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64651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章民俗学与现代社会第十章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一、民俗的现代应用一、民俗的现代应用旅游、商业广告、商标、解决国际旅游、商业广告、商标、解决国际重大问题、影视重大问题、影视等等 二、民俗的误解与错用二、民俗的误解与错用 “福福”字倒贴的错用字倒贴的错用 两种情况可以倒贴两种情况可以倒贴“福福”字:字:1.1.贫穷潦倒时希望时运改变。贫穷潦倒时希望时运改变。2.2.污秽之处:水缸、尿缸、垃圾污秽之处:水缸、尿缸、垃圾桶,因为,这几样东西是要倒的,桶,因为,这几样东西是要倒的,人们怕倒水倒垃圾时把福也倒了,人们怕倒水倒垃圾时把福也倒了,才想了一个办法贴一个才想了一个办法贴一个“倒福倒福”。第1页,共

2、24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对传统习俗的误读对传统习俗的误读 实际上是父母对女儿实际上是父母对女儿的一种保护的一种保护 让众人证明女儿的清让众人证明女儿的清白,夫家不得反悔。白,夫家不得反悔。第2页,共24页。对对“四四”的误读的误读 在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4 4是个吉祥数字。如春夏秋冬之四时、东是个吉祥数字。如春夏秋冬之四时、东南西北之四方,四是宇宙数、吉祥数。再者,中国的成南西北之四方,四是宇宙数、吉祥数。再者,中国的成语大部分都是四字的,古时铜钱都是四字的语大部分都是四字的,古时铜钱都是四字的(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还有四

3、大发明、四大传说、四,还有四大发明、四大传说、四大美女、四喜汤圆、四色糖等以四为头的名称,这都说大美女、四喜汤圆、四色糖等以四为头的名称,这都说明中国向来没有对明中国向来没有对4 4的忌讳。把的忌讳。把4 4这个数字作为凶数的信这个数字作为凶数的信仰来自日本,传到中国并在中国盛行不过仰来自日本,传到中国并在中国盛行不过3030年时间。在年时间。在日本,因为日本,因为4 4与死发音相同,故医院没有与死发音相同,故医院没有4 4号病床、机场号病床、机场没有没有4 4号跑道、监狱没有号跑道、监狱没有4 4号囚房。号囚房。校徽尾数、车号尾数、校徽尾数、车号尾数、电话号码、门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第3页,

4、共24页。影视误用民俗影视误用民俗 李少红导演的电视连续剧李少红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大明宫词:太平公主嫁:太平公主嫁给武攸嗣时,武府的大门上贴了一个巨大的红双喜。给武攸嗣时,武府的大门上贴了一个巨大的红双喜。大明宫词大明宫词以唐朝为背景,而红双喜的由来,传说以唐朝为背景,而红双喜的由来,传说与宋朝的王安石有关,婚礼上贴红双喜的时间最早不与宋朝的王安石有关,婚礼上贴红双喜的时间最早不过宋代。即便是后世的红双喜,也不是贴在大门上的,过宋代。即便是后世的红双喜,也不是贴在大门上的,而是贴在内房门上、贴在婚房上的。另一处,在元宵而是贴在内房门上、贴在婚房上的。另一处,在元宵节太平公主和她的表姐韦氏

5、微服出宫这一段,剧中描节太平公主和她的表姐韦氏微服出宫这一段,剧中描写长安街上人们都戴着面具、到处火树银花也是舛误。写长安街上人们都戴着面具、到处火树银花也是舛误。元宵节有放灯的习俗,但没有戴面具的说法。戴面具元宵节有放灯的习俗,但没有戴面具的说法。戴面具一般是除夕驱傩用的,有特定的群体。另外,唐朝时一般是除夕驱傩用的,有特定的群体。另外,唐朝时还没有发明火药,对于元宵节火树银花的塑造是不合还没有发明火药,对于元宵节火树银花的塑造是不合史实的。史实的。第4页,共24页。张艺谋导演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民俗错误:服装有误,唐中后期偏保守。服装有误,唐中后期偏保守。瓷器有误,青花元代才盛行。瓷器有误

