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267677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整个欧洲大约有2 500万人死亡。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天主教宣扬的救赎理论更为人深信B.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C.导致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愿望强烈D.主张自立自主的理性主义蔚然成风2.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C.许多

2、欧洲人移民美洲D.大量中国人向美洲移民3.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4.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5.下图为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目录的部分内容。该著作()目录卷四温病脉证并治第六卷五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3、热病脉证并治第八湿病脉证并治第九A.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B.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C.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D.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6.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7.中国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下列

4、关于药食同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药品和食品具有明确的界限B.患者只需五谷果蔬等调理即可痊愈C.对中国人养生保健起到积极作用D.食物并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8.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药物365种,后来便“代有增附”,梁朝的名医别录,唐朝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朝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的药物达到1 892种。这表明中医药业()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C.传承发展前代药学D.独步世界医学之林9.北宋儒学重视格物穷理,此风也渗入医药界。法象药理着眼于药物的外部特征或附属的文化特质,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

5、形、色、气、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这反映出()A.儒学与中医学的相互促进B.中医学的发展以理学为基础C.理学对中医学的负面影响D.儒学开始借鉴阴阳五行学说10.汉朝至隋朝,温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宋元以来,温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分开来;明清时期,温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这说明()A.医学发展具有阶段性B.医学理论离不开实践C.温病学说最早出现在汉朝D.古代的医学领先世界11.一部中国古代医书,对所载药物做了清晰分类,被译为日、英、法、俄等多国文字,被四库全书赞为“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于此矣”。这部医书是()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C.伤寒杂

6、病论D.齐民要术12.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这表明()A.中医的功能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B.中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C.中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药学理论D.中医治疗效果和水平超过了西医13.毛泽东曾发出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与之相符的是()A.该指示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出的B.全国各地组织医疗队扎根农村C.培养了大量的农村基层医务人员D.形成了只深入到每个镇的医疗网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防治血吸虫病,国家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和血吸虫病防治局,各种防疫机构在1952年达到385个;在全国各地还逐步建立了妇

7、幼保健站。这反映出我国()A.解决了居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B.建立了完善的医院体系C.建成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D.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下列属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是()A.巴氏消毒法B.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C.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D.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宋翰林医官王惟一,受诏于1027年设计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

8、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穴位深约1.2分,教学或考试时,体表用蜡封闭,内灌水,针刺中穴,针拔水出,否则便进不了针。这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王氏还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绘有针灸偃侧人形图。该书载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则有腧穴354个,与西晋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三个双穴和二个单穴。在穴位排列上,兼顾经络穴位的系统性和便于临证应用两方面。宋政府曾将此书颁行天下,又将其文字和24幅图形刻于石碑,与针灸铜人并列于汴梁大相国寺,供民间医家参观学习。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惟一取得的医学成果及其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

9、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惟一的历史功绩。(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我国古代医学名著简介表(部分)著作作者简介成就黄帝内经假托黄帝之名,实为民间医家成果汇集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疾病变化和治疗法则,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理论基础和体系神农本草经假托神农之名,实为民间医家成果汇集总体药理与药物并论,反映出中药学初步形成体系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人,被尊为“医圣”系统论述了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本草苏敬等23人奉敕编撰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本草学成就,现存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惟一,北宋人奉旨设计铸造两个铜制人体针灸模型,并著此

10、书相辅并行洗冤集录宋慈,南宋法医学家,长期任提典刑狱官开创了“法医鉴定学”,世界法医史上的经典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人,曾任皇家太医院判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本草知识和经验,是集大成的药物学著作,由朝廷颁行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后期起,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84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公

