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岳五岳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泰山简介泰山简介: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
2、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五岳独尊五岳独尊”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崇高地位地位的标志性赞语。的标志性赞语。历代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山作为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封禅,加以,加以封号封号,并,并广建庙观广建庙观,刻石题字刻石题字,历代文,历代文人也留下许多记游的精美之作。人也留下许多记游的精美之作。简介泰山简介泰山封禅:古代帝王古代帝王祭天地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封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就
3、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祭天;禅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泰山为何能成泰山为何能成“五岳之首五岳之首”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晋陆机泰山吟陆机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唐李白游泰山其一李白游泰山其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唐杜甫望岳杜甫望岳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元贾鲁登泰山贾鲁登泰山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元张志纯泰山喜雨张志纯泰山喜雨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洞天府地三千里
4、,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古代文人对于描写泰山的佳作古代文人对于描写泰山的佳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司马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人心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人心齐,泰山移泰山移 ;你还知道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吗?你还知道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就其深。李斯李斯谏逐客书谏逐客书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稳如泰山稳如泰山
5、 ;安如泰山;安如泰山;蚂蚁搬泰山;蚂蚁搬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北斗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又称泰斗泰斗。)。)泰山泰水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旧时称妻父为泰山泰山,称妻母为,称妻母为泰水泰水。又因。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你还知道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吗?你还知道与
6、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吗?登登 泰山记泰山记姚姚鼐鼐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1.1.积累掌握积累掌握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准确翻译重点句子。,准确翻译重点句子。2.2.理清思路理清思路,体会,体会写景特点写景特点。3.3.品位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学习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写作背景 乾隆乾隆3939年年(17741774年),姚鼐年),姚鼐以以养亲养亲为名,为名,告归告归田里。道经泰安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于此年此年1212月月2828日傍晚同上泰山山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顶,第二天即除夕,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五更时分至日
7、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写下了这篇游记。篇游记。表示辞官的词语表示辞官的词语:告老、告老、请老、请老、解官、乞骸骨、乞身、移病解官、乞骸骨、乞身、移病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可以通过记事、记事、记人、记人、记物、记物、写景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即景抒情,托物托物言志。言志。小石潭记(唐朝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陶渊明)碑记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古代刻在石碑
8、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裁。题目解析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姚鼐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桐城人,杰人,杰出的出的散文家散文家,“桐城派桐城派”的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他因他因室名室名惜惜抱轩抱轩而被人称为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惜抱先生”,著有,著有惜抱轩全集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古文辞类
9、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诵的文章总集文章总集。乾隆乾隆2828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乾隆乾隆3939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登泰山记。桐城派桐城派 清代中期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流派。创始人为方苞方苞,经,经刘大魁刘大魁、姚鼐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姚鼐被,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称为领袖,他秉承了“
10、文道合一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义理、考据、辞章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写景散文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尤有独特成就。姚姚鼐:鼐:nini 汶汶水:水:wnwn 济济水:水:jj (jj)子子颍颍:yng yng 砌砌石:石:qq(qiqi)为)为磴磴:dngdng南麓(ll)徂徕徂徕:c lic li 戊戊申:申:ww 樗蒲樗蒲:ch pch p 绛皓绛皓:jing hojing ho 少少圜圜:yunyun(hunhun)石石罅罅:xi