6、,青花元代才盛行。花纹有误,菊花图案不流行(花纹有误,菊花图案不流行(流行莲花纹、流行莲花纹、牡丹纹)。牡丹纹)。琉璃有误,装饰宫殿不可能(琉璃有误,装饰宫殿不可能(中国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琉璃,但比较脆颜色也暗,这种透明漂亮的高级琉璃器皿都是来自西方,除了西安法门寺出土有琉璃器物外,在一些寺院、佛教场所都曾出土过琉璃器物,主要是作为供养物。假指甲(假指甲(巩俐饰演的皇后,双手的小拇指和食指上都戴着黄金打造的假指甲,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唐代妇女佩戴假指甲,这种配饰是明代以后开始流行的,到了清朝才兴盛,尤其是当时的皇家贵族。第5页,共24页。除夕撞钟除夕撞钟 近几年的除夕夜,不少地方的寺

7、庙都搞起近几年的除夕夜,不少地方的寺庙都搞起了除夕撞钟的活动,而且还进行拍卖,变了除夕撞钟的活动,而且还进行拍卖,变成了一种带有商业性的信仰活动。中国古成了一种带有商业性的信仰活动。中国古代不仅没有除夕撞钟的习俗,而且还忌讳代不仅没有除夕撞钟的习俗,而且还忌讳到寺庙里去。除夕撞钟是日本人的习俗。到寺庙里去。除夕撞钟是日本人的习俗。日本人把除夕称之为日本人把除夕称之为“大晦日大晦日”,除夕午夜,除夕午夜,城乡各处庙宇分别敲钟城乡各处庙宇分别敲钟108108下,以此驱除邪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钟声,钟声停歇就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钟声,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意味新年的来到。第6页,共

8、24页。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学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学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由过去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经济形态过渡,由过去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经济形态过渡,由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由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这种过渡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渡。这种过渡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民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念的改变。民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这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这种文化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

9、,适应社会潮种文化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那么,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流的变化。那么,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民俗文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民俗文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第7页,共24页。第一,传统与现代化冲突加剧。第一,传统与现代化冲突加剧。目前,在中国社会走向经济多元化和文化目前,在中国社会走向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变得多元化时代,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起来,大有现代化取代传统的趋日益尖锐起来,大有现代化取代传统的趋势。特别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势。特别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优势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失

10、去它的优势地位,如不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整合传统地位,如不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使其和现代化协调起来,传统文化文化,使其和现代化协调起来,传统文化就有变成现代文化附庸的可能。就有变成现代文化附庸的可能。第8页,共24页。第二,新时期民俗文化的变迁第二,新时期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中国的春节

11、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第9页,共24页。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

12、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腊八”节,年事准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事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今天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

13、仪式和内容有趣。今天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特别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传媒的介入,以特别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传媒的介入,以往春节习俗中的信仰内容被现代意识所取代。中央电视台往春节习俗中的信仰内容被现代意识所取代。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之夜的大餐;电话拜年、电子贺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之夜的大餐;电话拜年、电子贺卡贺岁成为新的时尚卡贺岁成为新的时尚因此,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人因此,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人们普遍感觉到年节的传统意味越来越少,特别是在

14、有些城们普遍感觉到年节的传统意味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有些城市颁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之后,更感到春节已不是市颁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之后,更感到春节已不是原来的那样,变得索然无味。原来的那样,变得索然无味。第10页,共24页。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他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他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

15、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人世界文化潮流之中。中国人传统国人的习俗正在融人世界文化潮流之中。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传统婚礼不复存在,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

16、规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第11页,共24页。第二节第二节 民俗学与信息社会民俗学与信息社会 一、民俗与信息社会一、民俗与信息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首先归功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首先归功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报纸、图书、广

17、播、电话、电报、电影、录音、摄展。报纸、图书、广播、电话、电报、电影、录音、摄像曾经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工具,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巨像曾经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工具,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民俗学研究中,也早已采用了这些现代化大的作用。在民俗学研究中,也早已采用了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将其运用到民俗学研究和田野作业之中。比如:的工具,将其运用到民俗学研究和田野作业之中。比如:录音和摄像在民俗考察中成为一种利器,被广泛采用,录音和摄像在民俗考察中成为一种利器,被广泛采用,使民俗采风变得科学可行。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民俗采风变得科学可行。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如上传媒变得黯然失色。当世界进人数