11、共卫生法。该法明确规定政府必须设立国家和地方卫生委员会,为英国的卫生改良运动奠定了改善城市卫生和市民健康状况,控制结核病、伤寒和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当时的英国社会和卫生改良运动的内容包括反对消费烈性酒,降低婴儿死亡率,进行监狱和精神病院改革,教育贫穷母亲如何照料孩子,建立妇幼保健院、公立医院和药房等。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注重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欧洲一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摘编自曾光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新思维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事业奠基于20世纪4050年代。1949年10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并颁布多项除疫法规条例,以及开展

12、以预防为主的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1949年11月,设立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国家注意统筹公共卫生城市乡村协调发展,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任务。这些基层机构的卫生医务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成功执行公共卫生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医人才少又都集中在城市,而数量在十倍以上的中医大夫们活跃于乡村与城市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医疗系统组织的指导方针之一。通过努力,我国逐步组建了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公共卫生事

13、业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效益”的“中国模式”,并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宣传和推广。摘编自胡克夫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似之处,并简析中国和欧洲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得以形成“中国模式”的优势。(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山西一地在明朝276年间曾发生37次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其以万历、 崇祯两朝疫病流行最为显著。疫

14、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减缓灾情。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明朝时对疫病发生虽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释灾难和疫病发生的情况。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材料二14世纪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

15、黑死病疫情,教会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死者必须深埋。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烹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比较1417世纪中英两国面对疫情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

16、相关时代背景,说明中英疫情防控的影响。(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古代近现代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功用。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

17、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1950年,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1答案:B解析:黑死病冲破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促使人们追求现世生活和享

18、乐,故A项错误,B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C项错误;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使理性主义蔚然成风,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土著人的剧减导致劳动力缺乏,因此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花的出现导致大量美洲土著人死亡,劳动力的剧减导致欧洲人贩卖黑人奴隶,而不是屠杀印第安人,故A项错误;欧洲人移民美洲的原因不是当地大量土著人的死亡,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以来,人口迁徙促进了疾病传播,导致美洲、大洋洲大量土著居民丧生,方

19、便了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创建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不是迅速创建起来的,B项错误;美洲和大洋洲人口锐减,世界人口分布并非因此趋于平衡,C项错误;美洲和大洋洲人口锐减,促进了贩卖奴隶的三角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D项错误。4答案:C解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疫病发生次数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西汉时,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疫病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高,疫病发生频率较高,故选C项。5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来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该书中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故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并不是中国最

20、早的医学理论著作,故A项错误;黄帝内经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故B项错误;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反映了政府对民众医疗的救助,C项正确;宋朝时期的地方政府权力较小,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土地兼并现象无关,排除D项。7答案:C解析: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药食同源对中国人养生保健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C项正确;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排除D项。8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代有增附”“都次第有所增加”说明古代中

21、医药业对以前药学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与世界医学相比较,故D项错误。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可知体现的是理学对中医学的负面影响,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对中医的负面影响,不是儒学与中医学的相互促进,也不是说明中医学的发展以理学为基础,A、B两项错误;儒学开始借鉴阴阳五行学说是汉朝儒学的特点,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温病学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色不同,这表明医学发展具有一

22、定的阶段性,故A项正确。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类最全、集本草之大成的是明朝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后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故选B项。12答案:A解析: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表明该组织对中医功能的认同和肯定,故选A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指示于1965年发出,故A项错误;根据该指示,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故B项错误;根据该指示,培养了大量的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故C项正确;根据该指示,形成了深入到每个村镇的医疗网,故D项错误。14答案:D解析:防治血吸虫病和建立防疫机构、妇幼

23、保健站属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建设,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防疫和妇幼保健方面的措施,并不能反映解决了居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医院体系的完善,故排除B项。建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C项。15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C项。16参考答案:(1)成果:铸造针灸铜人;撰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原因:继承前代医学成果;政府重视支持;王惟一个人的努力。(2)历史功绩: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推动了古代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17参考答案:示例看法:中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