11、xi 若若偻偻:ll(lulu)须臾:须臾:xyxy 人人膝膝 xx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思 路思 路k交待交待泰山位置泰山位置k记述记述登山过程登山过程k描绘描绘日出美景日出美景k返记返记人文景观人文景观k补写补写自然景观自然景观以作者的游踪为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线索一、疏通文意:一、疏通文意:泰山之泰山之阳阳,汶水,汶水西西流;其流;其阴阴,济水,济水东东流。流。阳谷阳谷皆入皆入汶,汶,阴谷阴谷皆入济。皆入济。当当其南北其南北分分者者,古长城,古长城也也。最高日观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在长城南十五里。译文译文:泰山泰山的的南面南面,汶水,汶水向西向西流;它的流;它的北面北面,济水,济
12、水向东向东流。流。南面山谷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在那南北山谷那南北山谷分界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古长城以南十五里。玉皇顶上的玉皇顶上的日观峰日观峰文化常识:关于“阴”和“阳”口诀: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衡阳 湘阴 淮阴 汉阴 淮阴(淮河之南)汉阴(汉江之南)衡阳(南岳衡山之南)湘阴(湘江之南)泰山的地理形势:泰山的地理形势:面面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汶水和济水的分流线线古长城古长城点点日观峰日观峰(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13、(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标出本段中的表标出本段中的表方位和地点方位和地点的词,并列出本段的思维导图。的词,并列出本段的思维导图。表方位:“阳”“西”“阴”“东”“南北”表地点:“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第第1 1段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日观峰的位置。先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面”;再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古长城,是“线线”;然后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的位置,是“点点”。为下文
14、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铺垫。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铺垫。余余以以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月,自自京师京师乘乘风雪,风雪,历历齐河、长清齐河、长清,穿穿泰山西北谷,泰山西北谷,越越长城之长城之限限,至于至于泰安。泰安。是是月月丁未丁未,与知府朱,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孝纯子颖由南麓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磴,其级七千,其级七千有有余。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余始循循以以入,入,道道少半,越中岭,少半,越中岭,复循复循西谷,西谷,遂遂至其至其巅巅。译文译文:我我在
15、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从京城京城冒着冒着风雪启程,风雪启程,经过经过齐河齐河、长清两县,、长清两县,穿过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越过长城长城的的界限界限,到达到达泰安泰安。这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我起初沿着沿着中间的山谷
16、进山,中间的山谷进山,走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西面的山谷走,就就到了到了山顶。山顶。【谥号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是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们另起的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是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们另起的称号为谥号,如称号为谥号,如“武武”等;等;帝王的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臣下的谥号则谥号则由朝廷赐予由朝廷赐予,谥号,谥号诞生于西周早期诞生于西周早期,譬如周武王灭商朝有功,死后,譬如周武王灭商朝有功,死后的谥号为武,后人都不叫他周姬发,而是周武王。周文王因为发扬的谥号为武,后人都不叫他周姬发,而是周武王。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关心
17、民生内政,死后谥为文化,关心民生内政,死后谥为“文文”,后人也就不叫他周姬昌,后人也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周文王。而叫他周文王。【年号年号】即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即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皇帝发起,年号为发起,年号为汉汉武帝即位后发起,武帝即位后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建元”(即前(即前140140年年-前前135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而最后一个年号被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而最后一个年号被认为是清末的认为是清末的“宣统宣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便开始使用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便开始使用西方的公元纪
18、年;方的公元纪年;【庙号庙号】庙号是中国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后人祭奠)时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后人祭奠)时追尊的名号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起源于商朝;庙号常用;庙号常用“祖祖”字和字和“宗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太祖”或或“高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宋太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如唐太宗、宋太宗等。自自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以用谥号,
19、但是不能用庙号;以用谥号,但是不能用庙号;从名字来判别,一般从名字来判别,一般带祖或宗带祖或宗的就是的就是庙号庙号,而,而带帝的带帝的便是便是谥号谥号。【尊号尊号】尊号是指古代尊号是指古代尊崇尊崇皇帝皇帝、皇后皇后的称号,由臣下给予。的称号,由臣下给予。尊号始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帝”。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常使用尊号的前两位。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常使用尊号的前两位。京师京师泰安泰安南麓南麓中谷中谷中岭中岭(天门天门)西谷西谷山巅山巅乘、历、穿、越乘、历、穿、越由由循循越越
20、复循复循遂遂至至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思考: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旅程特点: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几个动词,准确的交代了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既表现了时令与地形,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古时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东谷者者,古,古谓谓之天门溪之天门溪水水,余所不,余所不至至也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今所