18、字化时代时,文如上传媒变得黯然失色。当世界进人数字化时代时,文化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特别是化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特别是InternetInternet互联网的出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第12页,共24页。人们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同一时空间运行,人们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同一时空间运行,过去需要人工作为的事情,现在通过互联网就会轻易实现。过去需要人工作为的事情,现在通过互联网就会轻易实现。此时的民俗学的确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强烈要求方法论此时的民俗学的确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强烈要求方法论的突破。的突破

19、。中国民俗学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中国民俗学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是不言的事实。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资到来,这是不言的事实。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资源都可以转化为信息供全社会所享用。最近几年来,源都可以转化为信息供全社会所享用。最近几年来,在中国掀起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的热潮,许多过去在中国掀起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的热潮,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古村落被发现,在得到媒体的宣传报道不为人知的古村落被发现,在得到媒体的宣传报道后,那里便形成旅游热点,资源被转化为信息,信后,那里便形成旅游热点,资源被转化为信息,信息又转化为资源,这就是信息社会的魅力所在。息又转化为资源,这就是信息社会的

20、魅力所在。第13页,共24页。二、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二、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民俗文化信息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保存在民众的日常生民俗文化信息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保存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当民俗学者将这种资源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考察记录活之中。当民俗学者将这种资源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考察记录之后,成为研究资料,也就在客观上保护了这种资源。如果通之后,成为研究资料,也就在客观上保护了这种资源。如果通过大众媒介将这一资源传播出去,便成为可以利用的信息。因过大众媒介将这一资源传播出去,便成为可以利用的信息。因此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必不

21、可少的环节。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但是,当我们在追求更舒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但是,当我们在追求更舒适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是否眼看着传统民俗文化消失得适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是否眼看着传统民俗文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影无踪?是否要在物质生活趋同的情况下,主动丢掉这是否要在物质生活趋同的情况下,主动丢掉这张标志民族个性的文化的身份证张标志民族个性的文化的身份证?应该认识到,保护优秀应该认识到,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就是保

22、存历史。民俗学研究应该在现代化与的民俗文化就是保存历史。民俗学研究应该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搭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传统之间搭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第14页,共24页。三、如何保护民俗文化三、如何保护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保护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世界上民俗文化的保护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做出验。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做出了典范。那里把值得保护的民俗文化称为了典范。那里把值得保护的民俗文化称为“文化财文化财”或或民间文化财,即文化财富

23、。民间文化财,即文化财富。日本和韩国早在日本和韩国早在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就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年代就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民俗文化加以自觉的保护。按照韩国的式对民俗文化加以自觉的保护。按照韩国的文化财保文化财保护法护法,文化财被区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文化财被区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念物、名胜古迹、民俗资料四个项目。念物、名胜古迹、民俗资料四个项目。有形文化财是指建筑物、典籍、书迹、古文书、绘有形文化财是指建筑物、典籍、书迹、古文书、绘画、雕刻工艺品等有形的可作为文化遗产的具有较高历画、雕刻工艺品等有形的可作为文化遗产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考古资料。史价值和艺术价

24、值的考古资料。第15页,共24页。无形文化财指的是演剧、音乐:舞蹈、工无形文化财指的是演剧、音乐:舞蹈、工艺技术等无形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艺技术等无形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产物。术价值的文化产物。纪念物指的是贝冢、古坟、城址、宫纪念物指的是贝冢、古坟、城址、宫址、窑址、遗物包含层等具有较高历史、址、窑址、遗物包含层等具有较高历史、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指的是具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指的是具有较高艺术和观赏价值的地方,此外动植有较高艺术和观赏价值的地方,此外动植物、矿物、洞窟等在学术上具有较高价值物、矿物、洞窟等在学术上具有较高价值的地方也属于这个范畴。的地方也属于

25、这个范畴。这里对文化财做了科学的界定,不是这里对文化财做了科学的界定,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作文化财产。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作文化财产。第16页,共24页。那么,怎样有效地保护民俗文化?首先,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具首先,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具体的文化财要确定它的可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文化财原型和技体的文化财要确定它的可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文化财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被保护的地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被保护的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自发地参加文化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使他

