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33123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石砌建筑遗址、玉器与陶塑人像;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冢。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材料表明(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的最佳途径2.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

2、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3.祭祀是周代的“国之大事”,在祭祀先祖时,周礼明确规定“支子不祭”,也就说庶子或旁支的子孙没有权力主持祭祀先祖的活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宗子出身者纷纷制作相关礼器,主持祭祀先祖的活动。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开始解体B.礼崩乐坏的局面正式形成C.宗法制遭到破坏D.“克己复礼”已刻不容缓4.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3、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D.宣扬政权更替合法性5.左转记载,昭公六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二十九年晋“铸刑鼎”,定公九年,郑国邓析“作竹刑”。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春秋后期( )A.通过建立法制维护政治稳定B.地主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C.贵族集团受到了法律的约束D.争霸战争需要诉诸法律解决6.春秋时,有些诸侯国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办法,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禄)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斗”。这说明春秋时期( )A.各国依

4、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B.“卿室崛起”的现象较普遍C.与官僚制度相关的俸禄出现D.各国纷纷推行重农抑商政策7.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主张( )A.否定了西周的分封制度B.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C.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8.老子认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孟子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由此可知,两者都( )A.认同德主刑辅B.主张顺应民意C.代表平民利益D.具有辩证意识9.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

5、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A.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10.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力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11.明朝张居正评价秦朝时说:“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 )A

6、.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B.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C.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12.历史上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焚书的建议,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关于材料所涉及事件下列说法最准确的说法是( )A.所焚之书内容不可靠B.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C.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D.统治者的个人喜好13.“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

7、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14.“博士”这一名称源于战国,其职能是教授弟子、参政议政等。汉初的“博士”来自诸子百家,到汉武帝时仅置“五经七家博士”。这反映了当时( )A.博士地位上升B.主流思想变化C.礼制观念淡化D.文化艺术繁荣15.东汉人崔在写给葛元甫的信中说:“送给你许子十卷,“贫不及素(贫穷用不起吊),但以纸耳。”据此判断,当时( )A.活字印剧术已经普及B.纸张的推广推动文化发展C.民间出版业非常盛行D.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二

8、、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中国青铜时代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

9、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摘编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材料二 我国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材料三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

10、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1、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史料价值。1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

12、子(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刘焕曾、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材料三只有到董仲舒完成儒学改造,使儒学

13、从思想领域走向政治领域以后,儒学才更加具备自上而下地向全国广泛传播的条件与可能。也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

14、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家,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及所学知识可得,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还原历史面貌,排除C项;材料没有拿考古和其他的历史研究方法作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关于启的继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于启,有的认为是启抢夺了益的地位,说明禅让制仍有较大的影响,世袭制的建立开非一蹴而就的,也说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B项正确。史记与战国策关于启继位的说法不同,可能与获取的信息、撰写者立的场不同有关,并不是因为

15、历史久远的缘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没有强调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排除C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是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原本没有主持祭祀先祖权力的“非宗子出身者”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主持祭祀,这说明维系等级制度的宗法制遭到了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被破坏,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礼崩乐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具体事件标志礼崩乐坏的局面正式形成,排除B项;“克己复礼”违背历史发展趋势,排除D项。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

16、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盟誓活动,对受封者进行权力约束,统治阶层能够维护统治秩序、巩固政权,故C正确;此活动并非指向嫡长子继承制、政权更替,也不局限于宗族内部团结,故排除ABD。故选:C。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立法的现象在春秋后期频频出现,这说明统治阶层认识到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维护统治,故选A。春秋后期的统治阶级依然是传统的贵族阶级,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的约束对象是贵族还是非贵族,排除C。争霸战争是通过武力争霸,通过会盟得以确认霸主身份,排除D。6.答案:C解析:根据“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可得出官员有奉禄,以粮食作为计算,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功,排除A项;材料无

17、法体现“较普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C。7.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B项正确。老子,孔子都没有否定分封制,排除A项;老子代表的不是地主阶级,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不可能成为核心价值观,排除D项。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认为强大威势和严刑

18、峻法并不能让人民顺从,孟子建议君主关心民生,实行仁政,说明两者都主张顺应民意,B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并不认同德主刑辅,排除A项;两人均不代表平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孟子与老子一样,具有辩证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有助于加强对六国贵族和豪商的控制,“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深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有助于开发边疆地区和加强国防,这些做法均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故D正确;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材料中的咸阳是秦国都城,陕西属于政治中心所在