21、经中岭及山巅,崖崖限限当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门云。道中迷雾冰滑,。道中迷雾冰滑,磴磴(dngdng)几几不可登。及不可登。及既既上,苍山上,苍山负负雪雪,明,明烛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 li)(c li)如画,而半山如画,而半山居居雾若带雾若带然然。译文译文:古时候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称它为它为“天门溪水天门溪水”,我没有,我没有到到过那里。现在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有像门槛一样
22、像门槛一样横横在路上的在路上的山崖山崖,人们都叫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石阶几乎几乎无法攀登。等到无法攀登。等到已经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覆盖着白雪,(雪)光着白雪,(雪)光照亮照亮了南面的天空。临了南面的天空。临近傍晚,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近傍晚,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观)(壮观)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望晚日
23、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雄浑)(雄浑)半山居雾若带然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高峻)及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徕(c l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描写山顶上雪后美景时,作者描写山顶上雪后美景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突出了景景物怎样的特点?物怎样的特点?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负负”字字以动写静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烛”字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晶莹
24、光亮,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显出雪光的晶莹光亮,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映的奇景。“居雾居雾”以静写动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写出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若带”以小喻大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充满温柔飘逸美,穆中充满温柔飘逸美,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它使这幅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游记游记散文重在记叙有条理。说说第散文重在记叙有条理。说说第2 2段作者登山的段作者登山的路线是怎样的?写景
25、有何特点?路线是怎样的?写景有何特点?路线:路线:京师京师泰安泰安南麓南麓中谷中谷中岭中岭西谷西谷山巅山巅 自自 至于至于 由由 偱偱 越越 复偱复偱 遂至遂至写景:写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观)(壮观)望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望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雄浑)半山居雾若带然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高峻)(由远及近、由下而上)(由远及近、由下而上)第第2 2段段写作者与朋友登山的过程。用浓墨写出登山的(写作者与朋友登山的过程。用浓墨写出登山的()和在山顶上所见的(和在山顶上所见的()的景色)的景色.作者登山的线路可以简作者登山的线路可以简明地表述为:明地表述为:(
26、)()()()()()()()艰难夕阳风光京师泰安山巅泰山溪水泰山溪水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十八盘十八盘 戊申戊申晦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稍稍见云中白若见云中白若摴摴(ch)(ch)蒱蒱(p)(p),数十立,数十立者,山也。者,山也。极天极天云一线异色,云一线异色,须臾须臾成五成五采采。日。日上上,正赤如丹,下,正赤如丹,下有红光,有红光,动摇动摇承承之。之。或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或得日得日或否,或否,绛皓绛皓驳色,而皆若偻(驳色,而皆若偻(l )。
27、)。农历初一为农历初一为朔朔,十五为,十五为望望,十六,十六既望既望,最后一日为,最后一日为晦日晦日 译文译文:戊申戊申这一天是这一天是月底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亭里,等待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弥漫,依稀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那是山峰。天边(尽头)天边(尽头)的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色,一会儿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
28、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起升起来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晃动摇荡着着托着托着它。它。有人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以西的山峰,有的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戊申戊申晦晦(),五,五鼓鼓,与子颖坐,与子颖坐(省“于”,在)日观亭,待日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稍(古:渐渐。今:稍微,略微。)见云中白若见云中白若摴摴蒱蒱数十数十
29、立者,山也。立者,山也。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晦、望与既望朔、晦、望与既望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更更:一夜分一夜分5更更 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子时为三更,为三更,丑时丑时为四为四更,寅时为五更更,寅时为五更。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24分钟。晚七点起更。分钟。晚七
30、点起更。“五鼓五鼓”相当于五点钟。相当于五点钟。时间时间19:00-19:00-21:0021:0021:00-21:00-23:0023:0023:00-23:00-1:001:001:00-1:00-3:003:003:00-3:00-5:005:00时辰时辰戌时戌时亥时亥时子时子时丑时丑时寅时寅时更点更点一更一更二更二更三更三更四更四更五更五更关于干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纪年,例如,丁卯三月;纪日,例如,是月丁未。例如本段的戊申也是纪日。年号与干支可以兼
