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反思“鸡兔同笼”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通过实际画图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既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也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这时候再引出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在的乐趣。但是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不够好,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更好地进行再设计,因而在课堂教学后,深刻地进行了以下的反思:本节课我个人认为在设计上还是有必须优势的,主要体现在: 一、在课始,通过讲故事引出:我国
2、古代历史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激发求知欲,课前预习部分的安排,实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热身活动,为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做好了巧妙的铺垫。在新授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趣题,明白了鸡、兔的头数与鸡、兔脚的只数之间的复杂关系,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知识上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一个数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法,探讨假设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并用教具(圆片)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忙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理解解题方法,从而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由于“鸡兔同笼”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且也是典型的奥数题,所以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充分考
3、虑到这个状况,所以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第一部分“假设全是鸡时”主要以教师运用教具(圆片)演示一边画图一边引导对学生进行分析 并列式计算,说明每一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然后学习“假设全是兔时”,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自己画图,独立完成并说明对每步理解,再集体分析计算过程;通过这两步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就基本能利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但是我觉得在画图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潜力。三、在这节课上没有设计古人用的“抬脚法”,这主要是依据学生的理解潜力和时间上的思考,本来这节课讲的方法就
4、很多,个性的假设法学生理解就有困难,再将“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消化不了,与其都没弄清楚,还不如分成两节课来讲,另外就是时间问题,如果把“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少了,没办法有效的进行课堂巩固。因此,这节课我没有讲古人用的“抬脚法”。 四、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在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上,在这部分的设计上,我看了很多资料和课例,都说得较为简单,并有不同的说法。在假设全部都是鸡那里,用26-16=10条腿,那里就到底应说是“多10条腿”还是“少10条腿”呢?教材上只是简单的说“这样就多出了10只脚”,透过我的分析,我觉得以假设后的腿与题目中的数来比学生较容易理解,当说到这个问
5、题时能够直接说“比题目中少了10条腿,为什么少呢?是把兔当成鸡算了,”那里是把兔假设成了鸡,肯定就应是少算10条腿。如果说成“多10条腿,为什么多呢?”就不好给学生解释了。这样也便于同前面的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算2条腿联系起来。本节课虽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一、在列表观察腿数变化时,在全是兔或全是鸡时,腿与实际相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似乎不能很好的说出,这是我设计时的一个弊端,没有给学生一个阶梯,跳跃太大,导致后面为什么除以2一部分学生理解有困难。二、由于注重模式,小组合作交流时,我的点拨这一块不够透彻,没
6、有关注到学困生,以后我的课堂调控潜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如时间的把握、学生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效果等方面;三、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计算完,验算的过程在上课时被我忘掉了,虽然在课上我也引导他们观察,假设全是鸡先算出的是什么,全是兔是先算出是什么,但学生还是会马虎的,会计算错误,或鸡兔数量弄错因此很多学生会把鸡兔的数量弄错,验算很关键。四、由于本节课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课没有完成我预设的内容。这节课重在方法的渗透,学生要经历多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过程,务必实实在在的引导,这样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不断调整解题策略,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而且我在小组探究中对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完成设计的解决生活中更多类型的实际问题。五、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学生表面上会做这一道题,却没有能力举一反三,解决鸡兔同笼这个模型中的其他类似问题,我感觉方法都呈现了,但是几乎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一种方法是讲透讲实的。总之,在经历这一次展示课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期望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是能感悟到更多更广的数学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