26、们自发地参加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不应该将保护的文化财与民众隔绝开来,使遗产的保护运动。不应该将保护的文化财与民众隔绝开来,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财保护的意义。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财保护的意义。其次,民俗文化财的保护要有专业人才参与。这些专业人其次,民俗文化财的保护要有专业人才参与。这些专业人士能把文化财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讲给民众,使他们懂士能把文化财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讲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制定一

27、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传承民俗文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传承民俗文化的兴趣。化的兴趣。第17页,共24页。其三,民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需要其三,民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需要政策的连续性支持。保护不是一时的权宜政策的连续性支持。保护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一种民之计,它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一种民俗文化一旦得到保护,它就成为永久的遗俗文化一旦得到保护,它就成为永久的遗产,要建

28、立相关的档案,记录每一次活动产,要建立相关的档案,记录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中国的民俗活动大都具有的内容和形式。中国的民俗活动大都具有自发松散的特点,不注意活动档案的记载,自发松散的特点,不注意活动档案的记载,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应该改变。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应该改变。民俗文化财的保护概念,并不是说对民俗文化财的保护概念,并不是说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不做人为的加工整理。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不做人为的加工整理。原始状态是应该保存,但由于民俗文化的原始状态是应该保存,但由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带有随意性,在结构和内容上往传承往往带有随意性,在结构和内容上往往有不完整的地方,在不破坏民俗文化本往有不完

29、整的地方,在不破坏民俗文化本质传承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结构和质传承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结构和充实内容是允许的。充实内容是允许的。第18页,共24页。第三节 民俗学与互联网 互联网对民俗学研究的影响互联网对民俗学研究的影响 民俗学与现代化的问题,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民俗学与信息民俗学与现代化的问题,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民俗学与信息化的问题。这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似乎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我化的问题。这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似乎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我们刚刚迈过公元的第二个千年,步入新的世纪。对过去岁月和们刚刚迈过公元的第二个千年,步入新的世纪。对过去岁月和未来岁月文明的特点,有人做了这样形象的说明:第一个千年

30、未来岁月文明的特点,有人做了这样形象的说明:第一个千年的历史是以土地为本位的农业文明历史;第二个千年的历史是的历史是以土地为本位的农业文明历史;第二个千年的历史是以货币为本位的工业革命历史;第三个千年的历史无疑将是以以货币为本位的工业革命历史;第三个千年的历史无疑将是以信息为本位的网络文明历史。我们姑且不去追究这一归纳和预信息为本位的网络文明历史。我们姑且不去追究这一归纳和预言有多大的准确性,但就目前的事实而言,网络文明的时代已言有多大的准确性,但就目前的事实而言,网络文明的时代已经迫近我们。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网络体系正在塑造着人类社会经迫近我们。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网络体系正在塑造着人类社会未来的

31、生活空间。社会信息化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改变着人未来的生活空间。社会信息化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们的思想和观念。第19页,共24页。互联网的功能是巨大的,它使目前的世界格局都互联网的功能是巨大的,它使目前的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带动全球整体的互动和结构的信息化。这种优势使动全球整体的互动和结构的信息化。这种优势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地缘文化向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军事、网地缘文化向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军事、网络文化过渡,它的影响是

32、十分深远的。面对网络络文化过渡,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面对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民俗学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民俗学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自己的选择,即借助互联网展开自己的研流做出自己的选择,即借助互联网展开自己的研究,求得中国民俗学的深入发展。最近几年,民究,求得中国民俗学的深入发展。最近几年,民俗学网络的建设日新月异,打开许多门户网站,俗学网络的建设日新月异,打开许多门户网站,都可以搜索到大量民俗信息。都可以搜索到大量民俗信息。第20页,共24页。其中有关民俗文化的专门网站和网页在逐渐其中有关民俗文化的专门网站和网页在逐渐增多。那里报告着各类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研增多。那里报

33、告着各类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研究信息。究信息。19991999年开通的年开通的“中国民俗中国民俗网网”(www(wwwchinesefolklorechinesefolklorecom)com)是迄今为止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性和公益性网站,开设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性和公益性网站,开设有民俗论坛、民俗史话、民俗人物、民俗书林、有民俗论坛、民俗史话、民俗人物、民俗书林、民俗动态、民俗考察、民俗学人专著、时尚话题、民俗动态、民俗考察、民俗学人专著、时尚话题、民俗民居、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节日、人民俗民居、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节日、人生仪礼、民间文学等几十个栏目,及时反映中国生仪