31、用,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简便的干支纪年推算法 公元年10,余数-3,得数为天干;公元年12,余数-3,得数为地支。例如例如19991999年,年,199919991010,余数为,余数为9 9,9-3=69-3=6,天干为已;,天干为已;199919991212,余数为,余数为7 7,7-3=47-3=4,地支为卯,地支为卯,19991999年就是已卯年。年就是已卯年。如果余数小于3,加上一个除数再减3。例如2001年,200110,余数是1,加上10等于11,11-3=8,天干为辛;200112,余数是9,9-3=6,地支为巳,2001年就是辛巳年。如果余数-3得0,就是天干或地支的最末
32、一位。例如1995年,199510,余数为5,5-3=2,天干为乙;199512,余数为3,3-3=0,地支为亥,1995年就是乙亥年。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描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运用了什么手法?思考思考明确明确:主要写主要写山顶观日出;山顶观日出;按照按照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依次写了依次写了待日出待日出稍见稍见须臾须臾日上日上回视,日出前、回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图画。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图画。比喻手法比喻手法:“白若摴蒱白若摴蒱”“”“正赤如丹正赤如丹”用比喻写色彩;用比
33、喻写色彩;“绛皓驳色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偻而皆若偻”以比喻手法以比喻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日出前日出前大风扬积大风扬积雪雪击面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日出时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日出后日出后回观日观以西峰
34、回观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而皆若偻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拟人比喻拟人比喻写景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泰山日出的壮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的?丽景象的?色彩点染色彩点染 绚丽壮美绚丽壮美日出前日出前日正出日正出日日已已出出日日出出后后 第第3 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作者按照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的画面。描写方法描写方法:1.细节
35、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 2.动与静、虚与实、正与侧、点与面动与静、虚与实、正与侧、点与面 3.借助借助比喻、拟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修辞手法 描写角度:描写角度:1.感官感官角度角度:视觉视觉、听觉、味觉、嗅、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觉等(形、声、色角度)2.写景写景顺序顺序(角度)(角度):远近结合、高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低结合、内外结合。3.色彩变换色彩变换描写的技巧及作用描写的技巧及作用描写作用:描写作用:1.1.交代时间、季节、地点、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点场所动的特点场所 2.
36、2.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渲染气氛 3.3.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物性格 4.4.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做铺垫 5.5.推动情节发展推动情节发展多感官多感官多顺序多顺序/多视角多视角多色彩多色彩多修辞多修辞第4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君祠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皆不及往。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岱祠、碧霞
37、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作用作用: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貌和悠久历史。从第从第5 5段中找出泰山自然景观段中找出泰山自然景观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多松,生石罅(罅(xixi),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桐城姚鼐记。“三多三多”是:是:多石多石 、石多平方、多松;、石多平方、多
38、松;“三少三少”是:是:少土、石少圆、少杂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三无”是: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作用作用:1 1.泰山之冬的肃杀和静美泰山之冬的肃杀和静美 2.2.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特点:特点:三多、三少、三无三多、三少、三无姊妹松姊妹松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小结全文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叙述作者与朋友冬与朋友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的描写了,生动的描写了泰山雪泰山雪后初晴的后初晴的瑰丽景色瑰丽景色和日出时
39、的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雄浑景象,抒发,抒发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河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热爱。本文写作特点本文写作特点 1 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本文对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抓住景物特征采本文对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抓住景物特征采用用侧面烘托侧面烘托的手法。的手法。例如:写泰山高峻,主要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例如:写泰山高峻,主要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足下皆云漫”的图景的图景来进行烘托。作者在严寒中登山,全文无一来进行烘托。作者在严寒中登山,全文无一“寒寒”字,但字,但“大风扬积雪击
40、面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兽音迹”都足以使人想出寒冷的程度。都足以使人想出寒冷的程度。2 2、动静结合,气象万千、动静结合,气象万千 泰山冬季本是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照蓝泰山冬季本是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照蓝天的一片静景,但作者运用了天的一片静景,但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等修辞手法,变静为动变静为动,一洗寒冬游山的孤寂之感:,一洗寒冬游山的孤寂之感:“苍山负雪苍山负雪,明烛南天。,明烛南天。”泰山高耸入云,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飘浮不定,泰山高耸入云,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飘浮不定,实为动景,而作者将其描绘成一幅静态山水画,使人实
