享受一下这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吧!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眼睛不仅用来看东西、永恒的终结、银河帝国等;刘慈欣中短篇小说白垩纪往事、三体、17流浪地球、带上她的眼睛等。2.作业时间:(1)(课外作业)4 分钟 (2)课外阅读,近期完成即可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学会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能读懂作品,会概括作品内容,领会科学观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本题意在让学生学会主 动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把学习成果与同学沟通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2)科幻小说能够充分锻炼人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应变能力。本 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充阅读量,调动思维,大胆推理想象,激发他 们对科普文章的阅读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知欲望,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推理能力,丰富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第四课时 品读欣赏 体悟真挚情怀大雁归来作业一1.作业内容:写下你从本文收获的字词,并说出你识记它的独特技巧。(不低于四个)我的识记秘笈:(示例:狩,形声字,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所以它的本意是冬季 打猎。)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口头作业)1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 价 指 标水 平18优秀良好合格收集类别全面收集字词数量达标每个字词有独特的识记心得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以展示技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 过自己识记、梳理、积累重难点词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分类、比较等记忆 能力。作业二1.作业内容:阅读本文,参考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材料】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评价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理解正确,能体悟作者情怀,表达准确、有文采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深入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怀的理解情况,并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作业三1.作业内容: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材料后问题。材料一: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天而骐磷不至。”战国策 赵策材料二: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白居易鸟材料三: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 规.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19的猎枪。大雁归来材料四:第 24 届汉堡世界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 1 万种鸟类中,大约 2 000 种鸟类 的生存面临危机,仅 2005 年,175 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另有材料证明:由于噪音,城市中 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遗传劣化 的现象,灯光和药物造成了大量鸟类习性被改变、集体中毒、“意外”碰撞死亡 等现象的发生。(1)说鸟现状从以上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的野生鸟类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它们的生存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概括 鸟类难以生存的原因。(2)感鸟深情其实,鸟一直是古今文人的宠儿。古往今来的很多诗人都借助对 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 写一句话。鸿雁 燕子 鹧鸪 白鹭 子规【示例】白鹭:我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读到了白鹭在西塞山前自 由飞翔的闲适,感受到了渔人的从容自适和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3)为鸟发声 (选做题)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 4 月 1 日为“国际爱鸟日”,也请你结合学习本文感受,调动自己的艺术细胞,为这一主题设 计一份有爱的宣传海报吧!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3 分钟 (2)(书面作业)3 分钟(3)(实践作业)于近期完成即可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1)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推理合理,表达言简意赅总体评价结果:(2)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对诗句的感情理解把握正确20表达有文采(3)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紧扣主题,设计清晰、美观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链接生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的 能力。意在拓宽他们对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够将多学科所学知识整合且 加以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逻辑推理的能力,激发他们科研探究的 兴趣,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五课时 追寻足迹 提升文化素养时间的脚印作业一 1.作业内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 (小石块,碎石)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 (dn)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 (山脚)、沟 (h)、河谷、湖泊 、海洋等比较低 (w)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 下来的结果。(1)联系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dn)去 沟 (h)低 (w)(2)联系语境,根据汉字写拼音。湖泊()沉淀()(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汉字。沙 (小石块,碎石)山 (山脚)2.作业时间:(书面作业)3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注音、汉字书写正确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通过自主预习,让学生能结合语境,熟练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21字形和重点词语的意思。作业二 1.作业内容: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做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 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 海或湖的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 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 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 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 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 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 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 有这些都叫做化石。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 告诉我们,在离开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 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 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 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 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 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节选自时间的脚印 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因此,在朗读时总体 基调是平实的。同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逻辑层次,准确运用 手势、停顿、重音、节奏等技巧,以突出文章的层次和事物的特征。(1)读出平实的语调:大声朗读上面文段,注意语调平实、准确,突出事物特 征。(2)读出文章的层次性: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节奏,并适当运用手势;读出文章的层次性,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读出思路:用简洁语言概括文段的说明过程。读懂内容:结合第段内容,说说化石形成的过程。22读出技巧:作者在上述三段均采用了独立成段的方式写作,请任选一 段分析其用意。读出味道: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妙处?2.时间要求:(1)(口头作业)3 分钟 (2)(书面作业)8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1)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朗读准确、语调平实、有节奏感(同桌互评)总体评价结果:(2)评 价 指 标水 平优秀良好合格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语句通顺、语言简洁准确把握说明文中过渡段及独立成段的作用说明方法正确,作用判断准确,语言表达清晰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理)特征,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读起来以平实为主。本题意在让学生把握好说明文的朗读基调,同时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培 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作业三1.作业内容:【教材链接】本文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过程和方法,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后问题。(1)“海枯石烂”出自宋代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原句为“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本意是“海水干涸,石 头腐烂”,请结合本课所学解释该词的比喻义:(2)道是海枯石烂,其实“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才有了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本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