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2672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态度和品德态度和品德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做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一)(一)态度的实质态度的实质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这些人与事物一旦成为态

2、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没有客体的态度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有针对性,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的,所以它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二)(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 这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1.态度的认知成分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二)

3、(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 这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2.态度的情感成分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二)(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 这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比如“我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我要成为优秀学生”等就属于行为的倾向,这种倾向并不是实际的行为,但有可能导致相应行为的出现。3.态度的行为成分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

4、质与结构二、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现实社会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倾向性。这种稳定性和倾向性在个体身上不是表现于某时某事,而是体现于一系列的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个体的一生中。(一)(一)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实质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二)(二)品德与道德品德与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

5、、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按这些规范和准则去评价别人的行为,也按它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个体遵守这些规范和准则就是道德的、善的,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称赞、表扬;否则,就是不道德的、恶的,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批评。道德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

6、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另一方面,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主要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揭示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

7、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2.道德情感 1.道德认识 3.道德行为(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三、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发现,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与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价值的内化

8、程度不同。(2)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一、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间接故事法 研究道德问题的方法不能采取直接询问法,应采用间接故事法。因为直接询问儿童本人为什么做出某种行为往往会遭到拒绝回答或得不到如实的回答。而儿童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后让他们评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谁好、谁不好或谁更不好,虽然它不关儿童本人的事,却能依据投射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与判断水平。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二)(二)道德发展阶段道德发展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7岁)3.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第二节品

9、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三)(三)两个规律的发现两个规律的发现1.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2.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二、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了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第二节品德发展的

10、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的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格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10倍。海因茨四处求人,竭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柯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

11、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 通过大量的研究,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及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朱迪是一个12岁女孩,她妈妈许诺她,如果她从照看婴儿和在午餐费中攒到足够的钱用于买门票,她就能去城里看一场摇滚音乐会。她设法攒到了15美元,除了买门票还多5美元。她妈妈却改变了主意,告诉朱迪她得用这笔钱来做新衣服,朱迪很失望.但不管怎样,她还是决定去看音乐会.她买了一张票,告诉妈妈她只攒下5美元.周末她去看演出并对她妈妈说

12、她要花一天时间和朋友一起玩.一周过去了,她妈妈还没有发现.后来,朱迪告诉了姐姐路易斯,她去看演出了,而对她妈妈却撒谎了,路易斯犹豫着是否应该把朱迪的行为告诉妈妈.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一)(一)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0 09 9岁)岁)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2)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习俗水平(915岁)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三)(三)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1515岁以后)岁以后)(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

13、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一、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的含义 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态度的形成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二)二)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123欲望欲望知识知识个体的经验个体的经验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二、二、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一)态度改变的含义 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

14、度,即量变。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赞成)。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学习的过程3.内化阶段 2.同化阶段 1.顺从阶段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三)(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1)少年时代养成的某种态度,如兴趣不易改变。(2)一个人某种极端性的态度,或者对待某种事物前后一贯的习惯性态度,也不容易改变。(3)复杂的态度或协调一致的态度不容易改变。(4

15、)态度中的价值成分与态度的转变有密切关系。(5)欲望满足的数量与力量的转变有密切关系。1态度本身的特性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能力差异。对于复杂的问题,智慧较高的人态度的改变是主动的。智慧较低的人被动地改变自己的态度。(2)性格差异。独立性比较强的人不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比较保守、僵化。而顺从型的人,依赖性强,容易信任权威,改变态度也比较容易。(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强度与个人态度的转变也有密切关系。自尊心、自信心、自我防卫机能强的人,普遍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态度,一般这种人的态度比较难以改变。2个体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个体所

16、属的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一个人对他所属的群体具有认同感或忠诚心的时候,要他采取与群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是不容易的。例如,东方人普遍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存在,其态度也就明显地带有家庭伦理的色彩,一般不会轻易做出违背家庭的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缺乏认同感或忠诚心,他的态度则容易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3 个人的群体观念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1.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发表“一种认知失调的理论”的文章,最早阐述了这一理论的见解。他认为,任何人都有许