41、为动景,而作者将其描绘成一幅静态山水画,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宁静气息: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宁静气息:“半山居雾若带然。半山居雾若带然。”3 3、叙事简练,语言形象、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仅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全文仅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用例如: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用“山多石,少山多石,少土土雪与人膝齐雪与人膝齐”寥寥数语便将泰山多石多松,冰寥寥数语便将泰山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写登山情景,用雪覆盖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写登山情景,用“道中迷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雾冰滑,
42、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小结全文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叙述作者与朋友冬日登泰山观与朋友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日出的经过,生动的描写了,生动的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登临泰山,其艰难可知,又在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登临泰山,其艰难可知,又在文中全不见一丝寒气,到处是雪后的奇景和明媚的阳光。文中全不见一丝寒气,
43、到处是雪后的奇景和明媚的阳光。学习本文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习本文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提示:可从人生感悟角度来思考)(提示:可从人生感悟角度来思考)思考 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登临泰山,其艰难可知,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登临泰山,其艰难可知,又在文中全不见一丝寒气,到处是又在文中全不见一丝寒气,到处是雪后的奇景和明媚雪后的奇景和明媚的阳光的阳光。理解默写理解默写1 1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2 2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写出了登泰
44、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中,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的两句艰辛的两句“_ _ ,_”_”。3 3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作者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中,作者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的句子:美的特殊风韵的句子:“_,_ _ ,_”_”。4 4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苍山负雪
45、苍山负雪 道中迷雾冰滑,道中迷雾冰滑,磴磴几不可登几不可登望晚日照城郭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汶水、徂徕徂徕如画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大风扬积雪击面明烛天南明烛天南5 5在在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中,“_ _ ,_”_”两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6 6在在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中,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的句子,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的句子“_
46、,_ ”_ ”7 7在在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与杜甫的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的句子是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的句子是“_,_”_”。8 8在在登泰山记登泰山记中,中,“_”_”一句通过对比,一句通过对比,写出了日观峰附近积雪之厚,照应了前文的写出了日观峰附近积雪之厚,照应了前文的“大风扬积雪击大风扬积雪击面面”,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须臾臾成五成五采采 下有红光动摇
47、下有红光动摇承承之之绛皓绛皓驳色驳色 而皆若偻而皆若偻 而雪与人膝齐而雪与人膝齐正赤如丹正赤如丹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1.及及既上,苍山既上,苍山负负雪,明雪,明烛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然。译译:等到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被白雪白雪覆盖覆盖,明亮的,明亮的雪雪光照耀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
48、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动的飘带似的似的。2.2.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稍见云中白若见云中白若摴蒱摴蒱数十立数十立者,山也。者,山也。译译:这时大风:这时大风扬起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雾迷漫,依稀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五木”一样立在那里,都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是远山。3.3.日日上上,正赤正赤如如丹丹,下有红光,下有红光动摇动摇承之,承之,或或曰:此东海也。曰:此东海也。译译:太阳:太阳升升起来了,起来了,纯正纯正的的红色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
49、有红光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晃动摇荡着托着它,着托着它,有人有人说,那就是东海。说,那就是东海。4.4.回视日观以西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或得日或否,得日或否,绛皓驳绛皓驳色,而皆色,而皆若偻若偻。译译: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紫红、淡白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像弯腰曲背的样子。5.5.余始余始循(省循(省“之之”,指中谷),指中谷)以入,道少半,越中岭,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复循西谷,循西谷,遂遂至其至其巅巅。译译:我开始我开始沿着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再沿着西边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的那条山谷走,就就到了泰山的到了泰山的顶峰顶峰。6.6.余余以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乘(chngchng)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西北谷,越长城之限限,至于至于泰安。泰安。译译:我我在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界限,到达到达泰安。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