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古诗词诵读,诗词课题总览,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竹里馆 王 维,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是苏轼赞王维之语。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代表作品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竹里馆 王 维 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来 相 照。,幽深的竹林。篁,竹林。,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这里指“幽篁”。,【诗意】 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在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相伴,唯有明月
2、似解人意,来陪伴我。,主旨归纳,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诗词鉴赏,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后两句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陪伴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全诗格调幽静闲远,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诗句解读,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故乡,家乡。,笛子的美称。,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之情。,【诗意】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有谁能不萌发思乡之情呢?,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诗词鉴赏,这首诗全
4、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起句从笛声落笔,深夜时分,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暗”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飞”字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次句着意渲染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针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而言,为结句蓄势。“折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曲名折扬柳,也暗指诗人的客愁乡思,为全诗点睛之笔。“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运用反问句式,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逢入京使 岑 参,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
5、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诗歌题材多样,想象丰富,尤以边塞诗见长。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诗句解读,逢入京使 岑 参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回京城长安的使者。,沾湿的样子。,路途遥远的样子。,请求,烦劳。,捎口信。,【诗意】 向东远望故乡长安,只觉路途遥远,(思念远方的亲人,)两袖已经沾湿,泪痕仍然没干。骑着马与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没带纸笔,劳烦您替我给家人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主旨归纳,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其捎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6、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诗词鉴赏,首句写眼前的实景。长路漫漫,尘烟蔽天。“望”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及难舍之情。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诗的后两句正面写与回京使者相,逢的场景:走马相逢,没有纸笔,顾不上写信了,就劳烦您给我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吧。这两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吻。全诗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晚 春 韩 愈,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
7、八员外,散文师说马说等。,诗句解读,晚 春 韩 愈 草 树 知 春 不 久 归, 百 般 红 紫 斗 芳 菲。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指柳絮。,才气、才情。,懂得,知道。,指榆钱,榆树的果实。,【诗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纷纷争妍斗艳。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主旨归纳,诗人通过描写“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大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同时寄寓着一定的哲思,即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间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诗词鉴赏,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诗。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春将归去,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如雪花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体物入微,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动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草木”本属无情物,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而且“才思”还有高下有无之分,想象奇特,富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