19、地,并不属于边疆地区,故排除B;材料中的内蒙古不属于关中地区,故排除C。故选:D。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廷议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博士是皇帝的顾问和智囊,博士参与国家政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秦朝采用廷议制度,参与官员较多,并非君主独裁的表现,故排除A项;秦朝尚未监督制约相权,故排除B项;秦朝推行法家思想,且提高儒生政治待遇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根据“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结合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可知,这里强调的是秦朝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故选B项;

20、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官僚政治,并没有延续先秦的历史传统,排除A项;秦朝虽然通过“焚书坑儒”等措施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但这并没有被后世继承和发展,排除C项;秦朝虽然初步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与材料中“创制立法”不符,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秦朝所焚的书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内容,都实用可靠。B.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焚书的范围是列国的史记和儒家学说,而秦国的史书却不在此列,说明秦始皇焚书直接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是由于儒生借古讽今,而不是派系斗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

21、朝焚书坑儒是由于儒生借古讽今,而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喜好。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可以分析出郡太守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地方权力,体现不出中央权力,排除B项;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都县体制取代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仅置“五经七家博士”,这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故B项

22、正确;材料强调儒学地位上升而非博士地位上升,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礼制观念得到了强化,排除C项;博士的设置与文化艺术繁荣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材料“贫不及素(穷用不起缣帛),但以纸耳”表明当时纸作为书写材料较为常见,D项正确。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术,排除A项;材料中崔瑷给葛元甫写信解释用纸的原因,与文化发展无关,排除B项;C项所述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16.答案:(1)原因: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青铜礼器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青铜礼器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特点:历史悠

23、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文字: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价值:甲骨文和金文是商周时期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商周汉字演变、书法、文学和医学发展的一手资料。解析:(1)根据材料“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可以得出青铜礼器是祭祀的神圣用具,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根据材料“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得出青铜礼器是

2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物质载体;据材料“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得出是个人对社会资源支配的能力的象征,是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以臻于成熟”得出历史悠久;据“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得出冶铸技术不断进步;据“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配置不同比例”得出依照不同用途配制不同配方。(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第二小问,据“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

25、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得出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据“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得出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17.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答案:老子:道家学派;韩非子:法家学派。(3)答案:背景: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分封宗法制度瓦解,礼崩乐坏;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解析:(1)品德:根据材料“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

26、世济民的情怀”可知,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2)老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代表道家学派;韩非子代表法家学派。(3)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政治方面,分封宗法制度瓦解,礼崩乐坏;社会阶层方面,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学术方面,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18.答案:(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

27、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了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2)深远影响:对西汉政治:“推恩令”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民族精神: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28、对学术文化:一方面尊儒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大多数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1)必然性:注意限定信息“唯物史观”,依据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并结合唯物史观“生产力的

29、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可知,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为了巩固统治,各国进行变法运动。(2)影响: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依据材料三“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而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大一统的民族观才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信奉的政治理念”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举措,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民

30、族观。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2(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广东普宁高一期末)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右图是在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出土的一把鹿角铲,其制作过程首先是在截断鹿角的一端刮出一个约45度的刃口,然后再加以磨制。据此可知,该远古人类( )A.已

31、经掌握磨制技术B.已产生了私有制度C.会种植和栽培水稻D.处于父系氏族社会3.(2021广东汕头高一期末)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在随葬器物中,男性多生产工具和手工工具,女性多生活用具。这反映了当时( )A.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B.出现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C.社会化分工达到较高水平D.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4.(2021北京昌平高二期末)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非子为周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周孝王给非子的酬劳是“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曰秦嬴”。由此可见,“秦”之国号源自( )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宗法制5.(

32、2022广东江门高一期末)随着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各封国的居民族属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据此可知,分封制( )A.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B.推动华夏多元一体局面的形成C.强化了华夏族的统领地位D.推动了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转变6.(2021福建南平高一期末)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措施,对生产关系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产生B.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C.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模式D.小农成为赋税的主要来源7.韩非将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个时期,并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一步步走向进步。据此可

33、知,韩非( )A.具有朴素唯物史观意识B.代表了中下层平民利益C.提出了隆礼重法新主张D.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8.(2021山东德州高一期末)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9.(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 )A.全面彻底的商鞅变法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C.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10.(2021山东泰安高一期末)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权力运行机制( )A.有助于减少皇帝的