17、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四)(四)态度改变的理论态度改变的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人出现了认知失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常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改变某种认知元素。(1)增加新的认知元素,以加强认知系统的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2.2.平衡理论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海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人与社会因素(社会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

18、动态平衡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3.3.参与改变理论参与改变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一、一、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视频欣赏视频欣赏】【视频】爸爸去哪儿张亮教育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一、一、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一)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2.发挥情感的作用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第四节

19、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改变需要慢慢来 1966年,有人做过改变学生对睡眠时间的传统态度的实验。实验者先询问被试最恰当的睡眠时数为平均7.89小时,把此作为被试原先对睡眠时数的态度。根据被试的回答将他们分为7个组,每组被试都读一篇文章,并告诉他们文章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文章的内容从健康和工作效率考虑,提出每天最恰当的睡眠时间。但提出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在08小时内变化。读完文章后,要求回答两个问题。(1)你是否相信作者所讲的道理?有无说服力?(2)你现在认为,最恰当的睡眠时数是多少?结果发现,文章提倡的睡眠时数与被试者的原先态度比较接近的,其态度就会发生改变。若两

20、者超过一定的限度,被试会仍然坚持原来的态度。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二)(二)树立良好的榜样树立良好的榜样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课外拓展课外拓展】6岁的明明

21、在接待家里的客人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聪明的妈妈没有当场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因为她知道批评和指责往往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但是,这位妈妈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在客人离去后,妈妈把孩子叫到身边,严厉地对他说:“明明,妈妈发现你对刘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明明很惭愧,说:“妈妈你原谅我吧,我下次一定会记得!”但是下次客人再来的时候,明明依然忘记了说礼貌用语在处理相同的事情上,另一位妈妈的做法有所不同。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课外拓展课外拓展】妈妈发现5岁的孩子在接受他人礼物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就

22、微笑地对孩子说:“欣欣,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5岁的欣欣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欣欣,我代欣欣谢谢您!”4岁的欣欣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表示礼貌,于是奶声奶气地说:“欣欣也谢谢阿姨!”通过对比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第二个案例里妈妈的做法是科学的,第二位妈妈面对孩子没有礼貌的行为,当场以身作则,进行示范,相信女儿一定会铭记在心,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三)(三)利用群体约定利用群体约定(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

23、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赞赏阶段 1.选择阶段 3.行动阶段(四)价值辨析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五)(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也有

24、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即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以及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六)(六)角色扮演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也是指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其将来不同社会角色的学习。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力气愈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愈好。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七)(七)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柯尔伯格的合作者布

25、莱特于1973年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以下三个要素。(1)课程要素。(2)班组要素。(3)教师行为要素。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二、二、离轨行为及矫治离轨行为及矫治(一)离轨行为的含义 离轨行为是指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的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离轨行为又被称为越轨行为、偏差行为。离轨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离轨行为包括违法犯罪和违法但未构成犯罪,以及违规、违章和违反一切社会规范的行为。狭义的离轨行为

26、是指除犯罪以外的违反社会规范因而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离转行为具有相对性,即它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离轨行为。(2)必须是违反重要的规范的行为。(3)离轨行为是多数人不赞同的行为。(4)离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5)离轨的程度及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行为触犯规范的重要性。1 1 离轨行为离轨行为的特点的特点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违法行为。违法行为。(2)违章行为。违章行为。(3)违规行为。违规行为。2 2离轨行为离轨行为的类型的类型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

27、培养1.离轨行为的社会学解释(1)社会失范理论。(2)亚文化理论。(3)差异交往理论。(二)(二)离轨行为的理论解释离轨行为的理论解释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离轨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对离轨行为的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之所以出现离轨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离轨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2345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抓住时机,促使转化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锻炼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视频欣赏视频欣赏】【视频】青少年犯罪问题教育第四节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相互关系。3.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利用价值辨析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6.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