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陸地區融合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大陸地區融合教育的發展與挑戰汪海萍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2019年2月4日(一)隨班就讀的基本含義(一)隨班就讀的基本含義隨班就讀(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指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特殊教育辭典,朴永馨等,2019)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首次使用“随班就读”概念。一、名詞解析隨班就讀隨班就讀是中國特色的融合教育。它是大陸地區基礎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參照國際上其他國家融合教育的做法,結合中國特殊教育實際情況的一種創新。(二)隨班就讀的政策定
2、位(二)隨班就讀的政策定位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在普通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的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新格局。5(三)隨班就讀的(三)隨班就讀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隨班就讀屬於融合教育範疇。與融合教育有著相同的國際背景和教育追求,以反歧視、求平等,反隔離、求融合為己任。既深受國際融合教育的影響,又考慮到本國國情,不僅可以屬於融合教育的範疇,而且是對融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豐富。(鄧猛、潘劍芳,2019;汪海萍,2019)隨班就讀是初級階段的融合教育。发达國家的融合教育是隔離式的特殊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产物。而大陸地區的隨班就讀卻是因為傳統的隔離式的特殊學校
3、教育發展薄弱,不能滿足殘疾兒童需要,必須以經濟的手段和較快的速度將大量游離在學校外的特殊兒童招收進來,使他們有機會接受義務教育。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特殊教育的高質量,那么,隨班就讀首先追求的是接受特殊教育者的數量。期待從“一個都不能少”逐步發展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一)萌芽階段(一)萌芽階段198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颁布,殘疾兒童入學需求日益強烈。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些貧困山區和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出於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將殘疾兒童安排進普通班級接受教育,這是隨班就讀的萌芽。二、發展歷程(二)試驗階段(二)試驗階段1987年開始,中國政府在8個省市的15個縣、市有計劃、有組
4、織地開展盲、聾、智障三類學生的隨班就讀實驗研究,以探索中國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1988年,在第一次全國特殊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國政府正式把隨班就讀作為發展特殊教育的一項政策。101987年起,盲童隨班就讀工作先後在山西、江蘇、河北、北京等地的16個小學試點。1987年起,聾童隨班就讀試驗工作先後在黑龍江、北京、河北、江蘇、遼寧等地展開。1989年,智障兒童隨班就讀試驗工作先後在山東、遼寧、浙江等地進行。(三)推廣階段(三)推廣階段1994年,原國家教委頒佈了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隨班就讀作為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安置形式,在大陸地區全面鋪開並迅速發展。“八五”期間,使視
5、力、聽力言語和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入學率,在城市和發達與比較發達的地區達到60左右,中等發展地區達到30左右,困難地區有較大提高。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畫綱要(1991年2019年)13(四)發展階段(四)發展階段隨班就讀工作開展以來,在校殘疾學生數量從1983年的3萬多人增長到2019年的42.58萬人,殘疾學生入學率從1987年的不足6%增長到80%以上,一些發達地區已經達到95%以上。(楊希潔,2019年)142019年至2019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附設特教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在校生數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總數的比例一直穩定在60%以上,其中2019年為69.86%,2019年為60.
6、99%。可以說以隨班就讀為主體進行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的特殊教育構想已經實現。2019年12月,全國隨班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隨班就讀的支持保障體系。2019年,教育部下發關於開展建立隨班就讀工作支持保障體系實驗縣(區)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選擇了100 個區(縣)開展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的實驗。保障體系建設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形成管理與指導網路加強社會其他有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強化隨班就讀教育教學工作的業務管理等措施,努力使隨班就讀工作走上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良性發展軌道讓每一個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都能享受高品質的教育隨班就讀的主要
7、成就:提高了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節約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推動了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殘疾兒童少年的身心發展與社會融合18發展隨班就讀的主要經驗:政府主導,依法治教至上而下,全面規劃投入經費,建立資源中心社區參與,保證支持加強與國際組織或非政府機構合作 (謝敬仁,2019年)外顯表現外顯表現質量問題質量問題“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有量低質”或“有量無質”更多的深層問題與困境:認識不足、體制不健全、師資薄弱、保障不完善等三、困境分析(一)認識問題(一)認識問題自上而下的認識不足缺乏對融合教育理念的正確認識負擔感沉重,責任感缺乏(二)體制問題(二)體制問題管理體制不順政策支持乏力(三)師資
8、問題(三)師資問題師資力量整體薄弱普通學校教師特殊教育知識與能力不足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人員匱乏(四)保障問題(四)保障問題社會支持系統缺乏普通學校、特殊學校、社區、醫療、慈善、研究所等各方面力量未有效整合24深化深化共識共識:殘疾人不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而且享有在融合的而非隔離的環境中接受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受教育權利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四、應對之策25融合教育品質不僅是發展特殊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國整體教育品質和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26 衡量教育體制的品質高低不僅要看其知識與技能,還應看其對教育公平是否有清晰、有力的尊重和貢獻。沒有特殊教育的現代
9、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7融合教育的發展要求普通學校實施變革,以回應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並將多樣化視為對學習環境的豐富而不是需要克服的問題。28融合教育不應被視作廉價的教育,加大投入是提升融合教育品質的前提條件。如果我們以一種全面的視角看待社會,更應該關注不給特殊兒童提供教育或有效教育的社會成本。推動政策變革推動政策變革:依據殘疾人權利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權益保障法推進融合教育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殘疾人教育條例以及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已在修訂中。30加強加強专业队伍建设:专业队伍建设:擴建特殊教育專業,加大職前、入職、職後培養與培訓力度;加快相關專業服務人員隊伍建設。31健全支持保障體系健全支持保障體系:整合資源,建立指導中心,專人專幹。以關注差異、注重發展為核心建立評估體系,完善個體的縱向發展追蹤與評估。謝謝!歡迎提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