34、决策失误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民主观念渗入政治体制11.(2021广东梅州高一期末)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A.分封制 B.郡县与分封并行制C.郡县制 D.行省制12.(2022黑龙江绥化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文景之治”的和平繁荣景象下潜藏着一系列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未统一”与“伪统一”的并存。“未统一”是指汉朝前期并未将秦朝的全部领土都纳入统治,而“伪统一”则是指( )A.对匈

35、奴采取“和亲”政策B.思想上实行的“无为而治”C.郡国并行下的封国林立D.在西域采取“羁縻”政策13.(2021浙江金华十校高一期末)西汉时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甚至“以众暴寡”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 )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方设立中朝A.B.C.D.14.(2021河南二十六校高二期末)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这一主张旨在( )A.迎合君主集权需要B.缓和君民之间矛盾C.奉劝君王以法治国D.以礼规范君主行为15.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

36、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16.子虚赋上林赋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是指( )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语言通俗深刻C.现实感强D.形式朴实自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尚书周书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

37、王国维进而推论道:“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材料三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七百年以上。摘编自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4分)(3)这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夏史或者夏世系是否可信的论点。这三则材料中,哪些认

38、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持怀疑态度?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6分)18.“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的思想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主张出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国无常强,

39、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指出材料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思想争鸣局面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9.国家结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特定时期的国家结构与该时期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十分突出。材料二汉初社会经济残破,

40、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兼谈张家山汉简中汉与诸侯王国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4分)(2)根据材料一、

41、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国家结构发展为例,就“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10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汉书的作者班固在史学上的贡献,除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外,扩大了志书的范围是其重要内容,因汉书名为“书”,故将其中篇名“书”改称“志”。汉书中十志较史记八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地理志为史记所无,艺文志亦为新创。以后正史大多依汉书十志加以损益而成,从而形成中国史学史上的志书体。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材料二汉书篇目举例卷五 景帝纪卷六 武帝纪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卷九十 酷吏传卷九十六 西域传

42、据班固汉书(1)阅读材料一,分析汉书的史学价值。(6分)(2)从材料二“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周口店地区的北京人使用石器和骨器,存在采集经济,学会了用火,故选A项;农业与畜牧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C两项;材料未具体描述北京人的特征,排除D项。2.A 据材料可知,该远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磨制技术,故选A项;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及原始公社瓦解,私有制度产生,排除B项;磨制工具鹿角铲出土于贵州,无法说明会种植和栽培水稻,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该远古人类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D项。3.A 根据材料可知,大汶口文化中的墓葬出现

43、了明显的贫富分化,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故选A项;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依然比较落后,排除C项;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排除D项。4.C 根据材料可知,周孝王为奖励育马有功的非子,将其分封到秦地,反映出“秦”的国号源自分封制,故选C项。5.B 根据“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可知,通过分封制,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接受了华夏文明,并逐渐成为华夏族的成员,由此可知分封制推动了华夏多元一体局面的形成, B项正确。6.B 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进一步使

44、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故选B项。7.A 根据材料可知,韩非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故选A项;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隆礼重法的观点是荀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韩非认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未对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律做出解释,排除D项。8.C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又吸收法家思想,主张重法爱民,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荀子的思想,故选C项。9.A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经济得到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秦国的工商业和城市发展并不比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国繁荣兴盛,排除B项;

45、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也推动了其他诸侯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C项;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0.A 根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集思广益,有利于军国大事更好地解决,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故选A项;秦朝决策权还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未削弱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中央内部,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秦朝民主观念并未渗入政治体制,排除D项。11.C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故选C项;分封制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为汉初

46、推行的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首创于元朝,排除D项。12.C 文景时期,封国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封国实力强大,随时可能起兵造反,中央控制的区域有限,因此是“伪统一”,C项正确。13.B 颁布“推恩令”是针对王国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对辖区内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故正确;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不法行为,故正确;设立中朝是要削弱相权,与材料无关,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14.A 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权威是不能被分割的,君主应该让人民依附,巩固自己的权威,让大臣信服,可见,董仲舒的学说服务于君主集权,故选A项;在董仲舒看来,百姓应该依附君主,这是要加强君主权威,不是缓和君民之间矛盾,排除B项;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强调的是君主的权威,不是以法治国,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对君主进行礼节方面的约束,排除D项。15.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一方面担任太史令,获得史料,另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故D项正确。16.A 汉赋铺陈排比,辞藻华丽,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7. (1)夏朝最后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