24、,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说明:中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如和阴阳五行理论结合的中医学理论、针灸等。中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体系,如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的理论基础和体系;伤寒杂病论论述的中医辨证施治等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则系统总结了药物学成就,形成了中药学独立的体系。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洗冤集录开创了“法医鉴定学”,成为世界法医史上的经典著作;还有许多著作被翻译为多国文字,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对中华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医学都受到中医的影响。18参考答案:(1)相似之处:国家立法保障发展;开展卫生运动;卫

25、生事业涉及面广;设立卫生保健机构;将公共卫生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状况相联系。影响:改善了环境(公共)卫生;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提高);增强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有利于应对全球疾病。(2)特点:以预防为主;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卫生防疫网络;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优势: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服务人民群众宗旨的落实;确立适应国情的公共卫生模式。19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对疫病重灾区减免税收;都采取了防止疫病扩散的举措;政府都发挥主导作用;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点:参与者中国是有识之士与民众;英国是教会势力;救助手段中国通过发放钱粮、施医送药等手段,直接救济灾民

26、;英国是向民众普及医学卫生知识,关注公共健康;防止扩散的手段中国采取隔离手段防止传染;英国制定法规,新建医院,强化城市清洁力度,防止扩散。(2)中国:明末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发,政府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体现儒家济世爱民的思想,扩大儒学的影响。英国:提高民众的卫生意识;推动近代医疗体系的建立;扩大世俗政权的影响。20参考答案:示例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在古代,随着封建统一国家的发展,政府重视对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指导,例如统一编修和颁行药学著作。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由朝廷

27、颁行。这些都促进了中医的普及和传承。政府在中医面临挑战时维护了中医发展。近代以来,西学东渐。20世纪初,中医受西医冲击,面临存废问题。1914年,中医组织向政府寻求保护,政府说明没有废弃中医的打算,维护了中医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法制建设,强调“有法可依”。国家制定政策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了中医制度化。如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综上,国家力量推动了中医药学普及,在中医面临危机时维护其地位,并推动了中医的制度化发展。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2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28、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十日谈中记述:“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达官贵妇出入如云,到现在却十室九空,甚至连一个最低微的仆从都找不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疫病是()A.天花 B.鼠疫C.狂犬病D.水痘2.周礼记载,周朝设医师掌管国家的医事政令,负责王室和邦内疾疫的预防和治疗,每到岁终,医师根据众医的医疗成绩优劣,制定其级别和俸禄。这反映了当时()A.医疗队伍出现等级分化B.形成中央集权的医疗保障体系C.医药政令得到邦国认同D.医疗管理制度已达到较高水平3.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朝孙思邈也在所著千金方“

29、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体现出古代医学研究()A.在战乱时期更为发达B.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C.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D.注重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4.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在中国公共场所的角落都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表明()A.药方摘自本草纲目B.政府重视医疗保健C.唐朝医疗水平高超D.唐朝常出现流行病5.随着西医的发展,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传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技术来自西医的是()A.人痘接种法B.麻沸散C.放射技术D.针灸疗法6.14081644年,各

30、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的流行,促使温病学说得到发展。后经多代名医的努力,温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这说明()A.瘟疫的发展与传播促进了医学的发展B.瘟疫是从明朝开始传播的C.治疗瘟疫的主要办法是防止扩散D.瘟疫的爆发越来越频繁7.考古专家从后来被称为“2013年十大考古发现”的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中发掘出了众多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的医书有五色脉诊六十病方经脉书脉数等。从该墓中发掘出的医简以及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秦汉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晋朝脉经肘后备急方针灸甲乙经、唐朝千金方、明朝本草纲目、明清之际温疫论、清朝温病条辨湿热条辨等书籍中,我们大致可以作出如下哪一判断()A.老官

31、山西汉木椁墓发现的众多医简表明传统医学在西汉时期达到顶峰B.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是近现代西方实验医学的基础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集大成之作D.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以讲究阴阳五行脏肺经脉辨证施治的中医为主8.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之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9.针灸学一直是中医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下图为针灸铜人的图片,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针灸铜人出