34、礼、民间文学等几十个栏目,及时反映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最近动态,成为中国民俗学者和民民俗学研究的最近动态,成为中国民俗学者和民俗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俗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互联网全方位及时的沟通信息,为信息交流和研互联网全方位及时的沟通信息,为信息交流和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究带来极大的方便。第21页,共24页。除及时交流学术研究信息之外,互联网最大的优势还除及时交流学术研究信息之外,互联网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及时帮助研究者了解国内外民俗学研究的进展,在于它能及时帮助研究者了解国内外民俗学研究的进展,在网络上阅读和下载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可以把自己在网络上

35、阅读和下载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通过网络发布出去,达到研究的互动。互的研究成果及时通过网络发布出去,达到研究的互动。互动的形势是多种多样的,中央电视台央视网站曾就春节习动的形势是多种多样的,中央电视台央视网站曾就春节习俗邀请在北京的民俗学家举行俗邀请在北京的民俗学家举行“春节民俗网上谈春节民俗网上谈”,事先,事先约定谈论话题,然后主持人请专家座谈,网友在线提问。约定谈论话题,然后主持人请专家座谈,网友在线提问。未来的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未来的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随着数字化的进程,通过网络查阅民俗学资料也变随着数字化的进程,通过

36、网络查阅民俗学资料也变得越来越方便。现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得越来越方便。现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正在建设中,以后查阅图书资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正在建设中,以后查阅图书资料在网上进行就可以了,这无疑加快了民俗学研究的速料在网上进行就可以了,这无疑加快了民俗学研究的速度。度。第22页,共24页。考查形式:利用暑假期间对你的家乡或某一考查形式:利用暑假期间对你的家乡或某一个地方的某一民俗事象作调查,写成一篇个地方的某一民俗事象作调查,写成一篇25002500字以上的田野调查报告。字以上的田野调查报告。民俗事象范围:参看钟敬文主编民俗事象范围:参看钟敬

37、文主编民俗学民俗学概论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998。交作业时间:下个学期开学第一周交作业时间:下个学期开学第一周 作业上写清自己的班级、学号、手机号及邮作业上写清自己的班级、学号、手机号及邮箱,以便联系。箱,以便联系。请打印一份纸质稿放在文学院陈丽琴老师信请打印一份纸质稿放在文学院陈丽琴老师信箱,同时发一份电子版到陈老师邮箱箱,同时发一份电子版到陈老师邮箱 L 联系手机联系手机1373709964613737099646田野调查的步骤、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与技巧方法与技巧.doc.doc第23页,共24页。民俗调查内容民俗调查内容一、对象背景(地点、环境、交通水利、人

38、口)一、对象背景(地点、环境、交通水利、人口)二、岁时节令风俗二、岁时节令风俗节日、特殊风俗、节日祭祀活动、祭祀对象、节日活动与生产、生活节日、特殊风俗、节日祭祀活动、祭祀对象、节日活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大型节日活动的发展趋势的关系、大型节日活动的发展趋势三、生活民俗三、生活民俗(一)衣、食、住(一)衣、食、住(二)生、老、病、死(二)生、老、病、死(三)婚嫁社交(三)婚嫁社交四、生产民俗(农、林、牧、副、渔、猎、工、商)四、生产民俗(农、林、牧、副、渔、猎、工、商)五、宗教信仰(供奉神灵、仪式、神职人员职业传承、占卜、禁忌)五、宗教信仰(供奉神灵、仪式、神职人员职业传承、占卜、禁忌)六、民间文学(讲唱时间、地点、环境、听众对象、讲唱者姓名、年龄、六、民间文学(讲唱时间、地点、环境、听众对象、讲唱者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个人经历、个性特点、师承情况、演唱风度、听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个人经历、个性特点、师承情况、演唱风度、听众的反映、讲唱作品的来历、流传地区、传播情况)众的反映、讲唱作品的来历、流传地区、传播情况)七、民间游艺七、民间游艺小戏、曲艺、杂技、马戏、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竞技、游戏、小戏、曲艺、杂技、马戏、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竞技、游戏、娱乐娱乐第24页,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民俗学与现代社会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