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紙本VS網路閱讀 陳海泓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內容綱要n壹、前言n貳、閱讀的意義與重要性n參、閱讀理解的模式與歷程n肆、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n伍、紙本閱讀理解vs 網路閱讀理解n陸、紙本閱讀與網路閱讀的閱讀策略n柒、結語壹、前言n從國際及國內研究報告結果省思n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2007年11月n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2007年12月n台北小六學生
2、國語文及數學基測研究報告-2008年5月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n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策劃的大型閱讀素養研究。n每五年一次,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施測n教育評鑑需考慮教育的挹注和培育方式,也要考量學生的學習成效,如知識的獲取、學習的態度和參與的程度。2006年PIRLS的結果n台灣學生在全球40個參與國家/45個地區中,排名22(535
3、分),其中直接歷程排行16(541分),在解釋歷程排行25(530分),兩者有顯著差異n台灣落後國際閱讀策略教學,如找大意、分辨基本文體、使用視覺表徵等n台灣學生因為興趣每天閱讀課外讀物比例全球倒數第一(24%),遠低於國際平均值(40%)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n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所委託的計畫n1990年末開始對15歲學生的科學、數學和閱讀進行持續性、定
4、期性的國際比較研究nhttp:/pisa.nutn.edu.tw/pisa01.htmlnhttp:/www.pisa.oecd.org/document/2/0,3343,en_32252351_32236191_39718850_1_1_1_1,00.htmlPISA評量的閱讀能力n擷取資訊:能否從所閱讀的文字資料中找到所需資訊。n解讀資料: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n思考和判斷力:能否將所讀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2007年PISA的結果n台灣在參與評量的57個國家中,排名第16,表現不如韓、日n最好的一群只有4.7,相對於韓國的21.7
5、差很多n台灣近四成學生的閱讀素養被歸為較低的一群台北小六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測報告n國語文有84%達精熟級,2.8%的小六學生未達基礎級,作文能力有三成待補救 n國語文,以識字及寫字能力最差,還不會查字典等 n數學科目則是71%達精熟級,3.79%未達基礎級n發現有學生連題目都看不懂,應該加強指導學生讀題的能力 台北小六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測報告n閱讀多成績好 多做參考書未必有用 http:/ 2008/05/08n閱讀時間越長的學生,國語文及數學通過檢測比率越高 n做作業時間不到一個小時的學生,通過基測比例,反而比做作業超過三個小時的高 n參考書一週讀一到兩次,學習成果比每天讀要來得好n家長的教
6、育程度越高,學生在家裡看電視、玩電玩的時間就越短,閱讀時間越長。貳、閱讀的意義與重要性n閱讀的意義n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意義n Lerner(1988)歸納閱讀的性質,如下:n閱讀是建構的過程:讀者需運用先前的知識與經驗,建構文章的意義。n閱讀是有策略的:熟練而有技巧的讀者,能在不同的閱讀情境,適當而有彈性的使用不同的策略。n閱讀需要動機:學習閱讀需要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n閱讀需達自動化:具備自動化的認字過程後,才能流暢的閱讀。n閱讀是終生的追求:閱讀是一種持續性發展的技能,透過不斷的改進與練習能提昇表現。閱讀的重要性n閱讀是教育的核心(Reading is the heart of educa
7、tion),學校中幾乎每一科的知識都是由閱讀學習而來。n一下學期末,閱讀差的學生有90的機會在四下期末時也是不好的閱讀者(Juel,1988)。n大多數的閱讀問題能在學前和低年級階段予以預防(NRC,1998)。n四年級學童能獨立閱讀對於日後學習的成功是絕對重要的,是孩子教育成功的轉捩點(劉慶仁,民89)。參、閱讀理解的模式與歷程n閱讀理解的模式n閱讀理解的歷程閱讀理解的歷程n閱讀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心智運作歷程,從人類視覺感官接觸到文字,一直到理解全文的全部經過。nGagn(1985)的四階段閱讀歷程n閱讀歷程的理論(Bachers,1998)n閱讀歷程的特徵(Hyde&Bizar,1989)閱
8、讀歷程的理論(Bachers,1998)n由下而上閱讀即由認字逐次到全文理解。n由上而下閱讀從讀者的先備知識去對全文進行整體的瞭解開始,閱讀從讀者出發,以讀物為終點。n雙向互動閱讀認為有效的閱讀既需對讀物所用字辭語句瞭解,又需具備讀物所述內容的背景知識和經驗。n全環互動閱讀即進行雙向互動閱讀時,加入社會環境與讀者個人心境的因素,強調讀者與讀物互動的過程中,受到許多外在、內在因素影響。閱讀歷程的特徵(Hyde&Bizar,1989)n閱讀是一項複雜的認知活動,也是一個問題解決的策略性歷程,並提出四種閱讀歷程的特徵:n閱讀是整體的歷程(holistic process)n閱讀是互動的歷程(inte
9、raction process)n閱讀是建構的歷程(constructive process)n閱讀是策略的歷程(strategic process 肆、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n教師若能在教學前擬定適當的教學策略,應該能對教學活動的流暢進行有所助益,並且能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以及思考能力。n選擇優良的文本n認識孩子的發展n閱讀各類的讀物n教導閱讀的策略n引發閱讀的動機n熱衷閱讀的教師n分享閱讀的心得n養成閱讀的興趣伍、紙本閱讀理解vs 網路閱讀理解n紙本閱讀的理解力優於網路閱讀紙本閱讀的理解力優於網路閱讀n網路閱讀的理解力優於紙本閱讀n紙本閱讀和網路閱讀的理解力沒有顯著差異n綜合論述20陸、紙本閱讀與網路閱讀的閱讀策略n臺灣小學生對不同媒體的閱讀理解研究結果臺灣小學生對不同媒體的閱讀理解研究結果n閱讀理解與對應的閱讀理解策略閱讀理解與對應的閱讀理解策略就臺灣國小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以紙本和網路閱讀說明文文章的閱讀理解表現水準的結果,提出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的策略。21柒、結語n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與時俱進+n班級和家庭閱讀活動的落實 +n學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 +n示範閱讀的師長與父母 n幫助學生從半依賴性閱讀階段轉移至獨立閱讀n養成孩子主動的閱讀習慣,儲備孩子終身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