32、现在东汉时期B.针灸铜人不具有史料价值C.代表针灸学临床实践与教学水平D.反映了医家对于人体器官的精心研究和传承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大城市的许多医院、学校取消了原名,而代之以数字序号命名,如将“仁济”“培德”等名换成某某市第一中学、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等。这种做法意在()A.强调各类机构的平等地位B.塑造新的价值观念C.消除半殖民地社会的遗留D.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11.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A.城市化

33、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B.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12.毛泽东在1954年曾说:“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万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必须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中医。”材料表明()A.中医保证了世界人民的健康B.中国人民的健康只需要中医即可C.中医药发挥了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D.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13.关于现今中国人所说的西医学,它的完整名称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是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

34、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医学体系;由于它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因此我们习惯上称为西医。下列有关西医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由随列强殖民者而来的军医带到中国B.西医医生和侵略者一样遭到人们的痛恨C.西医的传入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D.较早期的西式医院集中在通商口岸14.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严重。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完善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15.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指的主要是各

35、级各类医院。医院的性质属于()A.卫生行政组织B.卫生服务组织C.群众性卫生组织D.卫生研究性组织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天花是中国所认识的最古老疾病之一。16世纪下半叶,人痘接种开始在长江下游地区施行;18世纪时,一位痘医声称:“中土高贵之家的子女80%都经过人痘接种。”这一时期,政府通过惠民药局等向贫民提供医疗帮助的传统最终消失,地方上的慈善家组织起施医局,给一方乡里提供药品和医疗照顾。1718世纪,天花对英国的侵袭程度增强。与腺鼠疫的长期斗争使英国人懂得检疫和隔离的

36、价值,各地建立了用于隔离天花病人的传染病院。在理性化思潮的刺激下,一批中产阶级涌现出来,由私人慈善组织资助的门诊医院和小诊所相继问世,致力于提升公共卫生水平。1760年以后,由君士坦丁堡传入的人痘接种技术在罗伯特萨顿的革新下变得更加简化、安全,得到广泛接受。18世纪90年代,杰出科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介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这种医疗方法随后传入中国。摘编自美肯尼思F.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英两国在应对天花时的相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有效应对天花的措施,并简析其实行的历史背景。(6分)(3)英国应对疫

37、病的方式对当代中国的流行病防治工作有哪些启示?(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少在汉朝,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公元510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主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朝已出现。明朝以后,随着中医“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在中国古代,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

38、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亦或质量都相当有限。摘编自廖育群岐黄医道材料二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大城市的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

39、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在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摘编自马伯英等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

40、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仲景在叙述其从医的背景时指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循旧。” 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法则趋于完善。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如孙思邈、钱乙、庞安时、朱肱、成无己、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著名医学家,几乎无不尊崇。日本医学家

41、则尊之为先师。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邀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地方官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

42、年(1164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朝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免费发放医药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注意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宋朝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

43、众为辅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朝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摘编自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材料二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病,每年要夺走20 000人的生命。1831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

44、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服务,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摘编自李立明新中

45、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疫病。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祈福祛灾。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疫病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

46、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摘编自程杨等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材料二清末,北京沿袭旧制,尚无专门的疾病防治机构。后来,新成立的警察机构,开始采用宣传疫病知识和推广种痘的方式对抗疫病。民国时期,传染病医院开办后,京师警察厅建立起一套以该院为核心的疫病防治制度,应对突发性疫病。与此同时,新设的中央防疫处致力于从欧美国家引进各类疫苗并研制各类疫苗,为推行注射疫苗预防疫病提供技术性保障。自1934年起,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开始以运动的形式,大规模推行预防疫苗注射,开启了以预防医学为指导的疫病防治新制度。摘编自杜丽红近代北京疫病防治机制的演变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各类疫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沉着应对,在整合和利用医疗卫生组织、资金、人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